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营养作用和生理作用各异的化合物。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少,但它对保持鸡的健康,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的作用却是很大的。鸡从日粮中摄取的维生素有14种,其中最易缺乏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D3、核黄素、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一、维生素A:
维生A主要作用是加强上皮组织的形成,维持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保护视觉正常,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生长。维生素A缺乏时,初生雏出现眼炎或失明,2周龄内生长发育迟缓。3周龄时,体质衰弱,运动共济失调,羽毛蓬乱。如不及时补充,眼鼻发炎,眼睑肿胀。成鸡则消瘦衰弱,羽毛松乱。雏鸡也有类似的症状。维生素A在鱼肝油中含量丰富,青绿饲料、水果皮、南瓜、胡萝卜、黄玉米含有的胡萝卜素能在鸡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参与骨骼、蛋壳形成的钙磷代谢过程,促进肠胃对钙磷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时,雏鸡生长不良,羽毛松散,喙爪变软、弯曲,胸骨弯曲,胸部内陷,腿骨变形。
维生素D3是动物形式的维生素D,对肉鸡来说比维生素D2(植物形式的维生素D)更有效。鸡体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3。舍饲的笼养鸡无阳光照射时会缺乏维生素D3,必须补充。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3,在日晒的干草中含维生素D2。维生素D性质稳定,但硫酸锰可使之破坏。
三、维生素E:
维生素E是有效的抗氧化剂、代谢调节剂,对消化道和鸡体组织中的维生素D有保护作用,能提高种鸡繁殖性能,调节细胞核的代谢机能。维生素E缺乏时,雏鸡患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病和白肌病;公鸡生殖机能紊乱;母鸡无明显症状,但种蛋孵化率低,胚胎常在4-7日龄死亡。维生素E正在麦芽、麦胚油、棉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中含量丰富,在青饲料、青干草中含量也多。配合饲料粉碎、加热过程可被破坏。添加维生素E可以促进雏鸡生长,提高种蛋孵化率。鸡处于逆境时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增加。
四、维生素K:
维生素K主要作用是催化合成凝血原酶。缺乏维生素K时,病鸡容易出血且不易凝固,冠苍白,死前呈蹲坐姿势。维生素K缺乏的母鸡,孵出雏鸡亦易患出血病。维生素K有4种:K1在青饲料、大豆和动物肝脏中含量丰富;K2可在鸡肠道内合成;K3和K4是人工合成,作为补充维生素的添加剂使用,当饲料中有磺胺类或抗生素时,每千克饲料中要添加1-2毫克。
五、硫胺素(维生素B1):
硫胺素主要作用是开胃助消化。缺乏硫胺素时,雏鸡生长不良,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发生痉挛;严重时头向后背极度弯曲、瘫痪、倒地不起。成年鸡的症状与雏鸡类似,且鸡冠发紫。硫胺素在糠麸、青饲料、胚芽、草粉、豆类、发酵饲料和酵母粉中含量丰富,在酸性饲料中相当稳定,但遇热碱易被破坏。
六、核黄素(维生素B2):
核黄素对体内氧化还原、调节细胞呼吸起重要作用,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缺乏核黄素时,雏鸡生长缓慢,足趾向内弯曲,有时以关节触地走路,皮肤干而粗糙。种蛋孵化率低,胚胎死亡;出壳雏脚趾弯曲、绒毛稀少。核黄素在青饲料、干草粉、酵母、鱼粉、糠麸、小麦中含量较多。它是B族维生素中对鸡最为重要,而又不易满足的一种维生素,肉用仔鸡容易出现缺乏症,应注意补给。
七、泛酸(维生素B3):
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有关。缺乏时,雏鸡生长受阻,羽毛粗糙,骨变短粗,随后出现皮炎,口角有局限性损伤。泛酸与核黄素的利用有密切关系,一种缺乏时另一种需要量增加。此外,泛酸很不稳定,与饲料混合时容易受破坏,故常以其钙盐作添加剂。泛酸在酵母、青饲料、糠麸、花生饼、干草粉、小麦中含量丰富。
八、烟酸(维生素PP):
烟酸对机体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起重要作用,并有助于产生色氨酸。雏鸡需要量高,缺乏时鸡生长受阻,发生黑舌病,采食减少,羽毛发育不良,有时脚和皮肤呈现鳞状皮炎。饲料中大多含有烟酸,但籽实类和它们的副产品中的烟酸大多不能利用。烟酸性质稳定。
九、毗哆醇(维生素B6):
吡哆醇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有关。缺乏维生素B6时,鸡表现兴奋异常,不能控制地奔跑,长时间抽搐而死亡;雏鸡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皮炎、脱羽、出血。吡哆醇在饲料中含量丰富,又可在体内合成,很少有缺乏现象。
十、叶酸(维生素B11):
叶酸对羽毛生长有促进作用,与维生素B12共同参与核酸的代谢和核蛋白的形成,并能防治恶性贫血。缺乏叶酸时,雏鸡生长缓慢,羽毛生长不良,贫血,骨短粗。常用饲料中含量丰富,草籽中含量尤其丰富。
十一、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参与核酸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脂肪代谢以及维持血液中谷胱甘肽,有助于提高造血机能,能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雏鸡缺乏维生素B12时,生长缓慢,贫血,饲料利用率低,食欲不振,甚至死亡。维生素B12在肉骨粉、鱼粉、血粉、羽毛粉等动物性饲料中含量串富,鸡粪和禽舍厚垫草内也含有维生素B12。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使之破坏。
十二、生物素:
生物素中间代谢过程中催化羧化作用的多种酶的辅酶,与各种有机物代谢有关系。缺乏时,鸡喙发生皮炎,生长速度降低;雏鸡患曲腱症、运动失调、骨骼畸形。生物素分布广泛,性质稳定,消化道内合成充足,不易缺乏。
十三、胆碱:
胆碱有调节脂肪代谢的作用。缺乏时容易引起脂肪肝,繁殖力下降,食欲减退,羽毛粗糙,雏鸡、生长鸡生长受阻,并引起骨短粗症。一般饲料含量都较丰富。
十四、维生素C:
维生素C与细胞间质、骨胶原的形成和保持有关,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促进肠内铁的吸收的作用。缺乏时,鸡可发生坏血病,生长停滞,体重减轻,关节变软;身体各部出血,贫血。维生素C在青绿多汁饲料中含量丰富。鸡处于应激状态时应增加维生素C用量,正常情况下不需另外增加。
那么,你知道什么时候补充维生素吗?根据不同的生理时期和特殊情况,加强某些维生素的补充,对提高和改善鸡群生产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
一、雏鸡时期
主要在1-2周龄,此时,最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除应在饲料中按标准添加复合维生素外,尚需补充B1、B2、B6和B12,或在饮水中添加B什水。此外,由于维生素C具有抗过敏、解毒功能,并可提高免疫力,此时添加维生素C也是有益的。
二、开产时期
蛋鸡在开产前其卵巢迅速发育,从开产至产蛋高峰期间,鸡体处于一种高负荷状态,对各种维生素的需求剧增,特别是维生素A、D、E、C和生物素的需求明显增加。因此,应满足其需要量,以确保鸡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三、强制换心羽期
强制换羽是利用强应激使鸡在短期内由低产转为高产的一种人工技术措施。对鸡体影响较大,使其体质变得虚弱。应在停水停食后的15-20天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可增强鸡的体质,并可提高换羽后的产蛋量。
四、应激时期
1、免疫接种应激免疫接种对鸡也是一种应激反应,要缓和这种反应,可在接种前后的3-5天内连续添加复合维生素,部分维生素(如维生素E)还可提高免疫的效果。
2、转群分群应激挑选、分群、转群是养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这个过程对鸡造成应激,可在此时的前后3天在饮水中加入0.1%的水溶性维生素。
3、断喙应激:断喙对鸡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在断喙的过程中还伴有出血现象,所以断喙前后3天内在日粮中加入维生素K和A,断喙后3天内还需要补充复合维生素。
4、热应激夏季高温造成的热应激对鸡的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有较大影响,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高于正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量要增加2-3倍。
五、疾病时期
鸡在患病时期对维生素的要求增加,可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C和E,更具免疫作用,可增加2-3倍。在鸡患传染病期间,特别补充维生素A、C、E和K,可增强其抵抗力;经球虫疫苗免疫的鸡,在免疫后2周内,增加维生素A和K,可以减少由于球虫感染对鸡体的影响。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特别是磺胺类药时,要特别注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的补给。在应用药物治疗疾病时注意维生素与药物的搭配,可增加药物的疗效。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维生素了解的够多了吧。维生素真是个好东西
养殖技术汤
在线旺旺:汤氏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