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天婴儿颅内出血不止,竟因缺乏这种维生


“不宜手术,不宜转院,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挽救幼小的生命,就这样向病魔低头屈服?近日,一对广西夫妇带着51天大的小女儿,匆匆忙医院儿科门诊,说女儿反复呕吐并抽搐。

儿科医生接诊,发现患儿已是嗜睡状态,瞳孔不等大,病情极度危重。医生拟诊“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大出血”,并通过生命绿色通道急送到儿科病房进行抢救。经检查观察,证实患儿罹患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出血。

由于起病急,病程短,出血量大,患儿已经出现脑疝征状。出生才51天的宝宝突遭病魔袭击,颅内出血未止,生命危在旦夕。

儿科团队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展开对患儿的全面抢救。通畅气道,保持生命征稳定,建立静脉通道,穿刺动脉抽血。经过初步抢救,患儿凝血功能回复正常,颅内出血暂时停止,生命体征没有恶化,医护人员暂时松了一口气。

然而,在抢救进行到6小时,患儿出现频繁抽搐,神智没有丝毫的好转,颅脑CT扫描提示大脑中线严重偏移。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儿科医护人员忙碌抢救,医院众多专家也进行会诊,但因患儿年龄及体重太小,病情太重,不适宜手术治疗。“联系上级专家会诊及商讨转院治疗,专家表示患儿存在颅内高压危象,大脑功能严重障碍,并且预后不良,不赞成即时转院治疗。”儿科主任李焕琼说到。不适宜手术,不适宜转院,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挽救幼小的生命,就这样向病魔低头屈服?面对患儿频繁抽搐的危急情况,李焕琼主任带领儿科团队进行医疗及护理方案讨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断调整用药,综合治疗,精心护理。

终于,经过诊治24小时后,患儿神智转清晰,散大的瞳孔逐渐回缩,病情得到了扼制。

在儿科医护人员15天的治疗与护理下,患儿终于度过病关,最后一次头颅检查发现,颅内出血已明显吸收无碍,患儿现已出院,“感谢儿科医护人员不放弃的职业精神,孩子现在精神好,睡眠好,大小便也正常。”患儿家属感激说道。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罹患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李焕琼主任解释,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婴儿期出血性疾病,多发于1-3个月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有多种原因,单纯母乳喂养已被公认为原因之一。“因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很少,如无其它来源,婴儿可能在数周内发生维生素K缺乏。”李主任说,维生素K是肝内合成凝血因子所需的辅酶。维生素K缺乏时,凝血因子不仅数量减少,而且活性也明显降低,患儿有自发性出血现象。据李焕琼主任介绍,本病最具特征性是急性颅内出血,其原因可能是小婴儿脑发育迅速,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丰富,其血管及周围组织改变较快,易导致颅内出血,颅内出血不仅病死率高,存活者往往留有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婴幼儿缺乏维生素K竟有这样的风险,宝爸宝妈该如何来预防?预防措施

1、预防孕妇、乳母维生素K的缺乏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应从孕妇预防开始,分娩前数周即可口服维生素K20mg,能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

哺乳期母亲应多食含维生素K丰富食物,以提高乳汁中维生素K的含量,使婴儿从母乳中获得较多的维生素K。如各种深色绿叶蔬菜、菠菜、卷心菜、紫花、苜蓿、水果、黄豆、牛奶、动物肝脏、蛋黄、奶酪、鱼肉、海带、海藻及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

2、出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

(1)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自从年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提出,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肌内注射维生素K1来预防和根治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2)口服维生素K:在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每周口服维生素K可有效纠正维生素K缺乏,且不会引起维生素K在体内的积聚。

3、积极预防维生素K缺乏

因脂肪吸收不良而有迟发性出血性疾病危险性的新生儿,对有用广谱抗生素药物的孕妇及小儿,双胎、早产儿,患有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小儿均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需每天口服维生素K1mg或每月肌注维生素K1次,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在佛山,在三水

谁会是你心目中这样一位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好医生

(佛山好医生推荐视频)

赶紧点击推荐你心目中的好医生吧!?

健康三水

赞赏

长按







































南昌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yhyf/6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