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必须获取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对于小宝宝来说,哪些维生素是必须的?又如何能够摄取到每日的需求量呢?我们了解一下维生素的分类和重要性,可有效地“对症下药”!
不同的维生素,有哪些共同特点?
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不同,但是它们却有着以下4个共同点:
1、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食物当中;
2、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不能产生能量,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3、大多数的维生素在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来摄取足量;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虽然小,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分清维生素的种类,以便“对症下药”
维生素按照性质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A、D、B族和维生素C对机体的代谢尤为重要。
1、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族:是推动体内代谢,例如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少身体维生素B,细胞功能会有所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会出现倦怠和食欲不振。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其生理功用是参与细胞间质的形成和细胞代谢。缺乏维生素C会使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严重时还会患坏血病。
补充方法: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储存很少,所以需要经常从外界获取。按照月龄给宝宝添加富含维生素的辅食,如果汁、胡萝卜泥、香蕉泥、苹果泥、煮烂的蔬菜、肉泥等,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制剂。
2、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促进细胞的增加和生长,维持身体各器官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有效提升身体抵抗力;还能维护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参与造血功能。
维生素D:促进食物中钙、磷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缺乏会使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人易得骨软化病。
补充方法:
对于小宝宝而言,维生素AD在日常饮食难以摄取足量,需额外补充。含维生素A相对丰富的食物主要有两大类: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存在于胡萝卜等蔬菜中的β胡萝卜素转化率极低,婴幼儿需要摄入大量蔬菜才能达到摄入标准。而动物肝脏口味不佳还存在重金属的危险,不建议过多食用。
维生素D在天然食物中的含量非常有限,主要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但是婴幼儿不宜过久接触紫外线。因此,0-3岁婴幼儿更容易缺乏维生素AD,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所以需要每日额外补充。
优享品质,贝爱生活。
妈咪的信赖来自咱们的专业,宝贝的健康来自咱们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