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果汁为什么会成为糖尿病的陷阱澎湃在


北京医院皮肤病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原创张玉玉检验医学网

作者: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玉玉

审校:医院检验科章白苓

其实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为了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C,选择吃水果,但是呢,又觉得吃水果麻烦,所以直接将水果榨成汁喝,这样岂不是更方便嘛。可是,水果榨成汁后,其中所富含的各种营养成分还完好无损的存在吗?事实上,水果在压榨成果汁的过程中营养物质也减少了许多,特别是维生素C,钙等营养素会大打折扣。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但水果榨汁后,其中的膳食纤维结构被破坏,促进胃肠蠕动作用减弱,如果长期饮用果汁而不直接嚼食水果,很容易出现便秘现象。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多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其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还可促进骨胶原的合成,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但是,鲜榨果蔬汁因与空气接触,容易褐变,维生素C也容易缺失。更重要的是,水果压榨成汁后,糖变为了游离糖,身体更容易吸收,喝一杯果汁相当于喝了一杯糖水,喝下去以后,人体血糖快速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喝果汁,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高。

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估算,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接近4亿人,年有接近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按照它的估算,糖尿病发病率还在持续的快速增长,至年全球发病率甚至可能翻倍。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糖尿病乃是人类社会第二常见的疾病,仅仅落后于流行感冒!这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却并非完全是危言耸听。

要知道,让许多人谈虎色变,每到秋冬季节都心怀惴惴的流行性感冒,每年全球感染率约为5-10%(成人),每年肆虐后会留下-万例严重病例、带走约25-50万人的生命。单纯比较发病率,糖尿病可说是当之无愧的疾病之王;加上死亡率的话,在糖尿病面前流行感冒只能算个小弟弟了!虽然糖尿病这么常见,但是,还有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误区。

案例分享

(1)“医生,我听说吃xx药或吃xx东西能治好糖尿病呢”听信小广告,相信游医土方子,甚至是电视台某些所谓的“专家”讲座,认为糖尿病真的是可以治愈的,结果上当受骗,还延误了正规治疗。医学发展到今天,糖尿病都是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的疾病,它需要科学治疗、理智对待、积极预防并发症,控制好的糖友与正常人一样都能拥有美好有品质的生活。

(2)“医生,糖尿病是怎么得的啊?是因为吃太多糖或甜食造成的吗?”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易患糖尿病的人群有:中老年人、肥胖者、缺乏运动、有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巨大儿生育史者等。

(3)“医生,这怎么办啊,得了这么个怪病,诊又诊不好。”很多新发糖友谈“糖”色变,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各种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它们才是糖尿病致机体功能损害甚至是死亡的真正原因。

(4)“护士,别给我打胰岛素啊,我是坚决不会打的。”部分糖友在谈到胰岛素时,将其视作如“洪水猛兽”,认为会上瘾。其实,胰岛素就是人体分泌的一种降糖激素,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胰岛素帮助把血中的葡萄糖转运到身体的细胞内提供能量,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即使长期注射胰岛素也是因病情需要,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那么,作为医学生的我觉得有必要为大家科普一下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方便为大家对糖尿病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下笔者就糖尿病的疾病概要,症状,发病原因,以及如何诊断,治疗,预防糖尿病等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疾病概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其基本发病机制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烦躁,肌肉疲乏无力等,久病者常伴有心血管,肾及神经病变,常并发脓性感染。根据发病年龄及症状等分为I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II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常见于中青年人,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2型糖尿病则常见于老年患者,表现为肥胖、疲乏无力。

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的诊断

血糖检测时诊断糖尿病唯一的标准。

(1)一天中任意时间随机血浆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2)空腹血浆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浆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或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符合上述三项中的至少两项,或只有一项符合,改日重测若依然如此,则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但是,以下六种情况不能诊断糖尿病:

不要用尿糖诊断糖尿病;

不要用指尖血糖诊断糖尿病;

不要因一次血糖升高就诊断糖尿病;

不要在应激状态时诊断糖尿病;

不要在服用特殊药物时诊断糖尿病;

不要在有其他内分泌疾病时诊断糖尿。

糖尿病的治疗措施

⑴严格控制饮食,这是降低血糖、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首要条件。仅是的总热量应该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而定;

⑵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适当参与文娱活动、体育运动以及体力劳动,但应防止过度疲劳;

⑶对糖尿病要有正确的认识。尽管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的疾病,但只要坚持按照医生的正确方案治疗,就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因此,要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积极治疗;

⑷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凉,预防各种感染;

⑸注意各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同时,许多药物对糖尿病有影响,服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血糖变化;

⑹当血糖下降或尿糖减少时不应马上停药,尤其是I型糖尿病,一般胰岛素要坚持终身。II型糖尿病当血糖下降至正常时,也要服用维持量,最后能否停药,仍需使病情而定;

⑺要坚持每天餐前半小时测尿糖,如医院检查和处理。一般患者每月1~2医院检查,如患者多饮多食症状突然加重,或尿量突然减少,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或倦怠、嗜睡、头痛、意识模糊、医院就医。

糖尿病的预防

首先,不能暴饮暴食,生活要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比如,鲜榨的水果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其次,不应直接摄入蔗糖和葡萄糖,避免吃吃过量的抗生素。最重要的是,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在鲜榨果汁和吃水果之间,我们应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原标题:《营养果汁为什么会成为糖尿病的陷阱?》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jbby/12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