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科学精准补充维生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成年居民营养素摄入状况的评价》显示,我国成年居民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超过了80%,其他维生素的摄入也严重不足。

维生素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

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量摄取维生素可以保持身体强壮健康;过量摄取维生素却会导致中毒。只有先了解维生素的特性,才能科学精准地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A

主要来源:

1.一类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奶类及其制品和蛋类;

2.另一类是富含维生素A原类的物质,如深色蔬菜中的菠菜、胡萝卜、青椒、苋菜等。

缺乏症: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皮肤干燥,脱屑

比较典型的维生素A缺乏常见于婴幼儿,并与营养不良及其他维生素缺乏同时发生,主要有以下表现:

眼部表现:幼儿黄昏时安静不动或不能准确取物,严重后会表现为眼睛干燥不适,经常眨眼等;

皮肤表现:类似“鸡皮”,触摸有粗糙感,严重者伴有毛发干枯、易脱落,指或趾甲脆薄,易折断等;

生长发育障碍:身高发育落后,牙釉质易剥落;

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和贫血症。

建议:

服用维生素A时需忌酒。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转化为视黄醛,而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视黄醛的生成,严重影响视循环和男性精子的生成功能。

维生素B

主要来源:

维生素B1(硫胺酸)最为丰富的食物来源是小麦胚芽、葵花籽仁、瘦猪肉,其次为粗粮;

维生素B2(核黄素)主要存在于猪肝、猪腰、牛奶、杏仁、小麦胚芽、粗粮;

维生素B3(烟酸,也叫维生素PP)主要存在于动物性肝脏以及酵母、鱼等食物中;

维生素B5(泛酸)在动物肝脏、酵母、蛋黄、豆类中含量最为丰富;

维生素B6(吡哆醇)主要存在于肉类、肝、蛋黄、全谷类食物、蔬菜和坚果中;

维生素B7(生物素)在干酪、肝、大豆粉中含量最为丰富,其次是蛋类,再次是粗粮;

维生素B9(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性食品中,但加热和加酸会使其损失率很高,可通过膳食补充剂补叶酸;

维生素B12(钴胺素)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特别是肉蛋类和乳制品。

缺乏症:

B族维生素是一个大家族,每个成员都“身怀绝技”: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缺乏维生素B2,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

缺乏维生素B3,引发糙皮病,以皮炎、舌炎、肠炎等为主要症状;

缺乏维生素B5,可能会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疲劳、软弱、运动功能失调等;

维生素B6不足,影响神经镇定,从而易引起焦躁失眠;

维生素B7和维生素B9缺乏,不仅引起疲乏无力,还会导致食欲下降;

缺乏维生素B12,容易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损害等问题。

建议:

B族维生素怕碱怕热,所以熬粥时不要加碱,各种主食和菜尽量不要煎炸。此外,维生素B2怕紫外线,如果家里订了透明玻璃瓶装的奶,一定要尽快饮用。实在不行,也可服用B族维生素补充剂。

维生素C

主要来源:

维生素C主要来源是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如辣椒、菠菜、番茄、柑橘、山楂、猕猴桃、鲜枣。野生的蔬果,如苜蓿、苋菜、刺梨、沙棘、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

缺乏症: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轻度疲劳是维生素C缺乏的早期症状,进而出现全身乏力、倦怠、皮肤出现瘀点、齿龈疼痛或发炎等。维生素C缺乏的特异性体征是毛囊过度角化并带有出血性晕轮。

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病,表现为出血、牙龈炎、骨骼病变与骨质疏松。

建议:

切菜加醋防止维生素流失切菜前在蔬菜上滴几滴醋,就能减少蔬菜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的流失。如果每天吃1个柑橘(或猕猴桃),或者5粒草莓(或者大枣),就能满足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

维生素D

主要来源:

人体有两种主要途径获得维生素D:阳光(紫外线)照射皮肤和从食物中获得。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但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和D3。

维生素D3除了自身可合成之外,还可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如肝类,尤其是由海产类的鱼肝中提炼的鱼肝油。

在一般情况下,单靠从食物中很难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3。所以“日光浴”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3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缺乏症: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不仅是维生素也是激素,钙的吸收、骨的代谢和成熟都离不开维生素D。

儿童时期缺乏维生素D,常常导致佝偻病,此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轻者可表现出多汗、枕秃、睡眠不安等症状,也可出现骨矿化不良的现象:方颅、手(脚)镯征、串珠肋,严重时出现鸡胸、O型或X型腿,且孩子生长发育缓慢。

成年后出现骨软化症。骨软化症早期症状不明显,逐渐出现乏力、骨痛、行走困难,严重者出现四肢、肋骨、骨盆和脊柱等骨折。

建议:

增加日照时间和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量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最有效的方法,通常在春夏秋季,可以选择在11:00~15:00,将面部和双上臂暴露于阳光下5~30分钟,每周3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必要时可加用口服的维生素D补充剂。

维生素E

主要来源:

纯天然维生素E存在于植物油、麦芽、杏仁、花生或葵花籽中,相对于合成维生素E,具有更好生物活性。

缺乏症:不育,流产,肌肉性萎缩等。

人体缺乏维生素E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头皮发干、头发分叉。而且,还有研究表明,维生素E缺乏时,容易导致不易受精或引起习惯性流产。

建议:

维生素E不能长期大量服用,超量服用(每日量大于mg),个别人会发生凝血时间延长,内分泌代谢紊乱和免疫机制的改变,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闭经、性功能紊乱等问题。

维生素k

主要来源:

维生素K包括K1、K2、K3、K4等,其中K1(绿色植物中提取的)、K2(肠道细菌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脂溶性维生素,K3、K4是人工合成的水溶性的维生素。

食物中含的主要是维生素K1,在绿叶蔬菜中含量较高,其次是奶及肉类,水果及谷类中含量较低。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海藻、紫花苜蓿,豌豆、大豆油、藕等也均含有。

缺乏症:

维生素K也叫“凝血维生素”,因此缺乏维生素K,很容易凝血时间延长,严重者会血流不止造成死亡。

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可能影响骨骼代谢,降低骨密度,平滑肌张力及收缩减弱等。

建议:

若婴儿肠内尚无细菌可合成维生素K,建议从食物中摄取每公斤体重2微克的量,一般成年人一天约从食物中摄取每公斤体重1~2微克的量就足够了。

哪些人容易缺乏维生素

1.饮食不规律的人:长期饮食不规律或每顿吃得太少,很容易造成维生素的缺乏。

2.长期吃素的人:长期吃素的人容易缺少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长期如此,可,造成恶性贫血,或损害神经系统。

3.不常吃鱼的人:吃鱼过少,可能会造成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缺乏。如果每周吃鱼少于两次,可在服用复合维生素的同时吃点鱼油。

4.经期出血多的女性:女性经期出血过多,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机体的血液再造和功能恢复。

5.消化系统慢性病患者:慢性腹泻,胆囊、肝脏慢性病的患者常会出现吸收功能障碍,造成维生素流失,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疾病治疗和恢复。

6.手术后的病人:手术时因为组织损伤和缺血的人,补充维生素能促进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维生素C和K还可促进凝血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后出血。

7.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的人:对维生素A、B、C的需求量增加。

8.孕产妇、哺乳期的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以及某些特殊工种的工人:机体处于特殊状态时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

小结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要素之一,是参与人体代谢过程不可缺少的辅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大多数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量可以在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一旦发生维生素缺乏,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比如:夜盲症补维生素A;坏血病补维生素C;脚气病补维生素B1、佝偻病补维生素D。但是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维生素,坚持以食物补充为主,药物补充为辅的原则,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健康时报,科普中国

2.医学科普,张卫源,《如何补充维生素》

3.百科《维生素》

免责声明:本







































崔永玲
白癜风能痊愈吗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zlfa/6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