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本次宣传主题是“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这种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衰竭、失明等多项并发症的疾病不断危害人们的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2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约万是1型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患者。
不少人都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老年病,青壮年身体好无所谓,检查发现血糖高了还不遵医嘱,结果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入院治疗。今(14)日上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糖尿病义诊现场,记者采访了内分泌/肾病科主任邓武权,他给大家介绍了糖尿病的相关情况。
▲邓武权主任为市民义诊
青壮年入院人数不少
“最近几年,因为年轻人肥胖人群增多,加上缺乏运动,生活、饮食不规律,糖尿病的发生率急剧增加。最近三年,因糖尿病出现危及生命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而到我们科室抢救的患者多达余人,基本上每周都会遇到3-4人。目前接受住院治疗的50名患者当中,有5个都是45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一人仅为19岁的年轻患者。”
在接诊的过程中,邓武权表示一种现象令人担忧:“部分年轻患者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查出糖尿病后仍不重视、不遵医嘱,用药凭感觉,最医院往往都是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比如11月6日接诊的33岁患者周某,早在5年前就查出是2型糖尿病,结果他不按时查血糖、治疗不规律,右脚踝出医院,而是自行消毒处理,结果伤口溃烂、流脓,被医院时人都昏迷了,诊断结果是糖尿病足,伴随骨髓炎、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经过我们抢救,总算度过了危险期。”
▲市民踊跃参加糖尿病义诊
19岁少年为任性埋单
邓武权告诉记者,糖尿病作为一项有着多种并发症的疾病,一旦被确诊,不仅患者必须谨尊医嘱,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也应该加强监督——患者李斌(化名)的病例就很具有代表性。
李斌年仅19岁,可是身高1米80的他,体重高达公斤,腹围更是有惊人的厘米!原本他在今年5月被检查出有2型糖尿病之后,接受了有效治疗。
可是后续治疗中,李斌不遵医嘱,夜里经常吃宵夜(多为烧烤),还自行停药了10天,可是他本人和家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是种危险行为。
10天后李斌连续4天出现了口干、腹痛及呕吐的症状,眼看情况不对劲,李斌的妈妈才送他到市急救医疗中心急诊,结果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
经过治疗之后,李斌目前已经康复出院,邓武权透露:“这次他被并发症吓到了,住院期间依从性明显好转,愿意配合治疗了,家人也表示会督促他按时治疗了。”
新型治疗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按照过去的阶梯式治疗手段,一个处于青壮年的市民得了2型糖尿病,几乎意味着后半辈子要靠吃药(降糖药)、打针(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生活,这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导致部分患者一开始就不愿意治疗。
不过在今天的义诊现场,邓武权透露近年来一种新型的糖尿病治疗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年的时候,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Lancet),全文发表了中山大学和国内其他6医院同行合作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缓解的临床因素分析》,目前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方法已经运用到了临床,医院医院,已经使用了这种新疗法好几年了,效果相当的不错,部分患者甚至不用终生吃药和打针了。”
新疗法的大部分治疗费用已进入医保
新的治疗办法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优点?邓武权进行了科普:“过去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都是从饮食、运动到单药口服,再到联合口服,直到病情已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医生们才会使用胰岛素治疗。由于β细胞功能下降,口服用药往往很难长期维持血糖达标,到使用胰岛素时,患者往往已经连续十年以上处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状态,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新的方法是我们通过前期使用更好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让血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快速达标,这样可能帮助衰退的胰岛恢复功能。胰岛的功能一旦恢复,就意味着在相对长的时间,可以少吃药、少打针甚至不吃药、不打针了。”在重庆工作的33岁成都人冯某,在两个月前发现口渴、体重减轻、多饮多食等糖尿病典型症状,结果到市急救医疗中心挂急诊,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过2个月的强化治疗后,目前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已经不用每天打针(胰岛素)了。
这种新疗法是否意味着价格不菲?邓武权表示不会:“糖尿病强化治疗主要采用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大部分治疗费用都进入了医保报销范畴,因此总费用都在患者的承受范围之内。”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
一周打一针,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糖尿病长效药物“孚来美”获批上市
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密切关系,全新治疗方法即将诞生!
得了糖尿病,“六忌”不能忘!忍一个月,血糖自然平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