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宝宝期盼的日子,节日期间,宝宝随大人走亲访友,生活无度,环境的变化,饮食习惯的变化,日常作息变得不规律,孩子或热衷于熬夜看电视,甚至流连于商场、餐厅、游乐场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加上孩子的免疫力低下,就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医学上叫“节日综合症”,节日病不是某一疾病的名称,而是节日期间多发病的统称。春节就要到了,小编采访了下本院儿科专家刘志平主任,她就“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处理”“节日病的预防和处理”给出了专业的解读,少爸少妈们请看过来。
鸡年纳福喜迎新年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儿童有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或铁缺乏症,或有免疫缺乏病史,被动吸烟,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适等。
小儿的症状表现:
上感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咽痛。
全身症状:发热,烦躁,头痛,全身不适,乏力。
部分患儿呕吐,腹泻,腹痛等。
处理:
注意休息,多饮水,房间通风。
若为病毒性感冒,该病有自限性,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即可。
若为细菌性上感,则需加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或大环类脂类抗生素。
有发热者,给以物理方法降温,如冷敷或温水浴,或者药物降温。
咽痛者给以咽喉含片。
预防:
主要靠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避免被动吸烟,预防佝偻病及营养不良,避免去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专家提醒延伸阅读
春节期间小儿易患疾病解读:
一、腹泻
节日时,家宴、拜年、亲朋好友团聚……,天天美食佳肴,小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食入过量,使胃肠负担增加,导致胃肠疾病,其次,春节期间,许多小朋友聚集一堂,很容易玩耍到深夜,生活作息时间和饮食都不规律,都会影响孩子的肠胃消化系统,悄悄拉响体内肠胃警报引发肠胃疾病,最多的是腹泻、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如肠道感染还可发热。
当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医院来检查,必要时查一个大便。用药前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最近有一种新的儿童止泻药“度来林”,主要用于儿童消化不良性腹泻,适合家有儿女的家庭常备,但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泻不能用度来林。
应对方法:首先要调整春节期间的饮食观念,避免孩子遭受腹泻之殇。
1、节日期间尽量不要打乱小孩平时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规律,控制孩子的饮食量,控制肉类、干炸等油腻汤菜的摄入,告诉孩子要细嚼慢咽;乳儿腹泻建议给宝宝换用无乳糖牛奶配方奶粉,可以阻断腹泻-乳糖不耐受的恶性循环,所含有优质的牛奶蛋白,能够在宝宝腹泻期间确保营养的摄入。
2、注意宝宝的小便,如果尿量减少要考虑脱水,口服补液盐是防止脱水最佳选择,也可自己家庭配制,方法是: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常水毫升,孩子随便饮用即可。不要喝冷饮料,以免忽冷忽热加重腹泻。
3、保持食物清洁,饭前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4、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
春节期间小儿易患疾病解读:
二、积食
宝宝因饮食的质和量引起的消化不良有两种表现,一是腹泻(见上),第二指发生于婴幼儿期的积食,因婴幼儿自制力差,面对美味佳肴,很容易出现饮食过量,损伤脾胃,扰乱了肠胃功能导致积食。表现为腹部胀满、恶心、厌食、打嗝、口臭、大便略稀、量多、很臭,常常夹杂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但不会呈现水样便,积食宝宝经常不明原因的哭闹,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这种情况中医也叫积食。
应对方法: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不无道理。
如没有肠道感染,可以不必用药,适当减少宝宝食物的摄入,特别要减少油腻食物、肉类食品等食物的摄入,吃些稀饭、面条等清淡的容易消化的软食,并根据宝宝身体恢复情况,循序渐进过渡到正常的饮食,也可吃点王氏保赤丸泄泄积食,或者吃点益生菌妈咪爱调理,症医院看医生。
春节期间小儿易患疾病解读:
三、便秘
节日期间宝宝如摄入过多的高蛋白等不宜消化食物容易引期便秘,防治便秘宝宝要多喝温开水,多吃些水果、蔬菜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地瓜、玉米、绿叶菜等,为方便可做成菜粥、玉米粥等,熬的时间一定要长一些,这有利于宝宝的消化,也起到了润肠通便的作用,配合吃点醒脾养儿颗粒、益生菌从而促进肠道蠕动而自然通便,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吃火龙果,妈妈也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肚子,每次5—10分钟,也可帮助排便。
春节期间小儿易患疾病解读:
四、食物过敏
过节了,妈妈们总会带着宝宝串串门,走访亲友,或外出游玩,这就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和自己家庭不同的新环境、新鲜食物和饮食习惯,引起过敏的食物很多,而节日中进食的鱼肉和坚果就更容易引起过敏,所以有过敏体质的宝宝,一定要提防因为“尝鲜”而导致的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症状表现千差万别,这和过敏原和宝宝体质有关,但最多见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这3个部位的症状会比较明显。
呼吸道症状:流涕、打喷嚏、喘鸣、鼻塞、流泪、咳嗽、喉头水肿等;
消化道症状: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肛门附近出现灼热红疹伴发痒等;
皮肤症状:皮肤发痒、荨麻疹、湿疹、嘴唇或眼皮肿胀等。
应对方法:如事先知道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那么就要让宝宝避食该种食物,即使是节假日,治疗常用药物就是服用氯霉雷他定、维生素C等,症状严重的,尤其是宝宝出现喉水肿、气粗等呼吸困难的现象,则需要让宝宝平躺,半卧位,开窗通风,并迅速看医生。
作者简介刘志平
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门诊部主任
擅长儿科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重症肺炎合并心衰、呼吸衰竭、小儿抽搐等。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坐诊地点:门诊部(时珍楼)二楼西儿科门诊
(非紧急情况,建议在工作时间段拨打,谢谢!)
本文作者:刘志平,本期编辑:赵洪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
朋友,您好医院始建于年,是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门诊开设内、外、妇、儿、针灸康复、肛肠、皮肤、耳鼻喉、眼科等诊室,设养生堂、名医堂、朱盛典知名中医工作室、“治未病”科及行政管理与后勤管理等科室,住院分为内一科(心病、肺病)、内二科(消渴病、脑病)、内三科(肝病、肿瘤)、外一科(普外、眼科、烧伤)、外二科(肛肠科、妇产科)、康复科及骨伤科两个病区共8个住院病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