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身体各个组织器官,承载着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组织,同时又肩负着把各组织在新陈代谢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健康生活作息规律,造成越来越多的关于血液方面的疾病。
除我们常见的血液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外,还有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贫血症、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这其中除少数为营养素缺乏而造成外,大多与人体血液沉积毒素垃圾有关。身体血液中含氧量降低,血液中垃圾增多都会造成各种严重的血液疾病。
动脉硬化和心绞痛
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有关系。.动脉硬化的并发症非常多,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病因。治疗首先需要调整饮食,避免高脂饮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释放压抑或紧张情绪,,并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与血脂等原发症。动脉硬化是由脂肪沉积造成的动脉狭窄,当这种情况变得严重的时候,血压开始上升,如果为心脏供养的动脉发生明显堵塞,就会造成心绞痛,常常会表现为用力时感到胸部疼痛。
血管是非常富有弹性的,为了使血液流动顺畅,所以内壁很柔软。但是形成动脉硬化的血管,则会增厚与变硬,内壁出现粉瘤(粥状硬化巢),这是因为胆固醇,血小板附着所造成的隆起。于是,血管内腔变窄,使得血液循环不顺畅,继续恶化下去就会完全堵塞,导致心肌梗死与脑中风。
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很大,突然发病有可能使人心脏骤停而猝死。冠心病的发生率在近些年来呈增加的趋势,是当今人类死亡的第一号杀手。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
1、脂肪对构成冠心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饮食脂肪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摄入脂肪占总热能40%以上的地区,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升高。饮食脂肪总量又是影响血中胆固醇的浓度的主要因素,因此,脂肪的过量摄入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胆固醇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多发地区的居民血清胆固醇浓度比低发地区人群要高的多,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病率成正比。因此,摄入胆固醇的量越高,人体吸收的量就会相应增加,诱发冠心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大。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在发生之处,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人会觉得小腿皮肤痒、腿部肿胀、酸痛、疲劳、腿部有沉着感,特别是女性在经期刚要来时最严重,尤其是站一整天下来,小腿特别酸痛、脚踝肿胀,把脚抬高就比较舒服。当静脉曲张越严重,疼痛就越明显,甚至发生脚部血液瘀积,脚踝变紫色。更严重者,血液不易回流发生色素沉淀,湿疹样皮肤炎,并可能产生淤积性溃疡。有时静脉破裂会出血,有时也会沿着静脉壁产生血块发炎,即血栓性静脉炎,表皮会沿着静脉呈现红肿、疼痛的症状,甚至可摸出非常疼痛的结节,若血栓跑到肺脏,就有可能发生致命的肺栓塞症。
在日常饮食中,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C和生物黄素类物质,就会使血管的柔软度和柔韧性降低,同时动脉和静脉都会受氧化剂的损害,四肢及末梢血液循环变差。如果饮食单调而又缺乏营养素的补充,就会在某一治病因素的作用下,继发静脉曲张。
高血脂
高血脂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血脂包含血浆脂质和脂蛋白两大部分。
1、血浆脂质:血浆中有许多脂溶性物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以及固醇类激素。
2、脂蛋白:含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小颗粒的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和乳微粒。
高血脂是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临床上只重视降血压,却不重视降脂。为了引起大家对降脂的重视,年中华心血管学会公布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指出,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高血脂症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胆固醇不高于毫克\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于毫克\升。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目标值为:胆固醇不高于毫克\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不高于毫克\升。
常见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饮食调理
动脉硬化的饮食调理:
1.适当控制总热量,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BMI18.5—23.9)。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好每天进食量,但控制饮食应逐渐进行。糖和含糖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2.少吃高胆固醇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尽量少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该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胆固醇摄入量。
3.少吃动物性油脂(猪油)。防治动脉硬化应多吃不饱和脂肪酸,要以植物油为主。因为动物有中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所以尽量少吃,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动物油,否则会给全身带来一些其他不良影响,一般应使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1:3左右为宜。
4.多吃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多种维生素都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在饮食中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豆类、蔬菜、主食不要吃的太精,因为谷类的胚芽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等有益成分。
5.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目前是认为钾盐可以保护心血管,而钠盐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动脉硬化病人,食物不宜太咸,同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有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虾、海带等应该多吃。经常食用含铬较高的食物,如豆类、鸡肉、贝类等,也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6.少吃多餐、禁烟酒、常喝茶叶。进食次数多些有利于降低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在保证每天进食总量不变的情况,可安排一天4—5餐,此外,由于烟酒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故动脉硬化患者应戒除烟酒,但适量饮用红葡萄酒能防治动脉硬化。经常喝茶是可以预防血管硬化的,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儿茶酸,能减轻血清胆固醇浓度和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有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能预防血管硬化。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饮食调理
1.供给适量的热能。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和其他活动相对减少,基础代谢率也随之下降。所以,每天所需的热能也相应减少,若体重超标,应减少热能的供给以降低体重,维持理想体重是饮食营养预防冠心病目标。
2.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通常每天脂肪摄入量应占总量的30%以下。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食物中胆固醇每天应控制在毫克以下,可使血清胆固醇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可以预防血液凝固。
3.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高胆固醇对冠心病来说是一个强大的诱发因素,若不限制饮食胆固醇的含量,不但会加重症状,还会诱发其他疾病,作为预防饮食时,每天不超过毫克,治疗饮食每天不超过毫克,禁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河鱼或海鱼含胆固醇都较低,如青鱼、草鱼、鲤鱼、甲鱼、黄鱼、带鱼等。
4.供给适量碳水化合物。尤其是伴有肥胖或高脂肪症的患者更需要注意。应选用多糖类,如食物纤维、谷固醇、果胶等,可降低胆固醇。肥胖者应限制主食,可多吃些粗粮、蔬菜、水果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对防止高血脂症、冠心病均有益处。
5.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多食用新鲜绿叶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这些食物都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水果含维生素C丰富,并含有大量果胶,具有显著的扩张冠状动脉和镇静的作用。海带、紫菜、发菜、黑木耳等富含蛋氨酸、钾、钙、碘,均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另外,蔬菜含大量纤维素,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静脉曲张的饮食调理
1.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组织的氧化作用,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新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可以通过降低血凝倾向,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预防瘀伤。新鲜蔬菜含有丰富纤维素,避免便秘,保持肠道清洁,改善肛周围的血液循环,预防末梢静脉曲张和痔疮的形成。
2.要有足够的蛋白质。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牛、羊肉等,大豆以及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也应多吃。充足的蛋白质可以维持体内所有营养物质的平衡,增强免疫力,保护细胞,还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血液循环。
3.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腿部的沉重感,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有洋白菜、菠菜、甘蓝、麦芽、坚果类、大豆、全麦、粗粮、蛋等。
高血脂的饮食调理
1.必须控制饭量。因为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可以转化为脂肪,所以每餐的主食应定量。
2.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老年人脂肪摄入量应占总量的2%以下,少吃高脂肪食物,如动物油、肉类等。
3.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老年人一天内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毫克,可少食动物肝脏、蟹黄、鱼籽等。
4.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中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是有好处的,如各种植物油、深海鱼油等。
5.多食豆类食物。豆类食品可以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减少动脉硬化的形成几率。
6.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大蒜、芹菜、粗燕麦、苹果、葱、茄子、海带、香菇等食品,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脂,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7.高血脂病人不宜饮咖啡。大量的咖啡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心脏病发作的危害性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慢性疾病也由最初的罕见,演变到现在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怎样才能对其预防和进行干预,西方药物只能缓解一时,对堵塞处进行治疗,不能对血液进行净化,而合理的膳食,科学的营养搭配,是改善和预防各种慢性病最重要的方法。
喜欢此文章记得转发、点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