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无论中医也好,西医也罢,还有营养学,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健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否治好病才是检验一个理论体系的标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营养医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营养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指导,即使是相同的病,其营养方案也不一定是一样的。
当代医学的面临尴尬
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它能够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多少治疗糖尿病的专家却死于糖尿病;多少治疗心脑血管的专家却死于心梗或脑血栓、脑出血;多少精神科、神经科的医生自己却长期失眠。医院的ICU病房,病人在高端仪器及药物的包围中,最后还是带着高额金钱的流失而无奈的离开这眷恋的人间。今天的医学怎么了?因为它偏离了“药食同源”这一正确方向,觉得医疗设备的高大精尖,药物的不断更新,换代就无所不能,结果搞得自己经常碰壁。
人体自行的修复功能
人人都知道吃饭是为了活着,却不真正知道吃饭是获取营养素最简单的方法。
因为只有足够的营养素,才能补充人体的消耗,同时自行修复人体损伤。如果把人比做一座大楼、营养素就是组成大楼的砖。今天缺一块砖,明天缺两块砖,这样一块一块地缺下去,缺到一定程度,修复难度大了,疾病就产生了,当营养素缺失到没法修复时,楼就塌了,人也就完蛋了。
生活中,很多人只是营养不足会得病,却不知道营养素这么重要。更不知道,有了疾病可以用营养素医治。明显营养缺乏症可以用营养素来医治,就是重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甚至包括一些癌症,不用药物,营养素同样能医治,而且有可能治愈。
中医讲“药食同源”,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从人类张嘴吃饭的那天起,营养学就诞生了,毫无疑问,医学也从那一刻问世了,因为食物也是药物。
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人体有奇妙的功能。只要有了足够的营养素,有些疾病,身体都能自行修复治疗。这是一个自然定律,却极少有人深入研究这个定律,甚至被人们忽视了。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营养素,更有很多人不知道营养素对疾病有多大用处。
实际,水是第一营养素,还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来自我们的食物。就是这些营养素能治病,你信吗?
正确认识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告诉我们:世界上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0%的人有病,而剩下75%的人是亚健康。“亚健康”这三个字不知害死了多少人。一些人疲劳,乏力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头昏、失眠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浑身上下到处都不舒服,就是找不出什么原因,也被说成是亚健康;以至于有些人到死都搞不清是怎么死的。
所谓“亚健康”这种模糊的叫法,严重妨碍了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冠心病吧,就是给您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堵了。当堵到70%左右时,您才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医院去看病。医生通过检查,得知您的冠状动脉血管已经堵了70%左右了,就给您诊断为冠心病。难道您的冠状动脉是一下子堵到70%左右吗?当它堵到40%时,您有感觉吗?充其量当生气时或干累活时,出现过胸闷、易疲劳的表现。那说冠状动脉堵40%不是病,而是健康吗?实际上“亚健康”应当是“疾病的早期阶段”,或是成为“疾病的非临床阶段”。是身体消耗储备的过程,也是您身体能够忍受的,医院。
疾病的来源——损伤
其实,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为外部环境中的损伤因素破坏了内环境稳定而造成的,内环境就是我们身体细胞所处的环境,其实细胞跟砖头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大楼是砖和砖之间用水泥、沙子等粘着物把它们粘起来的;人体也是这样,是有60-兆亿个细胞组成的,身体是各种各样的细胞及其周围的内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内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状态:血液带来的氧气和营养素不是直接提供给细胞,而是存放到内环境里,等细胞需要时,细胞再从内环境里取。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废物,也不是直接排到毛细血管里,而是排到内环境中,再进到毛细血管被带走,也就是说,内环境是细胞之间的空隙,是细胞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我们生存的环境污染,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是损伤的主要来源。损伤是时刻发生的,而修复也是时刻发生的。例如,您手上划了口子,这就是损伤,但您不会害怕,知道它很快会愈合(当然保持伤口干净)——这就是修复。人体内的一切损伤都能通过修复而治愈,而且速度极快。但是什么东西坏了,一定要用组成它的原料来修。人体是由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组成的,这些统称为营养素,它们是原料营养学的灵魂,是营养医学的根本。
营养素能用来治病吗?
“营养素”是不能治病的,这是极普遍的认识,甚至绝大多数的医生和卫生部门也是这种看法。那么营养素能不能治病呢?很简单,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钙、医院里也经常使用,医院里为什么用它们呢?或者会有人说,营养素不能治病,纠正亚健康还可以,正如前面讨论过,所谓的亚健康,不就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吗?
用营养素来治病的原理,就是给机体提供充足的原料,身体通过修复能力,使用这些原料把身体各处的损伤修复好。损伤就是疾病,因为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之分,所以也就有急性病和慢性病之分。
因为营养素很容易得到,很多人补充了若干营养素,效果并不理想,故对营养素产生了误区,营养素的使用属于另一门科学,就是营养医学。当然营养素的使用并不是营养医学的全部,药厂生产的药品是由专门受过培训的医生和药师们指导使用,而今天在营养素生产和患者或一般人群之间却没有一个专业群体来指导使用营养素,所以效果会大打折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营养素是属于食品还是药品的问题,这个概念不清,导致营养素在使用以及监管上出现很多问题,也是有关部门急待解决的。
一个一体多病的慢性病人,医院精细的科室分工,看病要去多个科,多种检查,多种处方药,有的病用药是矛盾的怎么办?
营养素就是参与人体构建的那些东西,有些补品实际就是补充营养素。例如,冬虫夏草是目前人们偏爱的高级补品,我这里摘录了中药学的专业书籍里的一段话:“虫草中蛋白质氨基酸多达17种和0.%-0.37%的游离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较多,这是虫草补益作用的物质基础。”所谓补益作用相当于提高您的体质和免疫力,所以您明白了吧,吃补品就是为了吃其中的营养素。但补品也不是万能的,要根据身体内缺什么营养素补什么的原则,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实施,才能达到目的。
如糖尿病人,习惯性只给服用降糖药或打胰岛素纠正糖代谢,而置之蛋白代谢与脂代谢不顾,就是按着医嘱,老老实实降糖,而最终还是会发生并发症。
而蛋白质代谢紊乱又不会被轻易察觉,脂肪和糖代谢又需要从蛋白质代谢中产生酶,酶不足是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故肥胖的人,高血脂的人都是体内缺乏蛋白质的人,都是脂肪生成加快而脂肪利用障碍的人,在临床上往往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出现糖代谢障碍,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也就是说临床上往往高血脂之类脂代谢紊乱先于高血糖的出现,故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胰岛素的分泌往往是正常的。那么肝才是蛋白质,脂肪和糖三大代谢的中心。肝细胞受损,原料——营养素不足,不能及时修复,单纯的降糖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由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不同,需要营养素的量和需要多长时间修复好,而才能使血糖降下来,那就需要坚持使用营养素,糖尿病也一定会随之可以趋向治愈。
本文的目的:就是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患一体多病特别是一体多病的慢性病人(亚健康——非进入临床阶段的早期患者),不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用营养素调理,重视早期治疗,避免今后身体遭罪,经济受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