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过多补充维生素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作者:芦潇君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维生素是维持正常人体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孕妇来说更为重要。临床调查表明,孕期营养不良的孕妇,婴儿出生时体重低,出生后由于先天不足而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智力发育也较差。因此,有很多准妈妈就一心补充维生素。其实,维生素的补充也并不是多多益善,过多补充维生素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1、维生素C
(图片来源网络)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人体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维生素C在机体内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物合成过程,参与人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完成。维生素C能够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能改善胆固醇的代谢,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通常认为孕妇维生素C必须维持在一定水平,过高过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孕中晚期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摄入量(RNI)值为mg/d,但是,一些国家RNI值仅为55~60mg/d。普通成年人摄入过量的维生素C,如>mg/d可能引发渗透性腹泻,孕妇最高摄入量(UL)值为mg/d[1]。孕妇在妊娠期内服用大量维生素C,胎儿体内习惯处于高维生素C的状态,一旦出生后,婴儿因体内未能立即适应维生素较低浓度的状态,便会出现坏血现象;还可诱发尿路结石,甚至导致流产[2]。
2、维生素A
(图片来源网络)
维生素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视力、生长、上皮组织及骨的发育,精子的生成和胎儿的发育都起重要作用。孕妇的维生素A需要量较非孕妇增加25%[3],孕早期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胎儿死亡和畸形,研究发现贫困人群中母体维生素A缺乏与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和低出生体重相关。但也不能用量过大,因为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都能够顺利地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大量应用不仅对母体不利,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成人中毒剂量是一次服用万单位,表现为嗜睡、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婴幼儿则表现为前囟膨出。慢性中毒表现为口舌疼痛、骨质肥厚、眼球震颤、指甲易碎、高钙血症、肝脾大、颅内压升高或低热等。孕妇在妊娠早期大量补充本品,对胎儿也有影响。动物实验证明,在妊娠5~20天过量使用维生素A,胚胎依次出现下列畸形,无脑、眼缺陷、聘裂、脊柱裂、肢体缺陷等。孕妇大量服用还可致胎儿泌尿道畸形等。因此,孕妇补充维生素A应适时适量,忌过量。
3、维生素B6
(图片来源网络)
许多刚受孕的准妈妈,食欲减退,并感到轻度恶心、呕吐,即妊娠呕吐。常用的止吐药就是维生素B6,但过量或长期服用该药也会造成严重后果,主要表现为胎儿对它产生依赖性,称为维生素B6依赖症。
出现这种依赖性的原因主要在于维生素B6是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与氨基酸的吸收、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神经、脂肪的代谢有密切关系,但因其在食物中广泛存在,生理需要量很少,故维生素B6缺乏症在成人中很少发生,而儿童需要量每日也仅1~2mg。若母体过多使用维生素B6,胎儿就容易产生依赖,结果在儿童出生后,维生素B6的来源不像在母体里那样充分,便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如容易兴奋,哭闹不安,易受惊,眼球震颤,反复惊厥。这是离开母体后维生素B6缺乏,导致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物质含量降低的缘故。有这种现象的儿童在1~6个月内还会出现体重不增,如果诊治不及时,将会造成智力低下的后遗症。因此,孕妇不宜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B6。
4、维生素D
(图片来源网络)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又称骨化醇,是所有维生素中唯一一种可在人体少量合成的维生素。维生素D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奶、蛋黄、酵母、鱼肝油,其中鱼肝油中含量最为丰富。适当地光照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维生素D在机体内发挥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磷和钙,能促进骨骼和软骨的形成,促进牙齿坚硬,对神经系统也有调节作用,并可对炎症产生抑制作用。准妈妈在孕期缺钙的话,会导致晚上腿抽筋。但是过量补充维生素D,会导致胎儿的大动脉和牙齿发育出现问题。
5、叶酸
(图片来源网络)
叶酸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发育和正常机能发挥中起了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叶酸显著降低神经管缺陷的可能性,包括无脑畸形和脊柱裂。英国和美国指南建议一个女人在怀孕12周之前需要μg的叶酸。对于具有胎儿神经缺陷的危险的女性推荐剂量为5mg。研究发现,人体摄入过多的叶酸,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干扰锌的代谢,引起锌缺乏。体内锌含量低下会加重妊娠反应,分娩合并症也会增多。对于胎儿而言则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及后天性发育不良及智力损伤,免疫力降低。
参考文献
1.张琚,吴方银,熊庆.孕期营养素摄入的争议问题[J].,5(3):14-18.
2.容小翔.孕妇不能过量服用维生素[J].大众卫生报.,6.
3.侯连斌.西药服用禁忌.人民军医出版社.,12.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