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短缺与漏损
多年前,古罗马帝国的军队渡过突尼斯海峡远征非洲,很多士兵患坏血病,18世纪,坏血病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由于不知道病因,也没有能够治好这种怪病的良药,大量船员和军营士兵死于坏血病。这时,人们将它归入瘟疫,认为是与传染病相似的疾病。17世纪,澳大利亚军医克拉莫发现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治愈坏血病,但没人相信他,18世纪法国军医林德临床证明喝柠檬汁可以治愈坏血病,也没人信他,到年匈牙利科学家圣捷尔杰从植物组织提取出维生素C,人类才知道坏血病是缺维生素C所致。
20世纪,众多科学家对维生素C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断形成了如下重要观念:第一,维生素C是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都需要的物质,所有植物都可以自己合成维生素C,如黄豆种子不含维生素C,一发芽就含有维生素C,植物通过土壤中的矿物质与太阳光合作用和二氧化氮合成维生素C。第二,美国古病理学家欧文·斯通提出人类在万年前丧失了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第三,哈佛大学通过测试,证明地球上只有如下动物不能合成维生素C:人、大猩猩、长尾猴、卷尾猴、长尾夜鹰、吃水果的蝙蝠和豚鼠。第四,两次诺贝尔奖得主鲍林通过实验室化学实验、动物实验医院为期八年的临床实验,证明维生素C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物质之一,比食盐和面粉更安全,人可以食用任何剂量的维生素C,并推荐维生素C养生用量为每天服用6-18克或者更多。第五,美国医生卡恩卡特从医四十多年总结出“维生素C肠道耐受量”,不同疾病需要不同剂量维生素C方能见效,如普通感冒需要30-60克,流感需要-克,病毒性肺炎需要-克,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克,癌症需要15-克。
但是,一直到现在,垄断整个医疗行业的主流医疗不接受上述科研和临床研究成果,还给维生素C加上了很多“莫须有”的副作用。中国有关法规规定,医院临床使用维生素C的剂量不能超过3克,政府对日常摄取维生素C的推荐量也很低,成年人每天毫克,美国政府推荐量为毫克。
到底维生素C有没有副作用?能不能用于治病?该使用多大剂量?我们依据达尔文进化医学和鲍林正分子医学,提出“维生素C短缺和漏损”概念,并加以简单分析,以期让人们看清维生素C的真实面目。
达尔文进化论有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重要观念:地球上所有有机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祖先。人类是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高阶段。大约在一亿年前后,人类的祖先灵长类动物是一种在树上生存的树生动物,以吃嫩叶果子为生,摄取植物中的营养物质而得以繁衍,其中一个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C。
20世纪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的大科学家鲍林提出:只要给予身体正确的分子,多数疾病可以消除。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人类对这个分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不易在身体中存储,长期处于短缺状态,需要不断补充,补充后很快又会漏损。
人从植物中摄取到维生素C,一部分用于与赖氨酸一道合成胶原蛋白,用以构建人体组织,保证血管、肠道、皮肤富有弹性,补充关节磨损。一部分用于抗氧化,空气中的氧会导致人体被氧化,这就像铁在空气中会生锈一样,人体氧化了,产生一种物质叫“自由基”,人依靠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人在树生动物阶段,维生素C主要发挥这两个作用。人能从植物中摄取到多少维生素C?哈佛大学对大猩猩作过检测,原始森林中生存的大猩猩每天可摄取到4.5克维生素C,它不患感冒,而动物园的大猩猩摄取的维生素C很少,容易患感冒。我们的祖先在树生动物阶段大概也能摄取到这么多维生素C,不存在短缺问题,但摄取到的维生素C通过身体合成了胶原蛋白和抗氧化,大部分漏损。
随着人口繁殖增多和人类不断进化,树上的植物不够吃,我们的祖先开始转到地面生活,并慢慢学会到处迁徒寻找食物。从此开始,人类摄取的维生素C减少,而漏损的维生素C增多,出现维生素C短缺和漏损并存状况。人类摄取的维生素C减少,主要是食物有限、“僧多粥少”,漏损的维生素C增多,有很多因素,如运动量增大,关节磨损加快,肝脏合成胶原蛋白消耗维生素C增多;活动量加大,氧气交换量增大,需要的抗氧化剂增大,除此之外,相比树上生存来说,地面生存的细菌病毒增多,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杀菌消毒。
这样,人类进化出很多机制来保护自己不至于从地球上灭绝。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一是感冒,采取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热等手段抵御病毒。二是红细胞大量死亡产生胆红素抗氧化。三是用食物中的嘌呤合成尿酸抗氧化。这些机制都是人类对临时食物不足,维生素C短缺的“亡羊补牢”措施,是一种“救命机制”,如果人类没有这些机制,可能早已在地球上灭绝了。人一旦吃上充足的食物,如春夏秋季来临,食物充足,或者在迁徒中遇到一大片果树,就可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C,就可以保证身体正常运转,而停止使用上述造成人体不适甚至有损身体的“救命机制”,如感冒会使人很难受,红细胞大量死亡会加大造血压力,胆红素过高会伤害大脑,长期产生大量尿酸会伤肾等等。
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能力越来越强,导致维生素C越来越短缺,漏损越来越严重。如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打其它动物吃肉,并不断进化到吃烧烤、油炸、精细加工原始植物,这些食物都不含维生素C,造成维生素C更加短缺,从20世纪初以来,人类发明了化肥和农药,化肥用于种植植物,导致植物维生素C大大降低,同时上述各种因素使身体摄入了过多反营养有毒物质,增大了身体解毒和抗氧化的压力,使维生素C进一步漏损。
由于维生素C短缺和漏损,使人的细胞、器官、组织受到损伤,导致人类出现了很多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血管缺少胶原蛋白没有弹性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缺乏维生素C导致癌症高发等等。现在人短缺的维生素C有多大?从美国医生卡恩卡特的“维生素C肠道耐受量”可以得到准确数据。现代人每天漏损的维生素C的量有多少?无法以一个准确的数据或标准来衡量,与饮食结构有直接关系,吃肉、吃垃圾食品多,维生素C漏损就越多。
人类进化到20世纪中叶,科学已经发展到可以人工提取或合成维生素C,这实际上已经为彻底解决困扰人类几千万年的维生素C短缺和漏损问题创造了条件。可惜,医学界为了保护自己卖药的利益,阻止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利用。
郑家福健康无价,用知识指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