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安全
----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有些是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由外界摄取,约有40余种,可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水。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分为三类: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例如: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例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便是半完全蛋白质,含赖氨酸很少。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不完全蛋白质,例如:肉皮中的胶原蛋白便是不完全蛋白质
常见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范围
食物
蛋白含量
食物
蛋白含量
大米
7~10%
小麦粉
9~12%
玉米
7~10%
大豆
30~40%
绿豆、豌豆
18~25%
花生
18~28%
核桃
12~17%
木耳
11~18%
猪肉(肥)
1~3%
猪肉(瘦)
18~22%
猪肝
15~22%
牛肉
20~22%
鸭肉
13~18%
鸡肉
17~22%
虾仁
30~50%
鱼、虾
15~22%
鲜牛奶
2.5~3.5%
鸡蛋
11~14%
萝卜
0.7~1.5%
奶粉
18~25%
菠菜
2~3%
马铃薯
1.5~2.5%
梨、苹果
0.1~0.8%
枣
0.8~2.0%
脂肪
通常说的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指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
脂肪的主要来源:植物油、动物油脂、肉类
脂肪的生理功能:
(1)贮存和提供能量;
(2)维持体温正常;
(3)参与内分泌的作用;
(4)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等;
(5)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6)供给必需脂肪酸(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参与物质代谢,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7)增加膳食的可口感、饱腹感。
脂肪缺乏:
①必需脂肪酸缺乏病(如: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等);
②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病(如:脂溶性维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病等)。
脂肪摄入过量:
①肥胖
②脂肪肝
③引发三高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也称糖类,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低聚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棉子糖、水苏糖;多糖---糖原、淀粉、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
(1)贮存和提供能量;
(2)参与人体细胞和组织的构成;
(3)维持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节约蛋白质作用,抗生酮作用)。
食物中碳水化物主要来自谷物、蔬菜、水果、奶和糖。
其主要形式有:
(1)淀粉:谷薯类、豆类、某些蔬菜的根和茎。
(2)蔗糖:甘蔗、甜菜、精制糖
(3)果糖:水果、蜂蜜、水果糖
(4)乳糖:奶及奶制品
(5)葡萄糖
碳水化物的供给量:
n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为: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膳食总能量的55-65%。
n精制糖不超过总能量的10%。
n谷类食物中含糖大约70%.
(1)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缺乏:
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2)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
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它们不提供能量,也不是机体的构造成分,但膳食中绝对不可缺少,如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起代谢紊乱,以及出现病理状态而形成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按照在水和油脂中的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P
常见重要维生素汇总表
名称(别称)
来源
缺乏症
VA(视黄醇)
动物肝、奶、蛋黄、鱼肝油、绿叶蔬菜、胡萝卜、玉米等
夜盲症、干眼病、皮肤干燥
VD(抗佝偻病维生素、钙化醇)
肝、牛奶、蛋黄、鱼肝油;
日光照射皮肤可制造维生素D
儿童:佝偻病
成人:软骨病、骨质疏松
VE(生育酚)
植物油、麦胚、坚果、种子类、豆类及其他谷物类
人类未发现缺乏症
临床用于习惯性流产
VK(凝血维生素)
动物肝脏、鱼、肉、苜蓿菠菜等;
肠道细菌可以合成
偶见于新生儿胆管阻塞患者
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
可发生皮下、肌肉及胃肠道出血
VC(抗坏血酸)
水果中鲜枣、沙棘、猕猴桃、橙类,蔬菜中青椒、番茄、菜
花以及各种深色叶菜
坏血病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患感冒
肌肤黑化
维生素B1(硫胺素、
抗脚气病维生素)
酵母、豆、瘦肉、谷类外皮及胚芽
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等
维生素B2(核黄素)
奶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酵母、蛋黄、谷类外皮、胚芽、绿叶蔬菜等
口角炎、舌炎、口腔炎、
眼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
烟酸(VPP、抗癞皮维病生素)
肉、酵母、谷类、花生、动物肝脏与肾脏等;
可由体内转化少量
癞皮病
叶酸(维生素B9)
动物肝肾、酵母、绿叶蔬菜等;
人体肠道细菌可合成部分
恶性贫血、胎儿畸形等
维生素B12(钴胺素)
动物内脏、肉类、贝壳类及蛋类,牛奶及奶制品;
肠道细菌可合成部分
恶性贫血
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等
矿物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也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
人体组织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元素。其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主要以有机物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大部分以无机化合物形式在体内起作用,统称为矿物质或无机盐。
根据矿物质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大于体重的0.01%。含量较多的有钙、磷、钾、钠、镁、氯、硫等七种。
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小于体重的0.01%。
1.必需微量元素: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2.可能必需微量元素:锰、硅、镍、錋、钒。
3.有毒害微量元素:(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对人体可能具有必需功能)氟、铅、镉、汞、砷、铝、锡、锂。
六、水
水——生命之泉,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任何有机体和细胞成活的保证。
水的生理功能:
(1)维持机体的第二要素(第一要素:氧);
(2)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3个月的胎儿含水量为98%,新生儿含水75-80%,成年人含水量约60-70%,老年人含水量约为50%。
(3)促进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4)调节体温恒定并对机体进行润滑
水的来源
(1)液体水包括日常饮用水和其它各种饮料等。
(2)食物水包括固体和半固体食物的水。
(3)代谢水即体内氧化或代谢产生的水。每g营养物在体内的产水量分别为:糖类60ml,蛋白质41ml,脂肪ml。
一般温带地区每人每天水分的摄取量为0-ml,其中0-ml水来自食物,-ml来自代谢水
水摄入量不合理的危害
(1)人体内水缺乏的危害:人体一旦缺水,缺水1~2%出现口渴、缺水5%出现烦躁、缺水15%出现昏迷、缺水20%危及生命。
(2)人体摄入水过量的危害:会导致“水中毒”。
七、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
膳食纤维的作用
(1)预防及改善便秘
(2)预防血脂升高
(3)预防及改善糖尿病
(4)有益于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在植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蔬菜中一般含3%水果中含2%左右谷、豆类外层。
膳食纤维摄入不合理的影响缺乏:
(1)容易导致便秘
(2)可能引起肠道癌
(3)易患心血管疾病过量:
(1)过量的膳食纤维导致腹泻、胀气、肠梗阻
(2)会影响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患有以下疾病的病人不宜多食膳食纤维:
各种急性慢性肠炎、伤寒、痢疾、肠道肿瘤、消化道小量出血、肠道食道管腔狭窄、某些食道静脉曲张以及肠道手术前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治疗白癜风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