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养殖水生动物的饲料营养失调可定义为由于营养“不足”或“过量”,而导致的鱼虾摄食相关营养的失衡。
水产饲料的质量,并不总是令人满意。
一、水产饲料的质量并不总是令人满意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和动物对内源性天然食物生物的依赖程度降低,而对人工饲料的依赖程度增加,一些疾病变得更加明显和普遍。
迄今为止,营养病理学(通常被不准确地称为营养“疾病”),仍然是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病理学研究最少的领域之一。
二、最佳的饲料,可以优化健康和抗病能力
与人类一样,动物的营养摄入和状况对其整体健康和福祉具有深远影响,包括其生长,以及随后对压力源、环境压力和病原体的抵抗力。
一般来说,动物的饲料营养状况越差,对抗病原体和应对环境变化和压力的能力就越弱。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实现最佳健康,所有动物的饲料中都有营养需求,这些营养需求超出了最佳生长和饲料效率的正常需求。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大多数关于营养需求的研究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对测试动物进行了严格的环境控制。因此,它们不受各种户外养殖条件和压力,以及水传播病原体的影响。
白对虾的营养失调会造成许多不可预测的后果。
三、可增强水生动物健康的营养素
迄今为止,据报道,营养素和饲料成分对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健康和抗病能力(包括:免疫反应)具有积极影响,包括:
1、特定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核苷酸、多糖(肽聚糖、β1,3和1,6葡聚糖、脂多糖)。
2、必需脂肪酸(18:2omega-6、18:3omega-3;20:4omega-6、20:5omega-3、22:6omega-3,具体比例取决于物种的不同)。
3、甾醇、磷脂和必需矿物质(磷、钾、镁)。
4、微量元素(铁、锌、锰、铜、硒、碘)。
5、维生素(B1、B2、B6、B12、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肌醇、胆碱、D3、A、K3、E和C)和类胡萝卜素。
四、水产动物营养失调的原因
在实际的养殖条件下,营养失调可能由许多不同的原因引起,包括:
1、由于饲料质量差、饲料生产过程中过度热处理(导致热敏性营养素的损失或破坏),而导致营养出现缺陷和不平衡。
2、饲料保存不当或者时间过长(由于氧化或腐败导致必需营养素损失)。
3、由于饲料稳定性差,当投入水中时,出现营养成分损失。
抗营养素和污染物,包括:有毒多胺、氧化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有毒氨基酸、重金属污染物、抗维生素因子、特定酶抑制剂、有毒糖苷、有毒酚、食物过敏原、细菌毒素和特定合成污染物(包括农药残留和有机氯化合物),以及原料/动物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衍生残留物,也会导致鱼虾出现营养失调。
五、因营养失调导致鱼虾出现的迹象
实验条件下,营养失调出现了一些常见的例子。据报道,对虾营养性疾病包括:抗坏血酸缺乏综合症(“黑死病”)、肌肉痉挛综合症、慢性软壳综合症等。
营养缺乏导致软壳病,严重影响虾的抵抗力,使它们容易患病。
六、得出结论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大多数水产饲料的营养特性和质量令人满意,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养殖必须保留饲料使用、物种健康/死亡率(包括:形态缺陷迹象的发生)的详细日历。
此外,养殖户应定期对新批次饲料进行抽查,以监测饲料质量。然而,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养殖场应用良好的饲料管理实践同样重要,包括养殖场饲料的储存和饲料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