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以草食性为主,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
松鼠
亚目
松鼠亚目
拉丁学名
Sciurusvulgaris
科
松鼠科
亚科
松鼠亚科
界
动物界
属
松鼠属
纲
哺乳纲
目
啮齿目
英文名
Squirrel
1动物简介编辑本段性格:温柔、可爱、乖巧、驯良、讨人喜爱、十分勤劳、爱干净、聪明、灵巧、不爱下水。寿命:现品种一般寿命平均达到4~10年,特殊情况可能不到四年。松鼠
2形态特征编辑本段松鼠是典型的树栖小动物,身体细长,被柔软的密长毛反衬显得特别小。体长20~28厘米,尾长15~24厘米,体重~克。眼大而明亮,耳朵长,耳尖有一束毛,冬季尤其显著。夏毛黑褐色或赤棕色;冬毛灰色,烟灰色或灰褐色,腹毛白色。四肢细长,后肢更长,指、趾端有尖锐的钩爪。尾毛多而蓬松,常朝背部反卷。
松鼠多栖息在寒温带的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区,尤其在山坡或河谷两岸的树林中最多。松鼠喜欢单独在树沿中居住,有的也在树上搭窝。白天善于在树上攀登、跳跃,蓬松的长尾起着平衡的作用。跳跃时用后肢支撑身体,尾巴伸直,一跃可达十多米远。松鼠不冬眠,但在大雪天及特别寒冷的天气,松鼠用干草把洞封起来,抱着毛茸茸的长尾取暖,可以好几天不出洞,天气暖和了再出来觅食。
它们主要以橡子、栗子、胡桃等坚果为食,也喜欢吃松籽,常到针叶林寻松籽吃,也吃松树的嫩枝叶、树皮、菌类以及昆虫、小鸟等。有贮藏食物的习性。松鼠的繁殖能力较强,一年2~4窝,孕期一个多月,每窝产4~6仔,幼仔体重7~8克,无毛,肉红色。为了“子女”的舒适、安全,雌鼠还搭筑备用“房”,发现巢穴中有虫子叮咬“子女”或不安全时,就把“子女”移到备用房去。雌鼠迁移到食物丰富的林区时,也把幼仔背着带走。幼仔8~9个月性成熟。寿命8~10年。
3生活习性编辑本段松鼠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够适应树上的生活;它们使用长钩的爪子和毛茸茸的大尾巴倒吊在树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会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就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4种属类别编辑本段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属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
5繁殖方式编辑本段松鼠松鼠生儿育女能力很强,它与别的啮齿动物一样,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点。每年的一二月间,雌雄松鼠开始谈情说爱,雄鼠摆动粗大尾巴在树冠上跳跃追逐雌鼠,此时雌鼠也是兴奋不已热烈相随。发情期约延续两周,这期间雌雄几乎都是食欲旺盛的个体。对雄性个体则要求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而对雌性则要求母性强,胎产数多,泌乳量充足的个体。配种时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松鼠怀孕的时间大约为35~40天,4月初进入哺乳期,每年能产仔3次左右,每次能产4~6只。只要食物充足,松鼠的雌性个体就能繁殖较多个体,有着较强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体乳汁作为全部营养需求的来源,因此,此时应该要特别注意母体的营养状况,小松鼠刚生下时很小,看不见东西,发育很慢,生下将近30天时才睁开眼睛;至一个半月时,小松鼠才愿意到室外进行活动。
6训练方法编辑本段松鼠[1]是一种比较胆小的动物,在训练松鼠的时候需要注意训练的时间,和训练的方法才能有很好的效果。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一旦被松鼠咬了一定要注意立即消毒哦! 1~2个月的松鼠:是最容易驯养的,喂食的时候必须用手抓着松鼠,这样能够让其认识你。然后平时要多把松鼠放在自己手上,多抓抓它,让它习惯被你抓。因为这时候松鼠小不会反抗,很容易养成习惯。 1个半月的松鼠:这时松鼠基本已经开始会自己活动了,对周围的都很新鲜。切记,只要松鼠一从你身上下来,马上把它抓回去放身上。这样以后带出去,他才不会乱跑。抓的时候记得让它的脚有着力点,不然它会害怕,还有记得多摸摸它,安抚它。 2~4个月的松鼠:这个时候的松鼠已经有自己的性格了,特别是4月大的松鼠,如果自己养的还好,直接买来就是3月或者以上的大鼠,基本是很难驯服的了!
7常见类别编辑本段7.1雪地松鼠雪地松鼠是最贵的宠物松鼠,玩家的追求。市场上的雪地松鼠产自新疆草原,分布于天山山脉,属于松鼠额毕亚种的变异新亚种。
大小:20~30cm松鼠
重量:~g
特征:白色橘红橘黄,相间白色。很漂亮
雪地松鼠,一年换毛两季。成年体型长25cm左右,尾长可以贴背到颈部,有些可以达头部。
雪地松鼠的作息时间:天明而起,天黑而息。早晚觅食货源,中午基本上在树上隐蔽处休息。
每年繁殖1~2胎,每窝5~6只。雪地松鼠夏季毛色橘红或者橘黄色,全身有少量的灰白毛色。夏季耳毛可能没有或者稀疏。冬季灰白色全身,四肢跟耳朵是橘红色,耳毛可以长达10cm,每年8月份以后开始长耳毛。南方地区可能会延迟,一般低于10度会换毛。
7.2红腹松鼠红腹松鼠红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区群众又称它为“吊老鼠”。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树栖松鼠。 大小:19~25cm 重量:~g 特征: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腹部呈红色 红腹松鼠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生活习性与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动,食物主要以摄食各种坚果,如松果、栗及浆果为主,亦食各种树叶、嫩枝、花芽及鸟卵、雏鸟和昆虫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产3~4仔,以2仔居多。红腹松鼠又一种常见体态,除腹部呈黄色或浅黄色外其他特征与红腹一样,称黄山松鼠。
7.3长吻松鼠长吻松鼠长吻松鼠又名“红嘴松鼠”。大小:20~25cm 特征:四肢略短,尾细长,尾毛短而蓬松,背毛呈灰褐色,腹毛为灰白色 长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习性与一般松鼠无多大差别,但并非完全树栖,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觅食,晨、昏时分最活跃。
7.4岩松鼠岩松鼠岩松鼠又名“石老鼠”,“扫尾子”,“扫毛子”,外形有些像红腹松鼠。 大小:20~25cm 尾长:15cm 特征:耳大明显,眼睛周围一圈白色,四肢略短,尾毛蓬松、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内侧毛为黄灰色,下颌为白色。 岩松鼠则栖息在山区的岩石区,岩松鼠虽然能攀登于树上,但主要还在岩石间栖息,一般营巢于岩隙间。岩松鼠白天活动,主要以野生果实或植物种子为食,如坚果、胡桃、杏等,但有时也会食农作物,是一种山林的害兽。
7.5金花鼠金花鼠大小:身长约15cm,尾长约12cm 特征:身体背部有五道黑毛,又称五道眉 原产地:亚洲东北部、北海道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背部有数以纵条花纹的小型松鼠。刚离巢的小松鼠,若与双亲分开饲养,很容易养驯。由于行动迅速,应注意它趁喂食时脱逃。需准备较高的笼子,同时为避免运动不足,笼内应备吸转轮车让松鼠嬉戏运动。同时要装设巢箱。作为藏匿的地点,在自然中有冬眠的现象,若饲养在温暖的室内,即不须冬眠。由于耐热性较差,夏天时笼子应移往通风良好的地方。
7.6虾夷松鼠虾夷松鼠大小:身长约25cm,尾长约20cm 原产地:北海道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是分布于日本本州以南的日本松鼠的亚种,体型比日本松鼠稍大。夏季与冬季毛色会改变。冬季时,背面为灰色、腹部是白色,耳朵有长毛;夏季时,全身为淡淡的红褐色,耳朵没有长毛。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相同,由于体型较大,需要大而坚固的笼子。冬天不须冬眠,照常活动。
7.7草原犬鼠草原犬鼠大小:身长约30cm,尾长约8cm 原产地:北美洲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体色由黄色到褐色都有。体型矮胖,配上短短的尾巴。成群聚居在草原中所挖掘的彼此相通的穴道中。由于习惯群体的生活,即使饲养多只也不会打架。在生态影片中经常出现,是很受欢迎的可爱动物。尤其是站立及坐下的动作,格外可爱,也很容易被人养驯。同时尾巴会如狗般摆动,很惹人喜爱。食物以植物为主,仓鼠的人工饲料与狗食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市面有成对出售,但繁殖仍相当困难。
7.8日本小鼯鼠日本小鼯鼠大小:身长约15cm,尾长约12cm 原产地:亚洲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背面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四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张开后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爱。主要在夜间活动,是最适合夜猫子饲食的宠物。笼内准备小鸟用的巢箱,可供白天睡觉时使用。养驯后,可放出笼外在屋内滑翔。与松鼠同科,饲养方法比照的方式即可。平时以水果及松鼠的人工饲料为主食,偶尔喂食一些动物性食物。
7.9欧洲红松鼠欧洲红松鼠大小:身长约30cm,尾长约20cm 原产地:欧洲中部到西亚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 大型的松鼠。全身为明亮的红褐色,腹部为白色。耳朵长有长毛。体型大、动作活泼,饲养时需有相当大的笼子。
7.10三彩松鼠大小:身长约20cm,尾长约15cm 原产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
三彩松鼠
饮食习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中型松鼠。背部与尾巴为深红褐色,由两颊到侧面有条状白带,前肢与腹侧为黄褐色,腹部为白色。在毛色普遍朴实单调的松鼠中,是较低华丽的一种。栖息于树上,但食物多由地面取得。饲养方式与金花鼠等其他松鼠相同即可。 松鼠科的动物一共有六种,分别是三种松鼠跟三种飞鼠,分别是赤腹松鼠、条纹松鼠、荷氏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跟小鼯鼠。 另:近年来当做宠物饲养的松鼠名为魔王松鼠,属东北地区偏多,四肢有力,弹跳力强,以三色黑色红毛色为主
8饲养管理编辑本段养殖场舍建造及准备 松鼠在野生情况下是单独生活,所以提供的环境条件,应该使它们有足够的单栖条件,又可以彼此接触,以利于繁殖。 (一)圈舍条件松鼠为敞开的三壁式,坐北朝南,三面为砖墙,面积为长5m、宽3m,房高3m。三合土面,北面有门(高1.8m,宽7m)通操作廊,但门外还应有一小隔断,约2㎡,再有侧门通走廊,主要为了避免动物直接往外跑。房的三壁钉上数排小木箱,在离地面1m以上即可开始钉第一排。木箱规格为长25cm、宽25cm,在一侧开口(高15cm、宽12cm),箱和箱之间距离30cm。排和排之间相距(下排的箱顶和上排的箱底)为30cm,两排木箱可错开。可一直排到上面顶部。养殖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房的中间放一棵杈多的大枯树或2~3棵中等大枯杈,供它们活动。
(二)运动场条件
直接和敞开的圈舍相通,面积为长36m、宽3m,高3m。三面及顶棚均以细铁丝网,网孔不超过1.5cm为宜。网下面离地面20cm围以砖墙。同样适当放1~2棵枯树杈,三合土地面。
9饲养知识编辑本段松鼠[2]的运动量很大,所以可以说多大的笼子都不过分,野生状态下,松鼠会在地上蹦来蹦去,上蹿下跳,所以笼子一定要有高度。千万别再让它住在买它回来时的小笼子或转笼里了,那是黑心的商贩在虐待它们!!!不信,看看它们在小笼子里都直不起腰来 笼子最好是全金属的,塑料或木制的会被啃咬。在底部铺上纸,防止铁丝勾脚。笼门最好可以大开,方便巢箱的设置。用夹子把门夹好,防止松鼠逃跑(不是不给它自由,是因为在我们的家中,很多地方对于它是危险的,以后会继续介绍) 巢箱用鹦鹉等鸟用巢箱即可。给水器也用鸟用的就可以,设置在方便松鼠引用的高度。食盆用不高且稳定性好的陶制器皿。 在笼中固定些树枝,让它攀爬和磨牙。 下面说巢材。先检查笼中有没有带棱角的地方,立即除去。然后按上述方法布置好后,即可放入巢材。巢材只要干燥清洁即可,例如毛线头、破布、毛巾,纸巾等,也可以在市场上买鸟用的巢材如麦秸等。注意报纸上有油墨,所以不要用! 将这些巢材放如笼中,剩下的工作松鼠会自己完成。巢材是调节温度的关键物品,天冷的话多放些即可,所以冬天松鼠不是非要放在暖气旁的,有了大笼子、巢箱、巢材,只要在室内就可以安全过冬 下面讲一下放笼子的位置: 1.避开阳光直射。放在通风良好,光线明亮的地方,湿度要低 2.家里有小孩的话,放在小孩不能逗弄松鼠尾巴的地方 3.室外注意放在不会受猫、狗、蛇等外敌侵袭的地方。如果在户外进行日光浴,一定要守护在笼子旁边 4.条纹松鼠起的很早,上午非常活跃,一到傍晚就睡觉,所以早晨应该让它充分晒太阳,午后到傍晚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
10饲养注意事项编辑本段松鼠大大的尾巴一定萌到很多人,现在家庭饲养仓鼠这种另类宠物的也渐渐多了起来,一下是小编给各位家长的一些关于家庭饲养松鼠的建议。 家庭饲养松鼠有三个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是饲养松鼠的笼子不能太小,让松鼠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否则会因没有足够的运动量而导致松鼠发育不良; 二、是松鼠虽然可以喂养的食物很多,但一定要准备一些植物的硬壳果实,例如核桃,瓜子,或者磨牙石类东西给松鼠磨牙,防止囓齿的增长。 三、家庭饲养的松鼠,要比野外生存的松鼠,身体素质差一些,一个是饮食不够多元化,再有就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充足的活动量。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冬天在饲养时候,不要让松鼠突然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导致感冒,有些家庭愿意每天早晨更换新鲜空气,那请你务必把松鼠那里窗(门)口,并在笼子外加改一层布或者遮挡物,避免松鼠因为直接接触冷空气导致感冒和肺炎;再有,就是在夏天时后,也要避免室外和室内温度对松鼠的影响,如果您经常带松鼠出去玩,那么请多多注意!
11常见疾病编辑本段一、牙齿过长 长期食用柔软的食物,牙齿无法正常啮磨而过长生长。生长过度的牙齿会伤害口腔内部,影响食物的摄取。此外还会并发牙龈腐败、鼻炎等症状。这将造成牙齿逐渐松动而掉落。一边牙齿掉落后,另一边的牙齿因缺乏正常的啮磨,需进行定期的切断手术。早期诊断,可望早期治疗。 二、打架造成的伤害 松鼠[3]有攻击团体中弱者的习性。外观状似健康,但已罹患重病的松鼠,将会遭到健康松鼠的攻击。如果解剖这些被攻击而死的松鼠,将会发现早已患有重病。此外,体弱的松鼠,也很容易遭到攻击。发现松鼠打架,应将每只松鼠用笼子隔开。受伤的部位,应用抗生素治疗,以免伤口化脓;较大的伤口,应进行手术缝合。由于有自相残杀的可能,体弱的松鼠应尽早进行隔离。 三、低钙血症 产前、产后的雌松鼠会罹患此病。由于血液中的钙浓度降低,而出现痉挛、麻痹、运动失调等症状。这时若不及早注射钙剂,将有死亡之虑。可在怀孕以及产后哺乳的雌松鼠的饮食中添加钙剂,作为预防方法。此外,日光浴也很重要。 四、佝偻病 松鼠如同人类一般,也会罹患佝偻病。除必须经常补充钙及活性维生素D外,日光浴也是不可欠缺的。使用人造太阳灯的效果不错,但紫外线的波长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灼伤,因此使用前,医院。 五、尿道炎 尿道受到细菌感染会形成尿道炎。雄性松鼠由于阴茎肿大,也会发生排尿困难。由于排尿时产生的疼痛,会发出痛苦的叫声。若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刻验尿,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六、骨折 当松鼠在屋内游玩时,可能因不当的跳跃而发生骨折。单纯的骨折,医院的指示,不需手术就能痊愈。松鼠不耐麻醉,最好避免进行手术。但若伤及脊椎骨,预后情况可能不佳。 七、螨病 是由寄生于皮肤上的疥螨虫引起的皮肤病,通称疥螨病。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红肿,尤其四肢、趾掌、耳颈部等处皮肤红肿最厉害;被毛脱落、形成黄白痴皮,发痒不安,经常可以见到用爪趾抓挠和摩擦宠舍现象。其诊断方法为,在患病部与健康皮肤的交界处刮取痴皮至微微出血,放至玻璃器皿内,用10%氢氧化钾溶液浸泡3~5分钟,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有疥螨虫,就可以见到黄褐白色的成虫,有三对腿的幼虫,以及半透明灰白色的椭圆形虫卵。本病的防治为:用5%辛硫磷乳油,配成0.1%的膏剂(克黄凡士林加上50%辛硫磷乳油0.1毫升,调到均匀)涂擦患部,或用2%洗必泰软膏涂于患部,直到病愈。 八、肺炎 该病多继发于感冒;饲养管理不当,压力过大、过度潮湿、空气流通不畅时,松鼠很容易患肺炎。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部可引起肺炎。急性肺炎往往1~2天不吃食就很快死亡;慢性肺炎,治疗及时大多可病愈。其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鼻镜干燥;呼吸急迫、有时咳嗽,粪便于燥,喜饮水不吃食;有时发生畏寒战栗。预防肺炎,主要是加强防寒保暖措施,严防感冒。人类的感冒,也可能传染给松鼠,应特别注意。治疗肺炎应精心护理,补给新鲜易消化的饲料;同时以青霉素10~20万单位、安痛定1.0~2.O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连用3天,并补给5~10%葡萄糖20毫升,皮下注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B2毫升1日1次,肌肉注射。 九、胃肠臌胀 由于饮食具不卫生,吃入腐败变质饲料或未经加热处理的酵母、谷物饲料蒸煮不熟,调料不均匀。尤其是刚分窝断奶的仔兽,贪食过饱,饲喂时间拉得过长,以至抢食,消化不良,以及慢性胃肠炎等,均易引发本病。该病多发生于夏季,尤其是在离乳分窝的时期,经常可以见到。患兽腹围增大,叩之有鼓音,压之有弹性,触感有多量气体,手压时动物表现呼吸困难;患兽多头颈伸直,伏卧于小室或笼内。如治疗不及时,多因心脏衰弱,窒息而亡。防治方法有:首先,必须知道引起膨胀的原因,减少胃肠道的发酵产气。口服:%乳酸溶液(或食用醋)3~5毫升,有时能缓解本病的作用。口服萨罗0.2克、乳酶生1.2克、人工盐0.2克之合剂也能奏效。当然,病情危急者,应采用穿刺放气法治疗。同时注入乳酸等防腐剂。 十、维生素C缺乏症 该病主要出现于新生的仔兽身上。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新生仔兽四肢、趾垫红肿,趾间破溃,出血,糜烂,呈紫红色,吮乳能力弱,不停地发出微弱的吱吱叫声,在窝内乱爬;有的关节变粗,尾部水肿潮红,烂掉尾尖。主要危害10日龄以内仔兽。其防治措施为:平时,应给予全价营养饲料,尤其是妊娠母兽,日粮中除补加青绿新鲜饲料外,每日还应添加维生素C25毫克以上。对患病仔兽,可滴服维生素C液,每日两次,每次10滴左右,同时还应给母兽肌注维生素C注射腋,每日两次,每次0.5~1.O毫升。母兽日粮中有足量的鱼肝油,将有利于病程的缩短,促进疗效。
12相关新闻编辑本段[4]松鼠年3月,网曝西湖一男性游客,越过公园设置的围栏,将正在树干上吃花生的小松鼠拍落后,双脚立马蹬了上去,还一边踩一边兴奋地对站在一旁的老婆大喊“被我抓到了,被我抓到了!”其老婆在一旁大笑。男子接连踩几脚后才把双脚从松鼠身体上移开。
最后松鼠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大树底下。据了解,杭州市湖滨二公园的几棵梧桐树下,是游客喂养松鼠的固定区域,这里的松鼠已经不怕人了。所以才会给该游客有“虐待”的机会。
网友纷纷对该男子的行为加以谴责,呼吁游客别拿动物的生命取乐。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只是一只松鼠,何必大惊小怪!”据知情人士称,该男子对自己的行为引起热议表示不理解,他表示踩死松鼠并非自己的本意,当时纯粹是为了取乐而已,至于松鼠的死活压根就没想过。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