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内容与潜在考点]
[本章知识点框架]
01
—
电影的诞生
“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用他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拍摄的《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12部片长约1分钟的短片。这一天不仅仅标志着"放映术"的完成,也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一)电影诞生的条件
"视觉滞留"原理运用于运动的光学幻觉的探索与实验
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摄像机的发明
从视觉娱乐到放映装置的探索与实验,放映术的发明
二)电影诞生的日期
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用他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
公映了他们拍摄的《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12部片长约1分钟的短片。这一天不仅仅标志着"放映术"的完成,也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工厂大门》
《水浇园丁》
[扩展]
视觉滞留
比利时普拉托→"视觉滞留"原理(0.1~0.4秒)
欧洲→采用"法拉第轮"原理、"幻盘"视觉研究
19世纪30年代→诡盘等视觉文具出现
奥地利→形成早期动画
摄影术
年→法国人达盖尔→"达盖尔照相法"产生
年→幕布里奇→将"照相法"用于连续拍摄
年→法国人马莱→发明"摄影枪"、"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美国托马斯·爱迪生→用胶片打孔,解决机械转动问题
放映术
年→法国雷诺→发明“光学影戏机"(早期的动画放映)
年→爱迪生→"电影视镜"问世(仅能供一个人观赏)
年→"放映术"竞争激烈,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机"获得成功(原因三点:功能完善、成本低、速度趋于正常速度)
02
—
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布莱顿学派、格里菲斯、卡努杜
一)卢米埃尔兄弟
固定视点的单镜头
[作品主要特征]
户外实景拍摄,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代表作《火车进站》
[影片分类]
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如《工厂大门》《水浇园丁》
家庭生活情趣的实录,如《婴儿的午餐》
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如《火车进站》
政治、文化、新闻实录,如《代表们登陆》
《工厂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