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最常用的非处方药物,体内缺少维生素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必须及时补充。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但如何判定体内缺少哪种维生素并非人人能够做得到。
如何判定缺少哪种维生素?
缺少维生素A:
指甲出现深刻明显的白线,头发枯干,皮肤粗糙,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失眠。
缺少维生素B1:
对音响有过敏性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
缺少维生素B2:
嘴角破裂溃烂,出现各种皮肤性疾病,手脚有灼热感觉。对光有过度敏感的反应。
缺少维生素B6:
舌头红肿,口臭,口腔溃疡,情绪低落。
缺少维生素B12:
行动易失平衡,身体时有间歇性不定位痛楚,手指及脚趾酸痛。
缺少维生素C:
伤口不易愈合,虚弱,牙龈出血,舌苔厚重。
如何获取维生素?
维生素A
含量高的食物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源于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视黄醇;另一部分则源自富含胡萝卜素的黄绿色蔬菜和水果。在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维生素A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食物是:羊肝、牛肝、鸡肝、鹅肝、猪肝、鸭肝、鸡肝(肉鸡)、鸭蛋黄、鹅蛋黄、枸杞子。
维生素B1
含量丰富的有谷类、豆类及干果类。动物内脏(心、肝、肾)、瘦肉、禽蛋中含量较高,日常的食物前十甲依次为:葵花籽仁、花生仁(生)、芝麻籽(黑)、莜麦面、黄豆、芸豆(干、虎皮)、猪肉(后肘)、玉米面(白)、青稞和小米。不正确的加工和烹调可造成维生素B1的损失,其损失率达30%~40%。
维生素B2
自然界中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不多。动物性食品含维生素B2相对较高,特别是肝、肾和蛋黄等。植物性食物有菇类、胚芽和豆类。前十甲依次为:大红菇(干)、香杏丁蘑、羊肚蘑、猪肝、羊肾、羊肝、冬菇、松蘑、牛肝、香菇(干)。
维生素B6
食物来源很广泛,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类、全谷类产品(特别是小麦)、蔬菜和坚果类中含量较高。动物性来源的食物中维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优于植物性来源的食物。在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
维生素B12
自然界中的主要是通过草食动物的瘤胃和结肠中的细菌合成的的,因此,其膳食来源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其中动物内脏、肉类、蛋类是维生素B12的丰富来源。豆制品经发酵会产生一部分维生素B12。人体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一部分。
维生素C
含量高的食物主要有新鲜果蔬,尤其是黄绿色系蔬菜和色彩鲜艳的水果。前十甲依次为:刺梨(木梨子)、酸枣、枣(鲜)、沙棘、扁蓄菜(竹节草)、苜蓿、无核蜜枣、萝卜缨(白)、芥蓝、芥菜。
(⊙版权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国医堂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