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80年代,一位名叫艾克曼的荷兰医生,奉命来到当时荷兰统治下的东印度群岛,开展防治脚气病的工作。这个脚气病,和日常说的臭烘烘的“脚气”,完全是两码事,这种病来势汹汹,患者从最初的腿部不适,最后可能会发展到心脏衰竭甚至是死亡。
艾克曼医生历经多年的实验,终于在年,从米糠中发现了一种他称作“生命胶”的物质,艾克曼让脚气病患者服用“生命胶”后,立马就药到病除。而正是这位艾克曼医生,开启了整个维生素世界的大门。
1.维生素,是如何被捧上神坛的?
年,波兰生物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在阅读了艾克曼医生关于治疗脚气病的文献后,成功的分离出了糙米中治疗脚气病的有效成分。而这种药物,冯克称之为维生素B1。
经过百年来的发展,目前科学家发现的维生素,名单已经长得你都不认识了。
它们包括:维生素A,B1,B2,B3,B5,B6,B12,B13,B15,B17,D,E,F,H,K,M,P,T,U,肌醇,胆碱,PABA,全生酸...
每一种维生素都有确切分子式还有功效。
一开始,维生素只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可接下来的发展让人意外,维生素成了一种保健品,风靡全世界。
事情还得从年说起。这一年,美国化学家埃尔默·麦科勒姆分离出了一种物质,他发现老鼠要是缺乏这种物质会造成眼部疾病,最初,他给这种物质取了个名字叫“脂溶性A”,不久以后,可能觉得冯克的叫法更好听,就改成“维生素A”。
而当麦科勒姆就任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后,他好心的提醒了当时的美国民众一句:我们的身体不是多了一些坏东西,而是少了一些好东西。这种好东西,就是维生素。
麦科勒姆建议所有的美国人,每天要喝毫升牛奶,一天要吃两份蔬菜沙拉,通过饮食来补充维生素,不然就有可能得坏血病、佝偻症和其他一些可怕的疾病。于是,在这位科学家的建议下,两年之内,美国境内牛奶的销量上涨了3倍,生菜的销量飞涨了整整7倍。
其实直到这个时候,事态还是良好的,多喝牛奶多吃蔬菜是件好事儿。不过,随后别有用心的商家就上线了,比如说美国最著名的水果商新奇士,宣称“如果不想得坏血病,每天至少吃一个橙子”,毕竟橙子维生素含量也高嘛。打出类似广告的还有柠檬、鱼肝油等等,甚至巧克力和口香糖的包装纸上,都印有“富含维生素”的标签。
正是因为人们迫切追求健康的心理,催生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行业——维生素药片产业。
2.维生素摄入过少或过多,问题都很严重
据调查,目前,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服用某种维生素补剂,但是讽刺的是,这些人却是更健康的那一部分人,人们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程度的关心和兴趣后,才会购买这些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人究竟有没有必要服用维生素补剂呢?
首先,维生素是我们人体必需的,这点毫无疑问。有些维生素,像B族维生素,在人体内组成了辅酶,它们的工作是帮助酶从食物中释放能量,从维生素C中,你可以获取抵御感染和制造胶原蛋白的能力,胶原蛋白是一种形成骨骼和牙齿的组织,能治愈伤口,而其他的各种维生素,也有各自的功能。
在美国春田市,有这样一位患者,他突然感到全身乏力,牙龈里时不时流出血来,而且非常嗜睡。医院检查,并没有查出任何病因。就在医生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突然问起了他的膳食。
才发现近几年来他除了白面包和美式奶酪,什么都不吃,不吃水果,不吃蔬菜。
这位患者患上的就是一百多年前非常流行的病症:坏血病。据统计,从十五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有两百万水手因为坏血病去世。
这是十八世纪皇家水手典型的日常配给,硬饼干、干豆子、腌牛肉、啤酒。过了很长的时间人们才意识到,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才是治疗坏血病的根本。于是,医生给这位患者开出的处方就是:先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补给,然后每天吃一个橙子。
坏血病真的不难预防,这不是一个不可及的营养高标,哪怕是一天一包番茄酱,就含有足够预防坏血病的维C。
这是缺少维生素的案例,但是,如果一个人维生素补充过量,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这位母亲发现女儿不对劲了以后,医院。检查显示,这名婴儿血液里有毒性浓度的维生素D,如果这种状况继续延续下去的话,很有可能导致肾衰竭。那么,一名五六个月的婴儿,怎么会摄入如此过量的维生素D呢?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这名女婴维生素D中毒。而当时这位母亲的想法是:明明知道自己加的太多,但是这有什么害处?不过是维生素而已。
3.补充维生素与否取决于你的日常饮食
信不信由你,至少有8种维生素,可以由化石燃料副产品制作而成,比如说煤焦油。原理是,重新排列这些原料,使其成为更加复杂的化合物,“构造”出维生素。大多数合成维生素和自然存在的维生素,在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便宜的人工合成维生素,和那些高价的“天然提取”维生素,在有效成分上毫无区别。
目前,为了保障国民健康,不少国家都将一些合成维生素被添加到食物中,比如说叶酸。早前科学家研究发现,母亲在怀孕前缺乏叶酸,可能会导致子宫严重缺陷。而等到母亲发现怀孕的时候,胎儿的一些重要器官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比如说神经管。
这个时候再补充叶酸,已经太迟了,于是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叶酸添加到每个人都会吃的食物当中,比如说无处不在的面包。
自叶酸被添加进食物及被建议补充后,澳大利亚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降低了一半。
那么,普通人需不需要购买维生素补充剂呢?通常的建议是,先看自己吃得怎么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日常膳食应包括谷薯主粮、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没吃够的话,优先考虑以丰富日常饮食的方式补充维生素;如果饮食改善有难度,比如吃素、减肥人群,或者是长期熬夜党、胃肠道疾病患者、高强度健身者,再考虑营养素补充剂。
直到现在,科学界中关于普通人要不要补充维生素,如何补充维生素,都存在争议。一方面,各种维生素确实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维生素作为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何控制剂量也是问题。说到底,维生素最初的来源,就是从日常的食物中来的,追求合理的膳食,而不是追求吃补剂、药片、保健品,才是更加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