18维生素C与痛风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8.html

痛风与维生素C

尿酸过高引起痛风,痛风导致剧烈疼痛,人们可能认为,尿酸对人体有害无益。其实,尿酸是人类进化过程产生的一种抗氧化的“亡羊补牢”机制。尿酸过高引起痛风,痛风导致剧烈疼痛,人们讨厌尿酸。其实,尿酸是人类进化过程产生的一种抗氧化的“亡羊补牢”机制。

任何动物的体内,在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自由基,当这些自由基行使完自己的正面功能之后,体内的抗氧化剂会将自由基清除,当自由基过多而抗氧化剂缺乏时,自由基将对机体产生危害。多数动物可以靠自身合成维C清除自由基。人不能合成维C,便产生尿酸来抗氧化。

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生物化学系埃姆斯等四位科研人员提出一个假说,他们认为,在人体抗氧化和抗自由基方面,亦即对抗衰老和癌变方面,尿酸有重要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他们认为,在灵长目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在延长寿命和降低癌症发病率方面,有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改善了灵长目动物对抗自由基的防御机制,这个重要因素就是血液中的尿酸。因为,在灵长目动物的进化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的突变,血液中尿酸水平明显提高。尿酸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和氧自由基清除剂。他们观察到,在生理浓度下,尿酸可以降低携氧血红蛋白的氧化,防止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保护红细胞膜不致因过氧化而受损伤。

我们知道,负责运输血液的红细胞一直暴露在高氧环境,其细胞膜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容易受自由基侵害。人体大约有g血红蛋白。即使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在结合和释放氧的过程中,每天约有3%(22g)因为受到障碍不能获得电子,而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同时产生氧自由基。在铁摄入量过多的情况下,或者机体出现某些病变的情况下,这种氧自由基更会大量产生。典型的实例就是婴儿溶血症,或称婴儿溶血性贫血。许多早产儿在食用铁强化配方食品或口服补铁剂后,发生溶血性贫血。原因在于,早产儿血浆中缺乏抗氧化成分,摄人过多的铁会促使自由基大量产生,继而破坏血红蛋白本身。

埃姆斯等人的相关实验表明,尿酸盐的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C相同。但人类的血浆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维生素C水平,成为人体的主要抗氧化剂之一。对人类的红细胞溶血,尿酸的影响大大超过维生素C。埃姆斯得出了“人体血浆天然抗氧化剂浓度”。

人体血浆天然抗氧化剂浓度

埃姆斯等人研究了在灵长目的进化过程中血液中尿酸和维生素C水平的变化,他们发现与人类血液中5mg/mL的尿酸水平(接近最大可溶解度)相比,大多数哺乳动物,比如大鼠和低等灵长目,其尿酸水平均小于0.5mg/mL。在万年的进化中,尿酸水平的增长恰恰与寿命和脑容量的大幅度增长相一致。

血尿酸的增长似乎需要一系列的突变。猴的尿酸酶不稳定,多数但不是全部,尿酸水平高于低等灵长目,但比寿命更长的类人猿则低。人类(寿命更长,尿酸水平更高)和类人猿则完全丢失了尿酸酶。此外,人类会通过肾脏对尿酸主动进行重吸收。在人类,90%以上的尿酸是通过肾脏重吸收的。人类进化发展出一个有效的尿酸重吸收机制对高血浆尿酸水平似乎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突变人不会通过肾脏主动重吸收尿酸,其尿酸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仅为0.2~1.8mg/mL。

埃姆斯等人认为,这或许与下述事实有关,在从低等灵长目向猴的进化过程中,维生素C合成功能丢失。或许在灵长目的进化中,维生素C的丢失与尿酸的增加互有关联,尿酸代替了部分维生素C,而且补充了维生素C的其他抗氧化功能。或许,作为抗氧化剂,维生素C的有效性受到自身特性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它自身会氧化并产生氧自由基和变异基因。

由此,埃姆斯等人的推断,“维生素C的丢失与尿酸的增加互有关联”,他们同时认为,在灵长目的进化过程中,体内尿酸水平的增长是对维生素C遗传缺陷的一种补偿,一个补救措施。

我们知道,在对抗疾病以及各种压力时,会制造维生素C的动物将加大维生素C的制造量,这其中就有相当部分是为了对付自由基。我们在本课程第一章第3节讲到卡恩卡特测出了人类对维生素C的肠道耐受量,从中我们知道,人类许多疾病可以通过大剂量的维生素C来治愈,原因就在于在生病和应激时,会产生大量自由基。维生素C是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丢失了制造维生素C功能的高等灵长目,包括人类,在应付自由基时缺少了这个有力“武器”,必然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埃姆斯等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为了生存,为了生殖和繁衍,失去了维生素C制造功能的高等灵长目,进化出利用尿酸的机制,代替维生素C的部分机制,以对抗自由基。然而在生命的一些关键部位,维生素C的地位可能还是难以取代。

人的脑组织充满了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氧的代谢极为旺盛,是最容易氧化、也最需要受到保护以免自由基攻击的地方。埃姆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人脑中尿酸的水平只有0.3mg/mL,仅为血浆尿酸水平的7%。而人脑中维生素C的水平则为1.8mg/mL,是尿酸水平的6倍。他们指出,维生素C仍是脑脊液中最重要的抗氧化剂,超过尿酸的地位。为什么会如此,他们认为还要进一步研究。

在弗雷等人的著作《自由基:医学基础与病理生理》中有如下观念:维生素C是血浆中最有效的抗氧化剂,是细胞外液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次为维生素E、尿酸、胆红素、蛋白硫基。只要还有维生素C存在,血浆脂类就不发生过氧化损伤。在维生素C耗尽后,尽管还存在生理浓度的其他内源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尿酸、胆红素、蛋白硫基,也不能阻断脂类过氧化。

与血浆维生素C的平均浓度25~51μmol/L相比,人体组织的维生素C浓度一般要高得多。如眼角膜、晶状体、房水,可高达1.5mmol/L,肾上腺和垂体甚至高达2.5mmol/L,心、脑、肝、脾、肾和胰腺的维生素C浓度也可达0.8mm01/L。这与这些组织有高的氧代谢速率有关。

不过,尿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会让人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为当人体血浆尿酸水平超过7mg/mL时,会出现“痛风”的疾病,即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液中沉淀,引起关节疼痛,还会伤害肾脏等器官。而人类正常血浆尿酸水平已经接近这个饱和度,特别是男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降解尿酸的能力,而我们人类已经丧失。因此,在医学书籍中,这种降解尿酸能力的丧失,常被说成是人类生化功能的一种缺陷。

而上述分析却说明,尿酸是替代维生素C的一种抗氧化手段,是进化选择的结果。因此有人提问,这么高的尿酸水平使许多痛风病人痛不欲生,这算什么选择优势?

这里要强调的是,人类尿酸水平的升高是丧失维生素C制造功能的后果,是人类早期进化优势的后期代价,并不是选择优势,而是一种小修小补。

如果我们承认痛风是“进化病”,同时我们又认识到,它是人类维生素C遗传缺陷的后果,那么我们自然会想到,或许,多吃维生素C可以治愈痛风。而事实恰恰如此。在詹姆斯·贝斯与菲莉斯·贝斯合著的《营养治疗的处方百科》中,治疗痛风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或许,因为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降低血液中的尿酸。阿德勒·戴维斯则认为“如果泛酸充足,尿酸可以轻松地转化尿素和氨从小便排出。”

其他抗氧化剂,如胆红素、蛋白硫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辅酶Q10也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剂。根据普罗菲的研究,人类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比其他哺乳类动物的高。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尿酸水平的提高有共同的原因,即,有可能是因为人类丧失制造维生素C机能所致。或者存在另一种可能: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原来就没有这些机制,而高等灵长目因为发生了维生素C遗传缺陷,因此进化出这些清除自由基的机制。

根据自由基理论,维生素C是最有效最强有力的自由基清除剂,人类因为丧失了在体内制造维生素C的功能,于是,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因此,体内其他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的产生及数量的提升,应该说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进化的选择。

卡思卡特认为,失去制造维生素C能力的高等灵长目动物,如果没有发展出维生素C缺乏的补偿机制,比如酶类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它们或许不能生存。

然而,无论如何,人类进化出的这些清除自由基的补救措施,特别是新生儿黄疸和尿酸的增加,都不如维生素C有效,可以说是亡羊补牢。

(本文资料来源:张科生《维生素C发现历史》)

郑家福

健康无价,用知识指导健康。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zlfa/12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