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
市场上维生素的种类也是日益繁多
很多人对是否需要补维生素感到困惑
有人说
维生素不用特别补
多吃蔬菜水果就行了
也有人说
每天吃的蔬菜水果
不能保证维生素的需要
必须额外补充维生素补充剂
......
维生素是什么?哪些人会缺乏维生素?到底需不需要补充维生素呢?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毕研霞,带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微量营养素。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一般以毫克或微克计。在体内,维生素既不供给热能,也不构成人体组织,且在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D除外,前提是有阳光照射),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虽然“微量”,但它参与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哪些人群会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包括维生素A、D、E和K,水溶性维生素一般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从理论上讲,如果我们的膳食能做到“全面、均衡、适度”,例如一般每天吃5~6两主食且遵循粗细结合,1杯牛奶,1个鸡蛋,3两肉,1~2两豆制品,1斤左右的蔬菜和水果,25克左右的植物油等,那么,每日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素(包括各类维生素)不致缺乏,也就无需再靠其它方法补充。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理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膳食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人的主食基本上是精制米面,而过去常见的“标准米”表层有谷皮残留,其中含有不少B组维生素;
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食”,如不爱吃水果、青菜等,有的则是摄入食物的种类不够广泛,长期摄食几种固定的食物,造成维生素的摄入不均衡;
不少人热衷于减肥节食,不吃主食,使得B族维生素更缺;
不少人忌食动物肝脏、含脂牛奶、蛋黄等;以上这些都造成了维生素摄入的不足。
老年人、婴幼儿、某些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影响膳食中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哺乳等,可造成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食品在储备、加工、烹调过程中,如烹调火候过大,时间过长等,会损失很多维生素。
如果以上的情况长期存在,而不改善饮食结构或者额外补充,就可能会出现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维生素缺乏会怎样
○维生素A缺乏是增加儿童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缺乏者可出现暗适应能力降低,眼结膜及角膜干燥和夜盲症等。
○维生素C严重缺乏时表现为全身的点状出血,巨细胞性贫血,牙龈出血,骨质疏松等。
○湿型维生素B1缺乏症最显著的症状为水肿,可从下肢遍至全身;干型维生素B1缺乏病以神经症状为主;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病的症状多见于出生数月的婴儿,病情急,发病突然,以心血管症状为主,有独特的喉鸣,晚期脑充血,脑压高,可致强直痉挛,昏迷而死亡。
○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以口腔和阴囊的病变为常见,即所谓的“口腔生殖系综合症”。阴囊症状,初发时阴囊瘙痒,夜间尤其严重,以后会出现皮肤症状,有的呈现片状红斑,有的呈现米粒状丘疹,有的呈现湿疹状;也会出现口角炎和唇炎等,但是不容易与其他维生素缺乏相鉴别。眼睛方面的额症状会表现为球结膜充血,严重时角膜混浊且下部有溃疡糜烂,怕光流泪,视物模糊;在皮脂分泌旺盛处有脂溢性皮炎的表现;在四肢表现为周围神经症状,如感觉过敏,疼痛及对触觉温度振动与位置不敏感。
○维生素B6缺乏时,主要表现在皮肤和神经系统。在眼、鼻和口角呈现脂溢性皮炎,伴有舌炎、口腔炎、痤疮或湿疹。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失眠虚弱机外周神经紊乱,首先是感官,然后是运动功能失调及步行困难,有些人还有精神异常及嗜睡等表现。婴儿缺乏维生素B6会生长停止,有惊厥及贫血症状。也会有妇女月经前综合症及腕关节综合症等维生素B6缺乏的亚临床表现。
○叶酸缺乏会造成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如脊柱裂和无脑畸形)。
○缺乏维生素B12,会造成巨幼细胞贫血;还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四肢震颤等;另外和叶酸缺乏一样,还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当维生素K缺乏时,主要的表现就是出血,可以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还出现鼻出血及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严重还可以导致颅内出血,维生素K缺乏也易导致骨质疏松。
维生素的食物来源
自然界的食物中几乎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但不同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有很大差异:
比如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奶与奶制品及蛋类,深红、深黄、深绿的蔬菜及水果等。
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有:谷物皮、豆类、坚果、瘦肉、动物内脏、发酵食品等。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动物内脏、痩肉、蛋类、奶制品、豆类及某些绿叶蔬菜等;
维生素B6主要来源于肉类、动物肝脏、谷物、坚果;
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乳及乳制品中含量较少。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动物肝脏、蛋类、海产鱼、瘦肉等。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坚果、种子、油脂等。
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包括豆类和绿色蔬菜及油脂类食物。
补维生素需要视情况而定
不要把维生素片“神话”
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维生素,令它一战成名,C位出道的原因,还是十七八世纪的时候,它帮助人类攻克了严重危害健康的坏血病,也叫维生素C缺乏症。
为了避免患上坏血病跟其它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疾病,专家建议每天维C摄入量不低于mg。
人体不能生成维生素C,因此需要通过食物获取。又因为维C的水溶属性,使得它又会被排出体外。
虽然是常见维生素,但网络上还是有不少谣言。
今天最美君就化身谣言粉碎机,将其逐一击破,护卫人类挽救地球看守这宇宙。
谣言一:服用维生素C可以防治感冒
患上感冒的时候,有些人会大量地补充维生素C,企图把感冒压下去。
三位澳大利亚学者做了关于维生素C治疗普通感冒的实验,共覆盖了1.13万人。结果显示,预防性给予维生素C对成人及小孩都有缩短病程的效果,成人可缩短8%的病程,小孩可缩短13%的病程。
而在出现感冒症状才开始服用维生素C的试验组,跟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并没有明显差别。
就是说,长期服用维生素C的人,感冒了会好得快。但靠维生素C治感冒,就纯属扯淡了。
谣言二:口腔溃疡吃点维生素C
口腔溃疡了怎么办?身边的人或许会建议你:多!吃!维!C!
其实口腔溃疡的病因一直是不明确的,维生素C治疗口腔溃疡也没有强有力的证据。
多吃维生素C治口腔溃疡跟吃维生素C治感冒一样,都是鸡肋。
但口腔溃疡后,有些人会把维C粉末涂在溃疡的地方,然后迎来一阵剧痛。半天溃疡就不痛了,很快好了。
其实是维生素c的酸性和高浓度溶液的脱水性灼烧创面杀死神经,减轻了痛觉。
维生素C也加速了伤口愈合。
口腔溃疡吃维生素C真的没啥用,直接忍痛涂吧!
谣言三:海鲜和维生素C一起吃会致命
海鲜中的无机砷跟维生素C反应会还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但想要中毒,你得一次性吃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30个梨子/10个橙子/3斤以上绿叶蔬菜。
大多数人都不是被毒死的,是被撑死的。
我看你是想为难我胖鼠
谣言四:想美白,吃维生素C
维生素C美白的机理主要是抑制酪氨酸被活化,阻止它变成黑色素。但靠柠檬水跟补充维生素C美白,效果极其微弱。
精致的猪猪女孩都知道,美白还得是靠防晒啊。
虽然维生素C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但还是对人体有益的。
成人每天摄入mg维生素C能满足健康需求,如果摄入mg,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中风、癌症等慢性病。
小编:大雁
审核:菜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