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孝敬老人,从预防骨质疏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_5789675.html

认识骨质疏松,

强健自身骨骼!

世界骨质疏松日|·10·20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的身体里有块骨骼,大约占到体重的五分之一。它们通过关节相连,构成身体的支架,保护内脏器官,为肌肉提供附着点以利身体活动,还参与造血,储备钙、磷。然而,有一种疾病,它“悄悄地”发生,并将骨骼视为“攻击”目标,这个疾病就是骨质疏松。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让我们来了解骨质疏松,学会强健自身骨骼吧。

NO.1

骨质疏松,为什么是“悄悄的疾病”?

骨骼的质量在生命全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出生到成年早期,骨骼都在不断地生长和强化,在20~30岁达到骨量高峰。整个生命期,骨骼都在不断地更新,以新骨取代旧骨,这样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强健。但是对于骨质疏松的人群来说,越来越多的骨发生流失而不是被替换,这就意味着骨骼逐渐变脆,更容易断裂。

骨质疏松,从名字上就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印象,这是本该坚固的骨骼出现密度变小、重量变轻,质量变得疏松而脆弱的问题。骨质疏松就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骨骼强度的变化常常在我们无法感知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在骨质疏松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容易被人忽视,这也是它被称为“悄悄的疾病”的原因。很多人在骨折发生之后,才惊觉自己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

NO.2

骨折发生,危害很大!

既然这个疾病发生时没什么症状,那又为什么要担心呢?这是因为,骨质疏松会大大增加骨折的发生风险,甚至在轻微的跌倒、跳跃之后发生骨折。50岁以上人群中,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可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大吗?

很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不仅是痛苦的,而且常常是致使残疾发生、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原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发生在椎体、髋部和腕骨。椎体骨折会导致身高变矮、剧烈的背部疼痛甚至畸形。而髋部骨折常常需要手术治疗,恢复时间长,许多人无法完全恢复到骨折前的状态,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甚至导致死亡。

NO.3

不良习惯,增加患病风险!

吸烟、过量饮酒

吸烟会让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翻倍。过量饮酒也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低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kg/m2)=体重(kg)/身高2(m2)。如果小于18.5就属于体重过低,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饮食习惯不佳,营养不良

日常饮食如缺乏钙、蛋白质、新鲜蔬菜水果,将不利于骨骼健康。“营养不良”是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们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更高。

维生素D缺乏

低维生素D水平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不常去户外活动的老年人。

身体活动不足

缺乏身体活动会导致骨骼和肌肉的流失。不爱运动的人会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

经常跌倒

有跌倒倾向的人骨折的风险更高。

NO.4

强健骨骼,贯穿生命全程!

事实上,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营养丰富的饮食习惯,保证钙和蛋白质摄入,避免营养不良,每天还要有足量的身体活动时间,帮助儿童获得尽可能高的峰值骨量。到达成年期时的骨量越多,在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成年人,骨质疏松的预防主要是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入手,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饮食要保证足够的钙和蛋白质摄入。

?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每日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加强体育锻炼,以抗阻力和有氧运动为主,长期坚持。

?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

?避免吸烟和酗酒。

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最高。除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外,老年人还需要注意预防跌倒。

可以参加一些改善平衡、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的运动,比如疾控系统多年来一直推广的毛巾操。老年人群还应在专业机构进行骨骼健康评估,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健康收益。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讲座通知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为提升我辖区中老年人骨骼健康知识,我中心将于年10月25日上午9点半在禾祥西居委会开展“关爱老人,预防骨质疏松症”科普讲座,届时将设置有奖问答和医生咨询服务。欢迎广大居民朋友参加。

鹭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年10月21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zdjc/12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