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
我国是蚕豆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患病率为0.2-44.8%,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和华北各地均有发现,而以广东、四川、广西、湖南、江西为最多。
三、病理过程
发生蚕豆病的个体几乎都是G6PD缺乏患者。但与其他可诱发溶血的药物或物质不同,仅少数G6PD缺乏个体对蚕豆敏感。而且也不是每年进食蚕豆后都发病。因此,一些其他遗传因素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可能与肝脏对蚕豆潜在氧化成分的代谢有关。
四、蚕豆病就是G6PD缺乏么?
蚕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个类型。现在大家常说的新生儿筛查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其实是一系列的溶血性综合症,而不仅仅是蚕豆病。它可以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病、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这4种症状。
五、蚕豆病的用药禁忌:
1、禁用药物:
A、抗疟药:伯氨喹啉、扑疟喹啉、戊奎;
B、磺胺类: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吡啶、对氨苯磺酰胺、磺醋酰胺;
C、解热镇痛药:乙酰苯胺;
D、砜类:噻砜;
E、其他:呋喃坦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萘啶酸、硝咪唑、消心痛、萘(樟脑)、美蓝、苯肼、三硝基甲苯。
2、下列药物可能会引起溶血,但无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者,用正常治疗剂量时不会引起溶血(慎用药物):
A、抗疟药:氯喹、奎宁、乙胺嘧啶;
B、磺胺类:磺胺甲嘧啶、磺酰乙胞嘧啶、磺胺嘧啶、磺胺脒、长效磺胺、磺胺二甲基异恶唑;
C、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阿司匹林、非那酊、氨基比林、安替匹林、保泰松、安他唑林;
D、其他:氯霉素、链霉素、雷米封、洗必泰、维生素C、苯妥英钠、对氨基苯甲酸、苯海拉明、秋水仙碱、左旋多巴、丙磺舒、普鲁卡因胺、安坦、亚硫酸钠甲萘醌、三氧甲苄氨嘧啶、扑尔敏、奎尼丁、维生素k(甲萘醌)。
六、饮食护理:
蚕豆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而进食蚕豆和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导致蚕豆病的发生,因此,加强蚕豆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人或家族中有蚕豆病史者,应禁食蚕豆,并避免接触蚕豆花粉。禁食其豆制品,给予高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瓜果。
选用杨药师文章里的总结的用药禁忌,供大家参考.
转载我院药剂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