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检测
质
谱
法
“精准营养”需要在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个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形成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以达到维持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而人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物质微量的变化即可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更需要对其全面精准的评估,才能进行科学指导补充。
精准检测维生素的重要性
维生素(Vitamin)是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绝大多数维生素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取,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饮食偏好、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某些维生素长期缺乏或过量的情况。维生素虽然重要,但不能盲目补充,具体需要补哪些、补多少、怎么补都是因人而异的,尤其对于孕妇、儿童来说盲目补充很可能造成维生素中毒。
维生素有很多种,通常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D2/D3)、维生素E及维生素K,这些维生素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指一系列包括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乙酸酯和视黄醇棕榈酸酯等在内的视黄醇的衍生物。
生理功能:合成视紫红质,促进上皮、神经骨骼生长发育,维护免疫功能。
缺乏症状:暗适应下降,夜盲症,角膜干燥症,蟾皮病,毛囊角质化过度。
过量症状:颅压增高,骨质变形,血/尿钙增高,肝脾肿大,肝部病变。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组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结构上与固醇有关,功能上可防止佝偻病,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3与D2。
生理功能:促进对钙和磷的吸收,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缺乏症状:肌无力、佝偻病、骨质疏松、松骨症;抵抗力下降。
过量症状:高钙血症、软组织及血管钙化、骨钙质沉淀;肌肉无力、关节疼痛。小儿骨髓过早形成生长停滞。
维生素E
维生素E包括了四种生育酚和四种生育三烯酚,是一种抗氧化剂。
生理功能:阻断自由基,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功能,维持生殖能力。
缺乏症状:溶血性贫血,神经病变,肠胃不适、阳痿、水肿、皮肤病害、肌肉衰弱。
过量症状:激素代谢紊乱;血脂过高,血液凝固障碍;降低维生素A、维生素K的利用;血清甲状腺素下降。
维生素K1
维生素K1为奈醌类化合物,是肝脏合成四种凝血因子(活性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Ⅺ和凝血因子Ⅹ)所必需物质。
生理功能:通过γ羧基谷氨酸残基激活凝血因子Ⅱ、Ⅶ、Ⅺ、Ⅹ。
缺乏症状:出血性疾病,骨质疏松。
过量症状: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颅内出血,孕妇产后出血等。
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是指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C。临床数据表明,水溶性维生素的过量或缺乏,会对人体产生重要影响。
维生素
生理作用
缺乏症
VB1
参与能量代谢,
干预正常的神经传导,
与心脏功能有关。
脚气、心肌炎、神经炎等;孕妇缺乏会导致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VB2
参与组织呼吸,
促进生长发育,
保护皮肤。
口角炎、舌炎、
皮炎、精神抑郁、
易疲劳、生长停滞。
VB3
促进血液循环,
调节血压,还能美白
和活化皮肤细胞。
糙皮病等。
VB5
参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脱氢反应;维护皮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记忆力衰退,
舌炎,口疮,
疲劳,倦怠等。
VB6
参与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的
代谢,参与含硫氨基酸
的脱硫反应。
皮炎,精神抑郁,易激动等。婴幼儿缺乏时呕吐、腹痛、烦躁、体重下降等。
VB9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必需因子,调整胚胎及胎儿神经细胞。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舌炎,胃肠紊乱,
神经管畸形。
VB12
制造红血球、
缓解贫血状况。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神经障碍。
质谱法的检测优势
相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属于微量营养素,所以需要更灵敏和精确的方法进行检测。基因检测中心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平台是检测维生素的“金标准”,相较于传统的监测方法,优势明显,不仅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特点,还可以实现一次采血获取多项维生素指标结果。在个体营养评估、辅助疾病的鉴别诊断、术后预后监测、干预疗效监测等具有广泛应用。
—
医院
基因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