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均寿命长达77岁的时代,癌症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个沉重又不陌生的话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能做到远离癌症?这是很多同学心里的疑惑。
上周本媒推送了一则(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得肿瘤?肿瘤会遗传吗?一个小视频告诉你答案!)科普小视频后,就有很多同学留言提问关于肿瘤的防治问题。
小编小编,怎么判断哪些不良习惯容易导致癌症呢?
小编小编,现在都流行提前养生,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健康长寿,远离癌症呢?
别着急,大家想要的答案全都有!这不,还是咱们熟悉的“配方”,熟悉的专家——肿瘤内科的李俊副主任医师将继续给大家解答关于肿瘤的疑问。
Q
哪些人容易患癌?
A
1、吸烟者。众所周知,吸烟是诱发肺癌的高发因素。
2、偏肉食者。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是诱发某些癌症的因素之一。美国哈佛大学专家发现,每天以猪、牛、羊等畜肉为主食的女性患肠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几次肉者高出2.5倍。
3、维生素缺乏者。瑞士专家认为,体内保护性维生素低的人易遭受癌症的侵犯。如维生素A缺乏者患胃癌的危险增加3.5倍,患其他癌症的危险增加2倍多;维生素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管癌、肾上腺癌的危险增高2倍;在维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肺癌、胃癌、肠癌和宫颈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4、肥胖者。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表明,肥胖女性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女性高2倍。美国癌症中心报告,腰部以上特别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者4?6倍。故对于体重超标30%以上的人,减肥便成为防癌的重要手段。
5、过敏体质者。美国科学家调查了近4万人,凡是有哮喘、药物性或化学试剂等过敏的人,比无过敏史者更易患癌。比如有过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30%,有过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正常人高41%。
6、高血压患者。当然不是说高血压会直接导致癌症,而是诱发高血压的因素同时也是癌症的诱发因素。如肥胖、嗜酒、吃盐过多等既可促使血压升高,也可诱发癌症。故积极防治高血压,也能降低患癌的风险。
7、憋便者。最近研究发现,膀胱患癌的风险与尿液潴留的时间成正比。因为尿液中含有多种致癌的物质,它们会刺激膀胱黏膜,诱发癌变。此外,大便有害物质多,如吲哚、硫化氢、烘臭素及其他致癌物,经常刺激肠黏膜会导致癌变。
8、经常熬夜者。虽然癌症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彻底弄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睡眠不好也是一个危险的因素。因为癌细胞是在正常细胞裂变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而夜间又是细胞裂变最旺盛的时期,睡眠不好,人体很难控制细胞发生变异而成为癌细胞。熬夜者为提神而吸烟、喝咖啡,也会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体内。
9、父母患癌症者。肿瘤遗传学研究认为,人类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癌症病人的后代患癌的风险显著高出一般人群。
10、患有癌前疾病的患者。如有胃息肉、肠息肉、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会较其他人患胃癌、肠癌的几率增高。
Q
怎么科学防癌?
A
1、戒烟限酒。调查发现,吸烟是引发肺癌的最主要因素,饮酒会增加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
2、平衡膳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蔬菜水果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可帮助肠道排毒;
3、保持愉悦的心情生活。生活中有些人通常会将不愉快和委屈藏在心里,时间久了会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促使癌症的发生;
4、适量运动最防癌。如能每天行走1英里(约1.6千米),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防治都有明显的益处,最高可降低50%死亡风险;
5、接种疫苗。癌症虽然不会传染,但一些与癌症密切相关的细菌病毒是会传染的,所以保持个人卫生以及接种疫苗,提升机体免疫力,将大大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6、规范进行防癌体检。防癌体检就是在癌症风险评估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身体检查,使人知晓自身患癌风险,若发现早期癌变或癌前病变,可以进行早期干预。癌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7、早诊早治,规范治疗。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当发现身体出现癌症危险信号,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接受规范化诊治,不要轻信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供稿/视频制作:社会工作部廖云慧
温馨提醒
我院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住院部等已全面恢复诊疗服务,为减少人群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医院推行非急诊病人全预约,先预约后看病。请来院就医的市民朋友按预约提醒分时段就医,到院后如实申报健康信息,并主动出示身份证与粤康码,以便快速配合完成流调及预检分诊工作,节约就医时间,同时要全程戴口罩,科学防控,安全就医。
主编:曾宁
编辑:钟一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