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影响骨骼健康的重要内分泌因子。从生理角度而言,人的皮肤和肾脏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合成维生素D。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会不断减弱,使得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概率剧增。
除此之外,维D还有改善肌肉力量和调节代谢的作用。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并增加心血管疾病以及部分肿瘤的疾病风险。
现如今除了饮食问题外,由于人们户外活动减少,日照时间少,维D缺乏变得愈发普遍。
有研究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维生素D缺乏率高于60%。我国82%的孕妇缺乏维生素D、75%的儿童缺乏维生素D,老年人的缺失率更是高达93%。
对于孩子来说,维生素D在成长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摄入不足除了影响健康外,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而对于孩子来说,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缺少阳光照射隔着玻璃晒太阳;饮食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母乳及牛、羊奶等)、肉类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谷物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孩子一般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1、夜惊、易哭、多汗、抵抗力差、烦躁不安等;
2、严重时:骨骼发育异常,佝偻病、鸡胸、罗圈腿、X型腿、0型腿等不可逆的骨骼变形;
3、发育迟缓,坐立行走比健康儿晚;
4、身体发育受阻,身材矮小,记忆力和理解力受影响。
哪些孩子特别需要维生素D1、母乳摄入不足的孩子;
2、缺少有效日光照射的孩子;
3、妈妈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孩子、早产宝宝;
4、有慢性腹泻、肝胆、胰腺等疾病的孩子,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或代谢会受干扰;
4、钙摄入量不足的孩子。
不同年龄需要维生素D量不同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年公布的数据,不同年龄人群每日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的量分别是:
0-1岁的婴幼儿需要IU/日
1岁以上需要IU/日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达成共识:鉴于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期开始,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
如何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对6个月以上的孩子,家长就可以在孩子的辅食菜单中,加入各种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首选深海鱼,如鲑鱼、鳕鱼、三文鱼等。每周吃几次深海鱼,或者是动物肝脏,就能从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了。
另外,年龄小的宝宝,正在添加辅食的宝宝建议可以食用一些含维生素D的米粉米糊,帮助孩子过渡。如果平时进行了食补,就不用再额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以免过量。
营养元素不要以为多多益善,给孩子补太多,可能会适得其反,给孩子身体造成负担,反倒影响生长发育。
RECOMMEND推荐阅读(文章部分内容图片引用网络,仅供学习分享,如若有涉及知识产权、版权的内容或图片,可联系我们删除修改!WX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