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对尿干化学检测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维生素C(Vitc)又称抗坏血酸,易溶于水,难溶于脂,参与人体多种代谢过程,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增加机体抵抗力。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与尿液干化试带上的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对尿液干化检测存在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其主要影响的尿干化项目有:

一、隐血(BLD):联苯胺法

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具有弱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使试带中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茴香素)放出新生氧,将邻联甲苯胺受体氧化成蓝色化合物。由于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将直接与试带中过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进一步将新生态的氧还原,导致而不能再氧化色原物质(邻联甲苯胺等),使测定结果出现假阴性。

二、葡萄糖(GLU):葡萄糖氧化酶法

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缓冲剂及显色原。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使其形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释放出氧,使色素原(如邻联甲苯胺、碘化钾等)氧化而呈色。维生素C可以与供氢体争夺新生态的氧,而使试带显色程度下降或不显色,从而出现尿糖假阴性。

三、胆红素(BIL):重氮反应原理

试纸中含有2,4,2-三氯苯胺重氮盐,在强酸介质中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与2,4,2-三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呈紫红色。高浓度维生素C可抑制偶氮反应,导致胆红素检测的假阴性。

四、亚硝酸盐(NIT):格里斯(Griess)实验原理

试纸中含有对氨基苯胂酸,被亚硝酸盐重氮化而成重氮盐,后者与1,2,3,4-四氢苯并喹啉-3酚偶联产生粉红色。维生素C主要抑制硝酸盐的重氮化反应,从而干扰亚硝酸盐的显色,使试验呈现假阴性。

综上可见,尿中维生素C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检验人员可根据维生素C的检测结果去思考项目的假阴性情况,从而更好地达到临床对尿液检验的过筛目的。(本文转自艾兰博曼医学网)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银川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yhyf/1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