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不仅要抓住“养肺黄金期”
还要谨防“上火”哟
“上火”症状早知道
1、口腔溃疡
进入秋季,由于“燥邪”,有些人老是上火,舌头上、黏膜上不起眼的口腔溃疡让人非常难受。
身体内缺乏蔬果中含有的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时,口腔黏膜的健康就会受损,溃疡面接连出现。所以,提升身体对于频发溃疡的“应变力”,营养均衡显得非常重要。
另外,初秋时节要少吃火锅、烧烤和油炸食物,避免口腔黏膜损伤。
2、脸上长痘
夏去秋来,不少人发现,脸上的痘痘又趁虚而入了。
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夺走人体水分,体内、体外都会大量失水。皮肤一旦干燥就会使角质增厚,增厚的角质容易阻塞毛孔,形成痤疮,以往轻的痘痘也可能在这个时候加重。
3、便秘
中医认为“燥”是秋天的主气。燥易伤津,肠道也会因受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很多原来就有便秘的患者会因秋燥而加重病情。
有便秘、痔疮症状者可多食菠菜、芹菜、竹笋等多纤维食物,以及黑芝麻、蜂蜜等食物,以便刺激大肠的蠕动。少吃大蒜、葱、姜、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
秋季吃白色蔬果更滋润
1、莲藕
藕中富含B群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6)。补充B族维生素有益减少烦躁,缓解头痛和减轻压力,进而改善心情,降低心脏病危险。
2、梨
秋季上火最好食用秋梨,它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对秋燥所导致的各种不适症状都具有很好的缓解功效。同时经常吃秋梨还非常有利于肺、支气管及上呼吸道的健康,因为它具有很好的滋润功效,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良好的解热利尿作用。
3、白萝卜
秋天由于气候问题,很多人都容易出现感冒。秋天吃一些萝卜能够有效的吸收萝卜之中的维生素c以及微量元素,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身体受到疾病的困扰。
4、冬瓜
中医认为冬瓜性凉味甘,能消痰清热、止咳润肺。无论是风热咳嗽、肺热咳嗽,都可用冬瓜煲汤饮用。
长按3个穴位可去火1
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穴位,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按摩和针刺合谷穴,3-5分钟,可有效缓解症状。
2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
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3
内庭穴
当你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次即可。
医院
中医专家李玲提醒大家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较大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
保持规律作息
多吃白色蔬果
这样才能保持健康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