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它在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的状况下,因此各种营养素成了不少人的保健伴侣。
服用营养素要“适合”
有关专家指出,服用营养素的前提条件是掌握“适合”与“适度”两个原则。
所谓“适合”是指应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来定制补充方案。如感冒病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因维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防治脂肪肝的辅助成分。
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引起的代谢消耗。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因机体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维生素D,可适当补充一些。
营养素是否吃越多就越好
一直以来我们对营养素都有很严重的误解,很多人认为营养素吃得越多对我们的健康越有利,其实这是严重的误区,近两年来关于维生素对身体危害性的报道还有很多:比如常年摄入高剂量的维生素D会增加老年女性的骨折率;服用维生素B12加叶酸会增加患肺癌的几率等等。维生素能预防疾病的观点几乎被颠覆,这主要是错误的服用方法导致的。
一、维生素更像是把双刃剑
虽然目前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揭示了服用营养素的弊端,但是支持营养素能预防疾病这一传统理论的报道也有不少,比如多补充维生素B6可以降低患肺癌的风险。所以,综合起来看,我们既不能把营养素制剂一杆子打死,也不能盲目地把它作为延年益寿的保养良方。
二、维生素是利是弊
这个要取决于你的身体状态。比如说同样是叶酸,老年人身体缺乏时候才可以补,而年轻的怀孕女性适量服用却对身体和婴儿有好处。
营养素到底怎么补?
人体该怎样来补充营养素,人体的需求量又是多少呢?
其实,大多数人很少缺乏营养素,实际上我们人体中还可以自身产生一些营养素。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因工作忙碌,偏食、挑食,甚至有些人生活习惯的不规律,引起一些疾病,都会选择服用营养素。
营养素并不是作为我们人体中的一种补品进行食用,当我们身体出现疾病,有某种维生素严重缺乏需要迅速补充时,一定要按照医嘱的要求,适当的按照医嘱的要求补充,主要是针对病理状态补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