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常见病及预防妙招儿,粑粑麻麻看过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但春天也是许多疾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的回升,许多细菌、病毒等也“跃跃欲试”,而健康防御系统还未完善的儿童是“易感人群”,好多小朋友都“中招”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对付春季多发病、常见病的“上上策”,这儿是春季小儿常见病的预防指南哦,粑粑麻麻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季疾病大致可分三类

呼吸道疾病:包括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及哮喘、感冒等,还有可能直接引发其他系统的严重病变,如并发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心肌炎、败血症等。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接触性皮炎、湿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这类疾病一方面与小儿自身的体质有关,另一方面与春季弥散于空气中的易引起过敏的粉尘(如花粉)有关。

维生素缺乏症:春季水果和蔬菜品种较少,易使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出现维生素B、C缺乏症。其中缺乏维生素B易引起消化不良、口角炎、舌炎等疾病,缺乏维生素C可致下肢肿胀、疼痛及齿龈出血。另外,春季也是小儿佝偻病的多发时期。

春季幼儿十大常见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

又称上呼吸道感染,可由病毒引起,很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音哑和咳嗽、咳痰、流清水样鼻涕、轻度发热、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嗜睡、淋巴腺轻度肿大等主要症状。如果没有并发症,典型的感冒症状在3~4天内就会逐渐消失,通常不需要看医生。

注意事项

1.轻度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鼻子不通气时,可用水汽熏蒸,防止鼻腔分泌物更加黏稠。

2.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体质。

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远离感冒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4.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二、咳嗽

咳嗽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如果孩子在咳嗽时伴有发热、易激惹或呼吸困难,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感染的部位不同,咳嗽的声音也有所区别。

注意事项

1.多休息,多喝水,增加室内的湿度。

2.如果咳嗽是由暂时的刺激(如室内的灰尘)引起,应避免这种刺激。

3.如果咳嗽非常剧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4.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可将呼吸道黏液清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一般没有必要抑制。

三、腮腺炎

以春季为发病高峰。发热(有时可不明显),腮腺部肿痛,一般先见于一侧,大多在1-2天后对侧也肿大。多数一周内可痊愈。

注意事项

1.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

2.不要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

3.腮腺肿胀部位可采取局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4.无并发症的孩子无需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若发现有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医院诊治。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患病率尤高。流脑季节性明显,3-4月是发病高潮。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1周。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

预防措施

1.及时给儿童接种流脑疫苗;

2.增强卫生意识,注意自我保健,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药物的宝宝要多饮水。

4.保证房内空气新鲜。

五、红眼病

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预防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2.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3.孩子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

4.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

六、荨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首先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到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齐,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

注意事项

1.对瘙痒的部位进行冷敷,可以缓解症状。尽量不要用手去挠,以免发生感染。

2.避免凉风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不要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生葱、辣椒、生蒜等。

七、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孩子感染到水痘病毒之后,会先有十天到二十天不等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在孩子出疹子的前一两天,会有一些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接下来会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注意事项

关于水痘病人的治疗,一般抵抗力正常的孩子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家长要注意:

1.避免直接的阳光照射,因为阳光照射会使皮疹加剧,让宝宝不舒服。

2.鼓励宝宝独自安静玩耍,并尽量避开那些还没有出过水痘的人。

3.将指甲剪短:有助于防止抓伤,引发感染。

4.出水痘期间如果宝宝出现恶心、头痛、呕吐、高烧3天以上不退等症状,医院检查。

八、猩红热

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表现症状:

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红热;

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可迅速出现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

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类患儿现已极少见。

注意事项

1.多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宝宝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2.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若宝宝因皮疹常感瘙痒,可涂抹药水以止痒。

九、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注意事项

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注意:

1.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十、哮喘

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哮喘发作,但5岁以下孩子哮喘的最常见原因是病毒性感染造成支气管黏膜发炎并刺激周围的平滑肌。孩子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哮喘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

注意事项

1.让孩子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尘埃、烟雾、某些宠物或食物等,尽量减少哮喘的发作。

2.如果孩子有过敏史或家里人有过敏史,在春季更要特别留意,出医院检查。

预防疾病六大招

★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加强室外活动。春和日丽,万物生发,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小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春捂”该怎么捂?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8℃时,早晚就要增加衣物;

温度<15℃时,要注意多穿衣;

气温达到15℃后,还要再捂个7天,小孩子、体弱多病、或者高龄老人要捂14天;

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就要开始捂。“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宝宝护好“前心后背”!当人体的四肢暖和时,身子也就是暖和的。因此,只要摸摸孩子的手脚是暖和的,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护住孩子的前心后背,因此最好给孩子做个“贴心”的小棉坎肩儿,护心护背,既不会捂过了,孩子穿着也灵活。

中医食疗方增强儿童体质

体质较弱经常感冒的小孩在平时可用党参10克,淮山10克,防风5克,生姜3克炖瘦肉;

体质较弱容易咳嗽小孩平时可用党参10克,淮山10克,生姜3克,川贝5克炖瘦肉;

容易上火的小孩可用灯芯草3扎,杭菊花5克,淡竹叶5克,淮山10克煎水毫升饮用。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治疗,就能有效的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但是生病了也要尽早治疗,不要拖延以免引起并发症。幼儿园还会开展“春季常见疾病如何预防”安全小课堂,帮助宝贝们顺利度过花红柳绿的春天!

如果您喜欢本文,







































白癜风怎么治
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jbgs/3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