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随便刷一刷朋友圈,就会发现很多有关食物的“搭配禁忌”。这些所谓的“禁忌”是真的吗?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吃了?
食物相克的“科学外衣”
1
营养拮抗作用
比如说流传得比较广的“豆浆不能与鸡蛋同吃”,我们在前天的内容中也曾解答过。它的理由主要是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会抑制蛋白质的消化,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听起来似乎是有根有据,但其实并不是,胰蛋白酶抑制物会随着豆浆的加热而失活,不再具有抑制蛋白质消化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吃的几乎都是煮熟的豆浆,所以这种禁忌并不成立。
2
化学反应
食物相克,如果用现代的思维去理解,其实就是两种食物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相遇发生反应,产生某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毒素。
维生素C和虾的“相克”就是这种思路下产生的典型组合。事实上,海产品所含的绝大部分是稳定的有机砷,里面极其微量的无机砷在体内两天就可以代谢出去,并不会跟维生素C反应生成砒霜,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剂量的问题。
根据计算,要产生有毒害作用的砒霜,需要一次吃下公斤虾。
不是“食物相克”是什么?
有人会说:可是我以前真的因为吃了相克的食物导致肚子疼了!
看看下面这些原因,你还会这么觉得吗?
1.食物不干净
由于清洗不干净,加热不彻底,食物感染的病菌会入侵人体造成腹泻等不适。例如有一条食物相克说:墨鱼和茄子同食会造成霍乱。
其实是因为造成霍乱的霍乱弧菌经常污染鱼虾蟹等水产品,而如果在食用墨鱼时没有彻底清洗干净,就容易被感染。茄子是无辜的!
2.食用方式不当
例如豆角含有大量生物碱,如果没有彻底煮熟,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手脚发凉,头痛等症状,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又比如柿子,大量生吃也会产生胃柿石。
3.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症是因为个别人群身体里缺少一种酶来分解牛奶蛋白,从而引起的一种过敏症状,会表现为胃不舒服、荨麻疹等。
这些人单喝牛奶都会腹泻,这时候如果碰巧跟别的什么一起吃,就产生了这些“相克”的传说。
4.肠易激症(IBS)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很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具体表现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形状改变等等。
得了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无论吃了什么,都有可能产生腹部不适,不能怪食物的搭配。
5.食物过敏
研究发现,对于亚洲人来说,鸡蛋、乳制品、腰豆、香蕉和芝麻这5种食物最容易引起过敏。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
所以,别再盲目相信所谓的“食物相克”了。与其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吃饭,不如选择多种食材、平衡膳食,这才是健康之本。
精编推荐阅读:
50岁后,病不上身的秘密!这样护腿就够了!朋友们都来学学~
它竟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克星"!家家常吃,必备!
健康问答:阿司匹林到底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