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补充是多多益善吗?指血检测表明我家宝宝缺铁怎么办……如果你对如何补充营养素充满了疑问,不妨和我们一起来看看营养素补充真相大揭底吧——
文/周敏(医院妇产科妇儿保健中心助理研究员)
说到宝宝的营养,常见到这样几种妈妈:“紧张型”妈妈,稍有“蛛丝马迹”,就会特别担心宝宝缺乏某种营养素;“多多益善型”妈妈,主张钙、铁、锌、锡、维生素都要大补而特补;“全托型”妈妈,将宝宝的营养均衡完全“拜托”给酸酸甜甜的营养素补剂……我们身在其中吗?关于营养素补充,正确的做法又是怎样的呢?
真相1“疑似”表现和指血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判断的根本依据
很多妈妈发现宝宝爱哭闹、易出汗、有枕秃,或者有些食欲下降,马上就会联想到电视里的广告语,担心宝宝是不是缺钙、缺锌了。其实,这些症状都并不是缺钙、缺锌的特有表现,其他原因也会引起这些症状,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这些症状就得出宝宝缺钙、缺锌的结论。
接下来再说一说指血检测。医院检查微量元素,都是通过指血检测来完成的。很多父母在拿到结果后,如果发现宝宝一切正常,就大松一口气,而如果有某几项结果略微偏低,就会马上紧张起来,赶紧问医生:“我们的孩子需要吃什么补品呀?”其实,指血的检测结果同样不能作为判断宝宝营养素缺乏的根本依据。因为手指血的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会受到仪器、环境、实验室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检测规范,因此只能作为一种筛查手段,供临床保健医生和家长参考。
那么,目前什么才能作为判断的根本依据呢?要想准确判断孩子是否缺乏某些营养素,需要由儿童保健或营养专业医生根据宝宝的日常饮食习惯仔细分析膳食营养摄入情况、评价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和精神状态、全身检查是否具有某些营养素缺乏的体征,再结合反应体内营养状况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如指血或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铁、铜、锌、钙、镁、血清铁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清维生素A等,取静脉血检查结果最为准确,新生儿可以取足跟血)才能进行综合判断。
真相2
营养素补充过量会有很多不良后果
出于对宝宝的疼爱,有时候我们看到别的父母都在给宝宝补钙、补锌,自己心里也难免会痒痒的——要不也先给宝宝补着,管他缺不缺,反正都是保健品,吃多了也没什么害处。在这里要提醒这些父母——赶紧打住!因为即使是“保健品”也并非多多益善,营养素补充过量会有很多不良后果,尤其是在不了解具体营养成分和剂量的情况下,同时服用多种营养素补充剂则危害更大。
在已被证实为人体所必需的20余种矿物质中,含量较高的如钙、镁、钾、钠等为常量元素,含量较低的如铁、锌、铜、碘等为微量元素。由于大多数矿物质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因此一旦摄入过量与缺乏一样有害无益。在与宝宝营养关系密切的各种维生素中,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如果摄入过多,可经尿液排出;而如果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则会出现中毒表现。例如,维生素D和钙摄入过量,可导致脏器组织钙化、高钙血症、高钙尿症,甚至可引发结石;维生素A过量,可导致精神萎靡,甚至颅压升高、昏迷等表现。
由于宝宝的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即使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补充的营养素,也会加重宝宝机体的代谢负担。因此,即使宝宝真的缺乏了某种营养素,补充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1~2个月后,医院复查。如果情况好转就可以停止营养素制剂的补充,代之以食补。否则长期营养素制剂补充的结果也有可能造成营养素蓄积中毒。
真相3
复合营养素补充剂并非最棒的全能型选手
“吃一样补N样”的广告语确实有很强的诱惑力,让我们感觉这东东确实是非常经济的全能型选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多种营养素之间,特别是同为二价离子的钙、铁、锌之间由于在体内的吸收利用途径基本相同,一种营养素补多了,会影响另外两种营养素的吸收率。因此,建议如果患有贫血,就单独补充铁剂;
如果同时有缺锌和缺钙的问题,那么在保证补充足量维生素D的基础上,最好分别单独补充锌和钙,服用间隔应不少于3小时。
真相4
均衡饮食才是保证营养素充足的最佳途径
目前,国内外儿童营养保健专家的一致意见是,均衡膳食是保证营养素充足的最佳途径。对于身体健康的大多数宝宝而言,我们完全没必要把钱花在营养素补充剂上,期望靠吃营养素促使宝宝身强体壮,甚至提高智商和学习成绩都是不现实的。有些广告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例如宣传“缺锌会导致智力低下”没有错,缺锌的孩子的确应该补锌,但对于不缺锌的孩子来说,补锌对于智力的提高则没有多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还是要把 2、乳房护理:帮助产妇清洗、热敷、按摩乳房,减轻乳房胀痛,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帮助产妇通乳,预防乳房胀痛; 3、产后恢复:指导产妇做好产后恢复操,协助产妇产后身体各个器官的恢复;4、营养配餐:为产妇煲汤、做饭,每日制作专业营养月子餐,合理安排产妇饮食; 5、心理指导:适时地与产妇语言沟通,交流育婴心得,调节产妇情绪,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出现。新生儿护理: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宝宝实行24小时护理,喂水、喂奶、洗澡、换尿布,科学照顾宝宝饮食起居,培养宝宝合理、规律的饮食习惯;宝宝尿布、衣物、奶瓶、毛巾等用物的消毒和换洗; 2、专业护理:为婴儿测量体温,观察婴儿大小便是否正常,观察婴儿黄疸消退情况,进行脐带消毒,预防接种等服务; 3、常见病护理:观察宝宝身体有无异常,预防尿布疹、鹅口疮等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提醒婴儿父母并协助治疗; 4、潜能开发:酌情为宝宝做抚触、游泳和婴儿操,并指导产妇掌握这些技能,提高宝宝的身体抵抗能力和四肢协调能力,开发宝宝潜能。
育婴师服务项目
1、日常护理:
辅食添加,换奶期科学护理,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口腔护理,睡眠护理,衣物及用品清洁和消毒,洗澡,户外活动,成长发育监测。
2、启蒙开发:
利用游戏的方法,注重进行大动作训练、精细动作训练、语言训练、穿衣训练、排便训练、社交训练、色彩识别、物体识别,培养孩子的秩序感、专心度、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感觉结合:感统教育0-12个月小儿生长发育过程粗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人际关系
4、常见疾病预防:
测体温,疾病识别和应急处理,佝偻病、贫血等营养缺乏症预防。
培训项目:
高级催乳师、营养师、高级月嫂、育婴师、月子病调理师、产后恢复师保健师、产后导乐师、小孩推拿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