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后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白癜风的身心健康 http://m.39.net/pf/a_7458236.html

维生素D概述

维生素D缺乏和营养不足在人群中仍普遍存在,全球约有超过10亿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lvitaminD,25OHD)水平达不到维持骨骼肌肉健康所推荐的30ng/ml(75nmol/L)的水平,因此,维生素D作为基本健康补充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维生素D在体内经过两步羟化后形成1,25-二羟维生素D[1,25-dihydroxylvitaminD,1,25(OH)2D],后者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并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又被称为"D激素"或"活性维生素D"。近年来,有许多与维生素D结构相似具有活性维生素D样作用的化学物质(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被不断开发和应用于临床。

维生素D的发现源自年至年对佝偻病的研究,维生素D缺乏、代谢异常或过量主要影响骨代谢和钙、磷稳态,D激素属于"钙调激素"之一。严重维生素D缺乏和代谢异常会导致佝偻病/骨软化症;维生素D不足与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密切相关。推荐维持骨骼健康的循环25OHD水平应达到30ng/ml(75nmol/L)以上。同时,维生素D缺乏和作用不足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联[3]。老年人可能存在维生素D营养缺乏、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减少和作用不足,并容易并发肌少症、虚弱症和跌倒风险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特别是户外生活、工作时间的减少,维生素D缺乏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4]。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维生素D缺乏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5,6]。近年来,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及多种疾病的联系受到了广泛重视,维生素D的检测、维生素D的补充和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的使用日趋频繁,但所采用的制剂和方法各异。

维生素D代谢及其生理作用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表皮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表皮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前体,经温促作用转换为维生素D3[7]。维生素D的另一来源是食物,包括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D2或D3的食物种类很少,植物性食物(如受阳光照射后的蘑菇)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2,而动物性食物(如野生多脂肪海鱼)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3。与外源性维生素D2或D3相比,内源性维生素D3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更长[8]。维生素D2和D3为无活性形式,两者不能互相转化,统称为维生素D。维生素D需经2次羟化才能转变为1,25(OH)2D,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D激素。第一步羟化主要在肝脏完成,维生素D通过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Dbindingprotein)的运输到达肝脏,在肝细胞内经维生素D-25羟化酶(CYP2R1和CYP27A1)催化转变为25OHD,该过程为非限速反应[7,9]。大约85%~90%的25OHD在血液循环中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10%~15%与白蛋白结合,不足1%为游离部分。由于与白蛋白结合部分容易解离,与游离部分一起被称为生物可利用的25OHD[10]。第二步羟化主要在肾脏完成,肾小球滤液中的25OHD在维生素D结合蛋白协助下进入肾小管细胞,在细胞内25OHD-1α-羟化酶(CYP27B1)催化下,转变为1,25(OH)2D,又称活性维生素D,该过程为限速反应,主要受PTH的调控,PTH刺激1α-羟化酶的合成[7,9]。1,25(OH)2D被维生素D结合蛋白运输到靶器官组织,如肠道、肾脏和骨骼,与这些组织细胞内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上调或下调靶基因的转录,从而发挥其经典作用,包括促进肠道内钙和磷的吸收,以及促进肾小管内钙的重吸收,从而有利于骨骼矿化[7,9,11]。此外,1,25(OH)2D还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并通过成骨细胞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从而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并维持骨组织与血液循环中钙、磷的平衡[12]。

维生素D受体除存在于肠道、肾脏和骨骼以外,还存在于许多其他组织,1,25(OH)2D作用于这些组织细胞内的维生素D受体后,发挥许多非经典作用,包括抑制细胞增殖、刺激细胞分化、抑制血管生成、刺激胰岛素合成、抑制肾素合成、刺激巨噬细胞内抑菌肽合成、抑制PTH合成和促进骨骼肌细胞钙离子内流等[1,13,14,15]。

1,25(OH)2D在发挥这些作用的同时,还激活靶细胞内的维生素D-24羟化酶(24-hydroxylase,CYP24A1),使25OHD和1,25(OH)2D转变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这是1,25(OH)2D的一种重要自身调节机制[7,16]。其目的是防止1,25(OH)2D在靶细胞内的作用过强。此外,一些肾外组织也具有产生1,25(OH)2D的能力,这些组织表达CYP27B1,能将25OHD转变为1,25(OH)2D,与来源于血液循环中的1,25(OH)2D共同调节局部组织细胞的功能[7,14](图2)。

图2维生素D的代谢。

注:25OHD:25-羟维生素D;1,25(OH)2D:1,25-二羟维生素D

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应用

甲状腺术后或多会少均对甲状旁腺功能有所影响。以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伴PTH水平降低或在不适当的正常范围内为特征,临床上可表现为手足搐搦、癫痫发作,可合并颅内钙化及低钙性白内障等慢性并发症[]。甲状腺手术是成年起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最常见病因,其经典治疗为长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除了每日补充元素钙1.0~3.0g(分次服用)外,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可促进肠道的钙吸收,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各种维生素D制剂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使用剂量如下[,]。

1.骨化三醇[1,25(OH)2D3,即钙三醇]:常用剂量为0.25~2.0μg/d,但也有患者需要更大的剂量。由于半衰期短,剂量超过0.75μg/d时建议分次服用;停药后作用消失也较快(2~3d)。

2.阿法骨化醇[1α(OH)D3]:常用剂量为0.5~4.0μg/d,其升高血钙的作用弱于骨化三醇,剂量大约为骨化三醇的1~2倍,半衰期长于骨化三醇,可每日1次服用;停药后作用消失约需1周。

3.普通维生素D(维生素D2或D3):由于PTH作用的缺乏,单独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治疗时需要很大的剂量,且不同患者间剂量变异范围较大,治疗剂量1万~20万U/d,维生素D3作用或强于维生素D2。普通维生素D半衰期长(2~3周),使用剂量较大时可在人体脂肪组织内蓄积,停药后需要更长的时间(2周~4个月)才失效,因此尤需警惕高钙血症的风险。此外,对于以活性维生素D或PTH1~84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患者,推荐每日补充普通维生素D~IU,也可根据血清25OHD维生素D水平补充普通维生素D以避免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4.双氢速变固醇(dihydrotachysterol):常用治疗剂量为0.3~1.0mg/d(每日1次),停用后作用消失时间约为1~3周。国内目前无此制剂。

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的剂量应个体化,必须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以及尿钙排量,治疗目标为维持血钙水平轻度低于正常或位于正常低值范围,同时避免高钙尿症。噻嗪类利尿剂可以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的排出,联合低盐饮食适用于尿钙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

维生素D的安全性

普通维生素D安全剂量范围宽,人群中极少会长期使用超过最大耐受剂量的维生素D,少有因普通维生素D摄入过量导致中毒的报道[17]。生理剂量补充普通维生素D导致高钙血症的风险非常小,因此,不需常规监测血钙及尿钙。尿钙升高可能是监测维生素D过量较为敏感的指标,一般认为24h尿钙大于7.5mmol(mg)为高钙尿症[]。由于尿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服用维生素D的人群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尿钙升高就是维生素D中毒,典型的维生素D中毒通常表现为高血钙及其相关症状,例如烦渴、多尿、呕吐、食欲下降、肾结石等[,,]。

通常可通过检测血清25OHD浓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维生素D中毒。尽管不同研究间差异很大,导致维生素D中毒的血25OHD水平常在ng/ml(nmol/L)以上,其对应的维生素D补充剂量多超过每日00IU,且应用时间较长[,]。对于健康人群,25OHD水平不宜超过ng/ml(nmol/L),否则增加中毒风险。

过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导致尿钙升高,尿钙持续超过10mmol/d(mg/d)可能增加肾结石和肾脏钙盐沉着的风险[]。然而,由于普通维生素D的安全剂量范围很广,常规剂量补充普通维生素D一般不增加肾结石和肾钙盐沉着、进而损害肾功能的风险[]。同时常规剂量补充维生素D也不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甚至可能有保护作用[,]。其实,维生素D缺乏和过量都可能和血管钙化的发生相关。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和帕立骨化醇等)导致高尿钙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维生素D,特别是联合补充钙剂时[,]。活性维生素D剂量越大,发生高钙血症的风险越高。

活性维生素D的半衰期短,一旦发现用药期间出现高尿钙或高血钙,应立即减量或停药,同时特别需要注意减少钙剂和含钙食物的摄入,血钙水平多数能很快恢复[]。对于需要长期使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的患者,建议在启动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监测尿钙磷及血钙磷水平,此后建议每年监测2次血钙磷、尿钙磷及肾功能,以确定长期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慢性肾功能不全需持续透析的患者,无法测定尿钙磷,使用活性维生素D期间需动态监测血PTH、血钙、血磷是否控制达标,并每年监测异位钙化情况,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综上所述,维生素D的总体安全性好。使用常规剂量普通维生素D一般不需要监测血钙和尿钙;在长期使用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联合钙剂及其用于CKD患者时,则需要更加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zlfa/10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