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是一种什么病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正文开始的地方◆◆◆◆

现在正是蚕豆上市的季节,新鲜的蚕豆炒鸡蛋或者煮面条都很好吃,但你知道吗,蚕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通山一家庭两个孩子(4岁女童和3岁男童)因食蚕豆一死一伤。

年4月29日姐弟俩吃了蚕豆,30日病发呕吐,被当感冒发烧处理,结果孩子病情越来越严重,5月2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女童现转武汉同济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治疗。

“谁会想到,这孩子吃点蚕豆就要了命呢!”

生活君看到这个内心有点小恐慌

因为无论是这样的▼

还是这样的▼

生活君都深爱到无法自拔...咋这么严重?!我一定得搞明白!

相信有很多人没听说过“蚕豆病”,我活了这么久第一次知道这世上还有“蚕豆病”,所以赶紧咨询了,蚕豆病究竟是什么病呢?

蚕豆病其实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者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常见于10岁以下小儿。它是一种不完全性显性遗传疾病,故男性发病居多。

患儿通常在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后1天至2天内发病,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食欲缺乏、腹泻、发热、黄疸及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昏迷抽搐、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甚至休克死亡。

病因

根据G6PD缺乏症特有的遗传方式,儿子患病,一定是从母亲遗传得到;女儿患病,可能是从父方,也可能是从母方,还有可能是从父母双方遗传而来。

在一般情况下,G6PD患者不会发病,如感染、异常分娩、缺氧、母亲服用氧化性的药物或食物(如蚕豆)、为祛胎毒而给新生儿喂服黄连等,或给新生儿穿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酶不足,造成红细胞膜脆性增加和红细胞的柔韧性降低,引起溶血。

临床表现

▼“蚕豆病”发病时有什么表现?

食用蚕豆、粉丝等可疑物质后尿液颜色变深需警惕“蚕豆病”,新生儿期则要警惕“核黄疸”。

新生儿期发病者则主要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通常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基础上进行性加重,多数生后2~4天出现黄疸,一般生后5~6天达高峰,半数患儿可出现肝脾肿大,贫血为轻度或中度。少数严重者生后24h内出现黄疸,且病情进展迅速,于生后1周内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甚至死亡,存活者可能留下听力障碍、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脑瘫等。

积极治疗

G6PD缺乏症为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发病时可予对症治疗。若G6PD缺乏症患者感染后或接触禁忌的药物/食物数小时或数天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则需要积极就医,尤其是G-6-PD缺乏症引起的新生儿黄疸,若达到光疗标准时积极住院光疗,别相信什么偏方洗洗就能退黄,别因为一时糊涂而耽误了孩子病情,造成胆红素脑病落下后遗症。

日常预防

●第一次吃蚕豆要谨慎,仔细观察孩子反应

●有病史的宝宝,不给孩子食用或接触蚕豆的机会

●在蚕豆花开和成熟时,避免孩子到蚕豆地。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使用含萘的产品

患有蚕豆病的宝宝,不能接触使用强力无比膏(无比滴)、冬青油软膏、臭丸、紫药水、颜料等用品

用药注意事项

●中草药:禁止服用珍珠粉、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花、熊胆、保婴丹

●退烧药:阿斯匹林、奎尼丁、安他唑林、小儿退热栓、左旋多巴、安痛定等

●消炎镇痛药:消炎痛、甲芬那酸、保泰松等。

●其他药物:奎宁、氯霉素、氯磺丙脲、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

在就医时一定要明确告诉医生,孩子为蚕豆病患者,请医生合理用药

不只是蚕豆,不能让孩子吃的食物还有很多。记者搜罗了7类孩子不能吃的食物,为了孩子安全,都往下看看。

1岁以内别吃蜂蜜

有些家长借由蜂蜜水来为宝宝补充营养,但专家提醒,1岁以上的宝宝才能食用蜂蜜。这是因为蜂蜜属于不易消毒完全的食物,往往含有梭状肉毒杆菌芽胞。

当肠道及免疫系统都未成熟的1岁以下的宝宝吃下去之后,会在肠道里繁殖并释放出一种神经毒素,引起幼儿肉毒杆菌病,使宝宝的神经肌肉失调,甚至呼吸系统瘫痪,这可是一种致命的急症。

此外,由于蜂蜜甜度高,最好酌量喂食,以免养成宝宝重甜口味的饮食习惯。同时,因为1岁宝宝已长牙,更要注重口腔保健,避免蜂蜜太甜让宝宝得了蛀牙。

2岁以内不宜喂牛奶

2岁以内婴儿不宜喂鲜牛奶、羊奶以及成人奶粉。因为成人消化道内有很多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脂肪酶等,而婴儿体内的这些酶往往还分泌不足或者活性不高,喂食牛奶后婴幼儿不一定能消化,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呕吐、腹泻、腹胀等。

如不能喂母乳,应食用以母乳为依据、专为婴儿设计的配方奶粉。

3岁以内别吃易过敏的水果

水果中含有宝宝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是非常适宜的婴儿辅食。但一些易过敏、刺激性的水果不适合当做辅食。比如,水蜜桃、奇异果等一些表面有绒毛的水果,婴幼儿食用后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最好都不要给宝宝吃。

更重要的是,除了过敏外,还会引起哮喘。食物过敏往往是过敏性哮喘的主要诱因之一,3岁以前的儿童出现食物过敏的几率很大。

此外,像芒果和菠萝等水果一样不要给孩子吃。因为芒果中含有醛酸,会对皮肤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发口唇部接触性皮炎。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的皮肤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食用后很快出现口舌麻木、皮肤瘪痒等。

4岁以内别吃糖果、话梅等

一些太甜或者太咸的零食如糖果、话梅之类的都不宜给4岁以内的宝宝吃。其中一个原因的确是甜食容易引起蛀牙。

更重要的原因是,宝宝的口味会影响其成年后饮食习惯,如果习惯摄入口味重的食物、嗜吃甜食,成年后,就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等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慢性病。

5岁以内别吃螃蟹等海鲜

螃蟹等海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较高胆固醇,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出现风疹块。

如果孩子患有哮喘,食用海鲜后就会导致哮喘复发。即使孩子能吃没有哮喘和过敏,也要适可而止,不能贪吃。

6岁以内别喝茶

不建议给6岁以内的小孩子喝茶水,因为茶中的咖啡因等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影响睡眠。

另外,茶中的鞣酸可以引起消化道黏膜收缩,并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凝块,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及食欲下降,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茶中含有鞣酸,饮后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铁,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还容易引起贫血,所以不建议给宝宝喝茶水。

7岁以内别喝功能性饮料

功能饮料的成分有它的特殊性,一般适合于运动员、体力消耗量大的特定人群,在强烈运动、人体大量流汗后饮用。

儿童的精力和运动量非常有限,排汗量也不多,而且,从功能饮料普遍所含的成分来看,其中的很多成分不但不适合儿童,还会影响他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所以别给孩子喝功能饮料。

老板说了,您的一个

生活君的工资就能涨5毛!

◆◆◆◆END◆◆◆◆

▍编辑:安陆惠生活()▍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及信息源来自网络或由商家、网友发布,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内容的准确性;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安陆惠生活-智慧安陆立场。如涉及版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客服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bfz/5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