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喝了一杯豆浆,吃了10多颗黄豆,两岁男孩小杰(化名)患上“蚕豆病”,全身苍白如纸,医院时已奄奄一息。
昨天,医院儿科重症科见到小杰的妈妈。她说,4月14号早餐,小杰喝了点豆浆,下午他又吃了10多颗炒黄豆;到了晚上他就发烧,小便颜色深如酱油。第二天,两口子就带着孩子从黄陂赶到同济来看病。谁知,刚到儿科门诊,孩子就出现了心脏骤停。
“再晚来5分钟,我们就无力回天了。”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医生陈瑜说,孩子送来时四肢冰凉,全身苍白,无心跳。当时10多位医生轮番给小杰做心肺复苏,心跳复跳后查血色素只有2.8g/l,正常血色素应该是g/l,小杰属于急性重症溶血性贫血,体内红细胞只剩下1/5,医生判断极有可能是“蚕豆病”所致。
“蚕豆病”的医学全称为“G-6-PD酶缺乏症”,这种酶就像是给红细胞穿上盔甲,可以抵御各种“氧化性”物质入侵。缺少这种酶的患者碰上带有氧化性的物质,红细胞就会被破坏出现溶血性贫血。蚕豆属于强氧化性食品,因此,这种病俗称为“蚕豆病”。昨天,被抢救6天的小杰刚脱下呼吸机,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陈瑜提醒,蚕豆制品、蚕豆花粉和氧化性强的食物如黄豆、豆浆、酱油等,“蚕豆病”患者都不能碰,金银花凉茶也要慎饮。
蚕豆病通过性联不全显性遗传,G-6-PD基因在X染色体上,病人大多为男性,男女之比约为7∶1,在生吃蚕豆后数小时至数日(1~3天)内突然发热、头晕、烦躁、恶心,尿呈酱油样或葡萄酒色,一般发作2~6天后能自行恢复,但重者若不及时抢救,会因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本病常发生于初夏蚕豆成熟季节,现在正是蚕豆准备上市的季节,所以要多加注意。去年几乎同时段,医院收治了11名“蚕豆病”患儿,共同原因都是吃了蚕豆。医师介绍,“蚕豆病”多见于8岁左右的儿童。全世界约2亿人罹患蚕豆病,我国发病呈南高北低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长江以南各省。
晚报君查询资料后得知,蚕豆病3岁以下患者占70%,男性占90%。成人患者比较少见,但也有少数病例至中年或老年才首次发病。由于G6PD缺乏属遗传性,所以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绝大多数病例因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
所以,8岁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吃蚕豆,即使要吃也要密切观察,看到小孩有过敏症状就要及时送医,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这些常见食品小孩不能乱吃!一岁以内别吃蜂蜜有些家长借由蜂蜜水来为宝宝补充营养,但专家提醒,1岁以上的宝宝才能食用蜂蜜。这是因为蜂蜜属于不易消毒完全的食物,往往含有梭状肉毒杆菌芽胞。当肠道及免疫系统都未成熟的1岁以下的宝宝吃下去之后,会在肠道里繁殖并释放出一种神经毒素,引起幼儿肉毒杆菌病,使宝宝的神经肌肉失调,甚至呼吸系统瘫痪,这可是一种致命的急症。2岁以内不要喝鲜牛奶2岁以内婴儿不宜喂鲜牛奶、羊奶以及成人奶粉。因为成人消化道内有很多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脂肪酶等,而婴儿体内的这些酶往往还分泌不足或者活性不高,喂食牛奶后婴幼儿不一定能消化,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呕吐、腹泻、腹胀等。
如不能喂母乳,应食用以母乳为依据、专为婴儿设计的配方奶粉。
3岁以内不能吃易过敏水果水果中含有宝宝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是非常适宜的婴儿辅食。但一些易过敏、刺激性的水果不适合当做辅食。比如,水蜜桃、奇异果等一些表面有绒毛的水果,婴幼儿食用后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最好都不要给宝宝吃。除了过敏外,还会引起哮喘。食物过敏往往是过敏性哮喘的主要诱因之一,3岁以前的儿童出现食物过敏的几率很大。
此外,像芒果和菠萝等水果一样不要给孩子吃。因为芒果中含有醛酸,会对皮肤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发口唇部接触性皮炎。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的皮肤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食用后很快出现口舌麻木、皮肤瘪痒等。
4岁以内别吃糖果、话梅一些太甜或者太咸的零食如糖果、话梅之类的都不宜给4岁以内的宝宝吃。其中一个原因的确是甜食容易引起蛀牙。更重要的原因是,宝宝的口味会影响其成年后饮食习惯,如果习惯摄入口味重的食物、嗜吃甜食,成年后,就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等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慢性病。
五岁以内别吃海鲜螃蟹等海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较高胆固醇,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出现风疹块。如果孩子患有哮喘,食用海鲜后就会导致哮喘复发。即使孩子能吃没有哮喘和过敏,也要适可而止,不能贪吃。
年轻的爸妈们,
这些育儿健康知识都清楚了么?
来源:武汉晚报、健康时报
在蔡甸有点麽事您就跟我讲一声
反正我也解决不了..
在蔡甸有麽不开心的事您也跟我讲一声
正好让我开心一哈..
接地气儿
吐槽
有情怀
最骚气
复方斑蝥酊白癜风医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