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加(DoctorPlus1)导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度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健康体检队伍。儿童的健康更是不容忽视,儿童体检报告便成了家长们衡量孩子是否健康的标准。如何正确地解读体检报告?如何对体检数据有一个全面又准确的认识?这既是家长们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又是保证体检质量的重要环节。
“医生+”特邀解放军医院儿科医生雷琦开设手机线上科普课堂“解析儿童体检报告”。课程吸引了近百名听众,原本一个小时的课程也因为听众们的意犹未尽“拖堂”。雷医生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见解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讲解的儿童健康知识也让大家受益匪浅。
雷医生表示儿童并不是成人的一个简单缩影。目前,医院,医院的检查化验单上面所标识的正常值都是成人的标准,并不适用于儿童。如果凭借这些标准来进行诊断,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是南辕北辙。那么,今天就来教一教大家如何看儿童的化验单。
首先我们先来讲讲血常规。
在这里,我们分三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白细胞部分,化验单上的1~11项,第二部分是红细胞部分,化验单上的12~19项,第三部分是血小板部分,化验单上的20~24项,最后一项25是C反应蛋白。
第一,白细胞部分。
孩子平时发烧感冒了,或者呕吐了,或者是其他一些感染的情况,医生让查血,主要就是为了看这一部分。其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是医生最
需要强调的是,儿童的白细胞分类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成人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大概在70%,而儿童在7天到7岁之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是倒置的,也就是说,以淋巴细胞占优势。如果根据后面的成人标准来判断,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面我们来说说第二部分,红细胞部分。
这一部分,我们首先看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个月~6岁小儿血红蛋白低于g/L,6岁~14岁小儿血红蛋白低于g/L时诊断为贫血。
至于具体什么原因的贫血,就要看后面几项了,这也是得去找专科医生就诊了。
再往后看,就是血小板的部分。
血小板一般介于~之间,低于提示可能会有出息性疾病,过高提示可能有较长时间的感染或者反复感染,或者其他疾病。
CRP是机体应激的一个指标。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医院的标准值也不一样。临床常常利用它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一般来说它要和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合着看,CRP的反应一般要比白细胞反应更加灵敏,出现的更早一些。CRP明显增高一般都提示有细菌感染,而病毒感染CRP往往是正常或者稍高。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病毒感染也会导致CRP增高,比如说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等等。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所以不能仅凭C反应蛋白升高而诊断发热为细菌感染,必须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的检查方法确诊。
首先来说,微量元素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只能是一个参考。因为孩子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是一个动态水平,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才能作出诊断,不能简单地看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就作判断。
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被检测者近一两天的饮食状况也会影响到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而包括检测设备、操作人员水平等在内的因素也会影响其结果。一般来说,6个月以下的孩子是不需要检查微量元素的。6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有辅食添加不及时或者添加不足,或者再大一点的孩子有挑食、偏食,或者有反复生病、先天发育不足等情况,建议要查微量元素。一般1年筛查一次微量元素就可以。
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检查:钙、铁、锌、铜、镁和血铅。
我们看到微量元素的检验报告,一般都会
钙:钙在血液中的分布只占1%,在骨骼中则占99%。当人体钙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转移到血液中,保持血液中的钙浓度稳定。因此,如果你看到宝宝血中钙的值正常,可能并不代表孩子体内不缺钙。你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多汗、夜惊、烦躁、肋骨外翻等表现,同时,还需要检查骨密度、碱性磷酸酶以及25羟维生素D等其他指标,来综合判定。
铁:因为孩子处于快速生长期,需要大量的铁来造血、运送氧气,所以,当铁的数值低于正常值的中值时,宝宝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症状,尤其是在6个月到2岁大时最多见,包括脸色苍白、疲乏、头晕、食欲不振、口炎、注意力不集中等。在发生贫血以前,铁减少就可能已经对机体的多项功能造成影响了。这一项也需要结合前面我们提到的HB来看。
锌:锌参与构成体内多种含锌酶,影响核酸、蛋白质、糖和骨钙的代谢,起着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维持正常味觉等重要作用。孩子如果锌摄入不足会发生锌缺乏症,而锌摄入过多也可引起中毒。在大量出汗时很容易丢失锌,腹泻也会妨碍锌的吸收,发热、生长发育时锌的需要量会增加。因此,锌的数值也应在正常值范围的中间以上,才能很好地满足宝宝的需要。
铜:铜是参与造血和骨骼发育的元素,一般很少出现缺乏。即使缺乏,大多也是由于食物过于单一而出现的,所以,只要注意让宝宝多吃橙、红、黄色的食物即可。不过,当铜的数值过高时,也会影响钙铁锌的吸收。因此,一般在正常值中间就好。
镁:缺镁早期表现常有厌食,恶心,呕吐,衰弱及淡漠,缺镁加重可有记忆力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手足徐动症样运动,严重缺镁时,可有惊厥发作。另外,低镁血症时可引起心律失常。但多在病理情况下才容易查出来。
铅: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能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损害,使孩子表现出暴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干扰孩子的骨骼和造血系统,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肾脏和心脏,使智力下降。当机体的铁不足时,可使铅进入体内的速度提升4~6倍。一般月龄越小的孩子体内的铅含量应该越低。铅的正常值是0~ug/L,但一般宝宝的这项检查值最好不要超过50ug/L。
微量元素检测现在很流行,主要的检测手段有血检和发检,血检又包括末梢血和静脉血。至于说哪种检查方法更可靠,众说纷纭,不过我认为大家不用过于较真,因为在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测中,检测设备、检测环境、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没有哪种检查方法是唯一的标准方法,大家就做一个参考就行了。作为临床指导孩子营养状况的手段之一,微量元素检测目前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只是我们还需要考虑孩子的饮食特点、生长发育速度和外在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人体的骨密度在达到峰值以后会随着年龄增加出现骨量的丢失,这样骨密度就会下降,骨骼强度就会变差。如果青少年时期具有较高的骨密度峰值,则可以对抗这种骨量丢失,预防成年以后的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骨密度值是一个绝对值。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均不同。所以通常用相对值T值或者Z值来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正常范围是+1和-1之间。根据T值来判断骨密度的情况。这个骨密度是看骨骼上钙的沉积量,结合25羟维生素D的结果可以判断,孩子是钙的摄入不足还是钙的吸收不好,或者是两者都有问题。
如果骨密度低,25羟维生素D正常,提示钙的摄入不足;如果骨密度低,25羟维生素D也低,说明钙的吸收不好,或者伴有摄入不足。补钙的时候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不一定要补充钙剂。
如果检查项目医生提示有异常,最好及时到眼科专科就诊。
幼儿园的眼科检查一般查的都比较粗略,而且有的孩子在检查的时候回出现眯眼看的情况,所以一般查出来有问题的基本上是真的有问题,没有问题的也不一定就没有问题。所以建议家长最好能一年检查2次。
雷琦医生的本次科普讲座,针对孩子的的生长发育问题做了深度剖析。对于家长们比较
医生+应广大用户的要求将定期推出手机线上科普课堂,医院专家线上授课,内容涉及各领域健康知识。只要下载APP“患者家”,
白癜风治疗的好吗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