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由辅酶和辅基组成,参与和控制新陈代谢,如果维生素缺乏,就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呈现特有的临床症状,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一、VB1缺乏症
VB1即硫胺素,是机体碳水化合物代谢必须的物质,缺乏会导致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和神经系统病变,是以多发性神经炎为典型症状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1、病因
(1)饲料中含量不足配方失误,饲料碱化、蒸煮等加工处理;饲料发霉或储存时间过长造成维生素B1分解。
(2)饲料中含有厥类植物、抗球虫药物等,氨丙啉、硝胺、磺氨类药物对维生素B1有颉抗作用。
(3)鱼粉品质差,硫胺素酶活性太高,软体动物中含量多。
2、生理功能
(1)构成α-酮酸脱羧酶系的辅酶,缺乏VB1使糖代谢出现障碍,糖的分解停滞在丙酮酸阶段
(2)VB1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3、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步态不稳,生长发育缓慢,羽毛蓬松,体弱无力,鸡冠发蓝。
特征:外周神经发生麻痹,初为多发性神经炎,进而出现麻痹或痉挛症状。
开始趾的屈肌发生麻痹,后向上蔓延到翅、腿、颈的伸肌发生痉挛,病鸡瘫痪,坐在屈曲的腿上,角弓反张,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呈“观星状”。
有的进行性瘫痪,倒地不起,抽搐死亡。
4、病理变化
无特性病理变化,胃肠道炎症,睾丸和卵巢明显萎缩,心脏轻度缩小。小鸡皮肤水肿,肾上腺肥大,母鸡明显。
5、防制
(1)防止饲料发霉,不能饲喂变质及劣质鱼粉。(2)适当多喂各种谷物、麸皮和青绿饲料。(3)控制嘧啶类和噻唑类药物的使用,必须使用时疗程不宜过长。(4)注意日粮配合,饲料中添加VB1,满足需要。(5)治疗。口服VB1,雏鸡每只1毫克/天,成年鸡2.5毫克/千克体重。
二、VB2缺乏症
VB2即核黄素,是动物体内十多种酶的辅基,与动物生长和组织修复有密切关系,家禽体内合成很少,必须又饲料供给。
VB2缺乏症的典型症状是卷爪麻痹症。
1、病因
(1)饲料中含量不足常用禾谷类饲料中特别缺乏,易被紫外线、碱及重金属破坏
(2)药物的颉抗作用如氯丙嗪影响VB2的利用
(3)需求量增加应急状态、种鸡肉鸡发育快
5、防制
(1)饲料中添加富含VB2的原料。如蚕蛹粉、肝脏粉、酵母、各种谷物和青绿饲料
(2)治疗
雏鸡:每只2/天毫克。
成鸡:5-6毫克连用一周。出现严重的脚趾倦曲,难以恢复。
三、生物素缺乏症
生物素缺乏症是由生物素缺乏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代谢障碍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其特征病变为喙、皮肤、趾爪发生炎症,骨发育受阻呈短粗症。
1、病因
(1)日粮中添加不足常用禾谷类饲料中特别缺乏,利用率低。
(2)抗生素和药物影响微生物合成生物素,长期使用造成生物素缺乏。
(3)加工过程破坏如高温
(4)其它影响生物素需求量因素如饲料中脂肪的含量等
3、症状
(1)雏鸡、育成鸡爪、腿、嘴和眼周围皮肤开裂出血,形成结痂
(2)肉鸡爪弯曲
(3)种鸡产蛋率无不良影响,但孵化率降低
(4)胚胎表现软骨营养不良,其特征先天性胫骨短粗,共济失调,骨骼畸形。
4、病理变化
肝、肾肿大,肝脂肪增多,肌胃和小肠内有黑色内容物。显著肥大,其中坐骨神经变粗是VB2缺乏的典型病变。
5、防制
注意补充青饲料和动物性蛋白饲料。发病后可在每千克饲料中可加入0.1毫克的生物素进行治疗。
四、叶酸缺乏症
叶酸缺乏症是由于动物机体缺乏叶酸引起以贫血、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良或色素缺乏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1、病因
1)商品饲料中添加太低
2)抗菌药物影响微生物合成叶酸
3)特殊生理阶段和应急状态下需求量增加
(4)其它影响叶酸合成吸收的因素如疾病等
3、症状
n鸡特征性症状是颈麻痹
n初期颈前伸,直行,如鹅样,站立不稳
n随后颈麻痹,颈直伸不能抬起,以喙着地,与两爪构成三点式
n后期腿麻痹、倒地,两腿伸直,颈非常软,可任人摆布而毫无反抗
4、防制
(1)叶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和动物体内,在饲料中适当搭配。预防在饲料中加入0.5-1.0毫克/千克的叶酸。
(2)治疗叶酸:每只每天10毫克连用3天。
谷氨酸:每只每天0.3克,连用3天。
味精或熟鸡肉,效果较好。
五、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动物机体缺乏维生素A引起以分泌上皮角质化和角膜、结膜、气管、食道黏膜角质化、夜盲症、干眼病、生长停滞等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1、病因
1)饲料中VA或VA原不足。
(2)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VA在体内不能被很好利用。
3)鸡的肝脏、肠道有疾患时,肝脏的贮存能力及肠道将VA原转化为VA的能力降低。
(4)VA的需要量增加
2、生理功能
1)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2)维持正常的视觉
3)维持生长发育
4)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5)提高繁殖力,促进性激素的形成
6)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和修补
3、症状
(1)孵化后的种雏鸡症状明显,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生长停滞,消瘦、衰弱,羽毛蓬乱;趾爪卷缩,步态不稳,甚至不能站立,用尾支地。
2)特征性症状眼中流出一种牛奶样渗出物,眼睑肿胀,被渗出物粘合,严重时眼内有干酪样物沉积,眼球凹陷,角膜混浊呈云雾状,变软,严重者失明,最后因采食困难而衰竭死亡。
(3)种鸡缺乏,精子活率低,卵巢退化,产蛋率降低,孵化率降低,弱雏比例增多。
(4)排白色石灰渣样的粪便。
(5)幼雏表现生长停滞,运动失调,鼻眼发炎等症状,如不及时补充,会造成大批死亡。
4、病理变化
消化道、呼吸道特别是食道、嗉囊、咽、口腔、鼻腔粘膜上有许多灰白色小结节,有时融合成片形成假膜,这种病变成鸡比雏鸡更为常见。
肾脏肿大,颜色变浅,灰白色网状花纹,输尿管变粗,有尿酸盐沉积或尿结石。心脏等内脏器官表面有尘屑状尿酸盐沉积。
5、防制
(1)日粮中搭配动物性饲料。
(2)投喂青绿饲料特别是青草粉、青绿叶子。
(3)饲料中加入维生素A,要现配现用,以防氧化而破坏。雏鸡和后备鸡为国际单位/kg,种鸡和产蛋鸡为国际单位/kg。
(4)应激或疾病,添加剂量要适当提高。
(5)发病鸡群,给予2-4倍正常量的VA,症状较重的口服鱼肝油,每只0.1-0.5毫升,每日3次,眼部有病变鸡,用3%硼酸水冲洗,每天1次,效果良好。
六、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症是鸡钙、磷吸收和代谢障碍,骨骼、蛋壳形成受阻,以雏鸡佝偻病和缺骨症状为特征的营养缺乏症。
1、病因
(1)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
日粮中钙、磷比例以2:1为最佳。
(2)饲料中VD添加不足
正常情况下应有IU/kg,生产还应加10%-30%的保险系数。
(3)维生素A含量对维生素D吸收有影响
VA添加太多影响VD的吸收。一般VA:VD=5:1
3、症状及剖检变化
(1)骨骼、喙,腿部无力,步态不稳,呈八字形站立,最后完全不能站立。
肋骨变软,向内塌陷,胸廓正中急性内陷。肋骨和肋软骨、肋骨与椎骨交接处软骨增生,呈“串珠状”。
(2)产蛋鸡产软壳蛋、无壳蛋,随后产蛋量下降,最后停产,瘫痪。
(3)种鸡种蛋孵化率降低。雏鸡出壳困难,孵出的雏鸡体弱无力。喙、爪、龙骨变软,龙骨弯曲。
4、防治
(1)保证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
(2)保证饲料中钙磷的含量,维持适当的比例
(3)保持适当运动,促进骨骼发育
(4)出现缺乏症时鱼肝油丸1-2粒
七、维生素E缺乏症
维生素E缺乏症是以小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白肌病和成禽繁殖障碍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1、病因
(1)饲料中含量不足
(2)饲料维生素E氧化破坏
(3)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其它营养成分的缺乏
(4)需求量增加,饲料中硒不足会发生
2、生理功能
(1)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
(2)调节性腺发育和功能、维持正常的生殖机能
3)维生素E能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
3、症状
(1)脑软化症
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时而向前或向侧面倾斜。两腿阵发性痉挛和抽搐。翅和腿不完全麻痹。
(2)肌营养不良多发于1月龄前后,病鸡消瘦、无力、运动失调
(3)繁殖率降低种公鸡:排精量减少,精液质量下降,精子的活力降低。
种母鸡:孵化率降低,孵出的雏鸡弱雏增多,皮肤缺失,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多数死亡。
(4)渗出性素质胸、腹部皮下有淡黄色或淡绿色水肿。
4、病理变化
胸肌、腿肌因营养不良呈苍白色,并有灰色条纹
小脑发生软化及肿胀,脑膜水肿,有时有出血斑点,小脑表面常有散在的出血点。
5、防制
(1)饲料添加量:雏鸡和种鸡为10国际单位/千克饲料,后备鸡和产蛋鸡5国际单位/千克饲料。
(2)饮水中加入0.%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则显效更快,剂量为每20千克水加10毫升。
八、维生素K缺乏症
VK缺乏症是以鸡血液凝固过程发生障碍,发生全身出血性素质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1、病因
(1)集约化饲养,家禽较少或无法采食到青绿饲料,且体内肠道微生物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
(2)饲料中存在抗维生素K物质。霉变饲料中的真菌毒素等。
(3)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和磺胺类抗球虫药,肠道微生物受到抑制,合成减少。
(4)疾病及其它因
如球虫病、腹泻、肝病,或胆汁分泌障碍,消化吸收不良,环境条件恶劣均会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利用。
3、症状
(1)雏鸡多发,冠、肉垂、皮肤苍白干燥,生长发育迟缓、腹泻,怕冷。常呆立或久卧不起。
(2)种鸡种蛋孵化率降低,胚胎死亡率较高。
(3)病鸽常见鼻孔和口腔出血,皮肤血肿成紫色
4、病理变化
(1)皮下有出血点,尤以翅膀、胸腿、腹膜及皮下和胃肠道明显。
(2)肌肉苍白、皮下血肿,肺等内脏器官出血,肝有灰白或黄色坏死灶,脑等有出血点。
(3)血凝不全,肌胃内有出血。
5、防制
(1)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每千克饲料1-2mg,并配合适量青绿饲料、鱼粉、肝脏等富含维生素K及其它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饲料,有预防作用
(2)发病后可在每千克饲料中可加入3-8毫克维生素K,或肌注0.5-3mg/只。注意不能过量,以免中毒。
九、泛酸缺乏症
泛酸通常称为维生素B3,因为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又称遍多酸,但家禽日粮尤其玉米豆粕型日粮泛酸含量少,饲料工业中一般用泛酸钙。
1、病因
饲料中泛酸含量不足,尤其是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长时间处于高温加热或在偏酸或偏碱情况下,造成很大损失。长时间饲喂玉米,也可引起。
2、生理功能
泛酸在组织中大部分用以构成辅酶A,参与机体一系列代谢活动。
(1)脂肪酸的合成(2)脂肪酸降解(3)柠檬酸循环(4)胆碱乙酰化(5)抗体的合成(6)营养素的利用
3、症状
雏鸡表现羽毛生长阻滞且粗糙。
特征症状:眼角、口角、鼻孔周围、鸡冠表面出现局限性痂样病变,眼睑常被粘性渗出物粘在一起而变得窄小。
严重的腿部皮肤上形成结痂。有时雏鸡脚部皮肤角质化,并在跖球上形成疣状隆突。
4、病理变化
口腔有脓样物,腺胃中有不透明灰白色渗出物。肝脏肿大,呈浅黄至深黄色。脾脏轻度萎缩
5、防制
(1)发病后,添加20-30毫克/千克饲料的泛酸钙,连用2周,治疗效果显著。
(2)泛酸与B12之间有密切关系,在B12不足的条件下,雏鸡对泛酸的需要量增多,有可能发生泛酸缺乏症。所以添加泛酸的同时,注意添加B12。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