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是尿液常规检查中的一项指标,那么,尿液检测中出现维生素C阳性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还原剂”。所以,任何化验检查,只要其中有“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维生素C都有可能参与其中,进而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尿常规中的维生素C一般没有临床意义。但是,大量摄入维生素C后可使尿液中维生素C排泄增加,检验时可导致尿隐血、尿糖、尿酮体以及亚硝酸盐等化验项目出现假阴性的结果,也就是说本来是有问题的,但由于干扰没能被检查出来,进而可能造成医生对疾病的错误判断。
统计资料显示,当尿液中维C浓度大于毫克/升时,就会使本来有问题的尿糖结果显示为“正常”。所以,如果维C的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有些项目就需要慎重对待了。
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尿液检测的影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6(26):
因此,为明确化验结果是否受到了维生素C的影响,在尿常规的报告单中,经常会标明尿液中维C的含量,这个数值会帮助医生判断其他项目的结果是否准确。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本身有肾病的患者在进行随访复查检测尿液时,应该避免在静脉输液或口服维生素C后马上留取尿液的标本,而应该在用药3~4小时后再留尿做化验。留取清晨第一次尿的标本是最好的。
当然,正常人如果体检时发现只有一项维生素C偏高,也无需紧张,那可能是因为维生素C是从蔬菜和水果中来的,你如果吃了很多的水果或喝了很多的含维生素C的饮料使体内的维生素C过量,尿中就会有维生素C排出。
(编辑:子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