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线
医院儿科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张春梅,12月12日走进泰兴广播《健康来了》——《名医在线》特别节目,本期主题: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张春梅张春梅,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年南京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即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中国当代儿科杂志》青年编委。擅长儿童肥胖、营养不良、喂养困难、微量营养素缺乏、牛奶蛋白过敏等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断与干预治疗。熟练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生长监测、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估、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智力测试,高危儿出院后随访等儿童保健工作内容。参与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一项,发表SCI论文两篇。门诊时间:星期一、二、三、四、五全天12月12日星期四下午4:00——5:00
《健康来了》我们准时相约!
医院上期回顾
“
上期《名医在线》特别节目,老年人贫血的相关解读!
图为主持人张莹,医院老年医学科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李和兰
医院上期节目回顾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可认定为贫血,老年人的标准无差异。
一、老年人贫血的原因1.造血功能衰退人体的血液成分是在不断更新的,红细胞平均寿命三个月,血细胞更新换代的任务主要靠骨髓的造血功能来完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髓组织中红骨髓(有造血功能)的数量逐渐减少,黄骨髓的数量增加,到80岁时仅为壮年期的30%。 2.造血原料不足a.由于老年人牙齿咀嚼不力、胃肠功能减退,造成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贫血。
b.有慢性基础疾病: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者,由于胃肠淤血,胃肠蠕动能力明显下降,导致食纳下降;有高血压、糖尿病者过分控制饮食,蛋白质饮食明显减少,都会造血所需的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原材料缺乏。
c.消化系统溃疡或恶性肿瘤: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肿瘤患病率明显上升,消化道恶性肿瘤引起胃肠道慢性失血,膀胱恶性肿瘤反复血尿,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3.造血因子减少胃老化,消化腺萎缩减少,内因子分泌不足,影响维生素B12吸收;老年人雄激素水平下降,肾功能生理性衰退、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导致贫血。4.造血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等。二、老年人贫血的临床表现:
1.症状a.神经系统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少许甚至有精神症状,乃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致常见的症状。b.消化系统老年人消化道症状常比较突出,表现为食欲不振,进食饱胀,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少数可有异嗜症。c.心血管系统胸闷,心悸,气急,下肢浮肿,尿少等,老年人心肺功能生理性衰退,如合并慢性心肺疾患,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会更显著。 2.体征皮肤黏膜苍白,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巨幼细胞贫血或溶血性贫血),舌萎缩、牛肉舌、镜面舌(恶性贫血多见),脾肿大等。三、老年人贫血的诊断
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贫血三项、肝肾功能检测及骨髓细胞学检查。这里特别指出:骨髓穿刺是血液系疾病诊断的必要操作,其实骨穿并不可怕,风险也很小,多在髂后进行,局麻成功后基本没有明显疼痛,也没有什么后遗症,故老年朋友们尽管放心,不必有恐惧心理。四、老年人贫血的治疗
治疗原则:征对不同的病因,不同的个体采用个人化治疗。治疗包含原发病的治疗,造血原料的补充,造血因子的补充,血液成分红细胞的输注等。如缺铁性贫血,存在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则需治疗原发病同时补充铁剂。肾性贫血需给予促红素注射。恶性血液病如MDS、白血病等,则需根据不同年龄个体给予去甲基化或小剂量诱导化疗等,补充造血原料不可能纠正贫血。五、老年人贫血的危害
1.容易诱发疾病:贫血患者体内红细胞减少,携带氧的能力降低,长期贫血就会导致脏器缺氧,易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脑梗塞等的发生;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引发各系统感染等。2.加重原有基础病变:慢性心肺疾患的老年人易心肺功能不全,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鉴于老年人贫血的危害,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做好贫血的预防。六、老年人贫血的饮食指导
老年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但不能偏食节食,食物的种类多样化,蛋乳制品、新鲜水果蔬菜均要包含。为防止习惯性便秘,饮食中增加红薯类粗粮,适当多饮水。缺铁的老人要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例如,黑木耳,芝麻,大枣,花生,动物血及肝脏等。营养性贫血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及蛋乳制品类。
文字:张莹制作:汤圆编辑:严婷
泰兴广播
网络收听方式
智慧泰兴手机APP
蜻蜓FM
喜马拉雅FM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