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注
我
们
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家禽养殖业面临着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就缺乏维生素引起禽类的各种疾病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维生素是维持家禽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必需的物质,家禽饲料中若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导致家禽某些病症的发生而带来经济损失的不良后果。维生素在鸡生长、产蛋和维持体内正常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鸡对维生素需要量甚微,但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有的虽能合成,而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饲料中摄取。维生素缺乏时,造成物质代谢紊乱,影响鸡的生长、产蛋,或受精率、孵化率不高等。主要成分:低聚壳聚糖、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葡萄糖、生物调节肽、蛋酸、维生素K、锌等各种微量元素、促生因子、载体。
作用机理
1,预防治疗维生素、氨基酸、电解质缺乏症、促进生长发育和新城代谢,提高育雏成活率、孵化率、蛋重、延长产蛋高峰期,减少软壳蛋和沙皮蛋,提高养殖效益。
2,预防维生素缺乏症,提高饲料报酬,增强免疫力,促进脱温鸡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3,当动物发病时,可作为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治愈,提高生殖能力,肉鸡增重,产蛋提高的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感染、抗寄虫、抗肿瘤、解毒和促进疾病恢复等作用。
产品适用
本品可补充幼龄畜禽、高峰期母鸡维生素不足,提高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延长产蛋高峰期,发病时作为辅助药物,可反复使用。
参考用量
混饮:本品每袋g加水公斤投饮,连用7—10天,可反复使用
混饲:本品每袋g拌料公斤,自由采食,连用7—10天,可反复使用。
包装规格:g/袋
目前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至少有15种,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比较容易缺乏的维生素有13种,其中脂溶性维生素4种,水溶性维生素9种。脂溶性维生素中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D更易缺乏;水溶性维生素中,以硫胺素(维生素B1)和核黄素(维生素B2)尤易缺乏。01
维生素B1是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又名硫胺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硫胺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B组,水溶性维生素很少或几乎不在体内贮备。因此,短时期的缺乏或不足就足以降低体内一些酶的活性,阻抑相应的代谢过程,影响家禽的生产力和抗病力。但临诊症状仅在较长时期的维生素B供给不足时才表现出来。雏鸡对硫胺素缺乏十分敏感,饲喂缺乏硫胺素的饲粮后约经10天即可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症状。病鸡突然发病,呈现“观星”姿势,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呈角弓反张状,由于腿麻痹不能站立和行走,病鸡以跗关节和尾部着地,坐在地面或倒地侧卧,严重的衰竭死亡。成年鸡硫胺素缺乏约3周后才出现临诊症状。病初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羽毛松乱无光泽,腿软无力和步态不稳。鸡冠常呈蓝紫色。以后神经症状逐渐明显,开始是脚趾的屈肌麻痹,接着向上发展,腿、翅膀和颈部的伸肌明显地出现麻痹。有些病鸡出现贫血和拉稀。体温下降至35.5℃。呼吸率呈进行性减少。衰竭死亡。02
维生素B2缺乏症
维生素B2缺乏症是一种鸡的常见病,核黄素缺乏症是以幼禽的趾爪向内蜷曲,两腿发生瘫痪为主要特征的营养缺乏病。维生素B2是由核醇与二甲基异咯嗪结合构成的,由于异咯嗪是一种黄色色素,故又称之为核黄素。雏鸡喂饲缺乏核黄素日粮后,多在1~2周龄发生腹泻,食欲尚良好,但生长缓慢,消瘦衰弱。其特征性的症状是足趾向内蜷曲,不能行走,以跗关节着地,开展翅膀维持身体的平衡,两腿发生瘫痪。腿部肌肉萎缩和松弛,皮肤干而粗糙。病雏吃不到食物而饿死。育成鸡病至后期,腿躺开而卧,瘫痪。母鸡的产蛋量下降,蛋白稀薄,蛋的孵化率降低。母鸡日粮中核黄素的含量低,其所生的蛋和出壳雏鸡的核黄素含量也就低。核黄素是胚胎正常发育和孵化所必需的物质。孵化蛋内的核黄素用完,鸡胚就会死亡。死胚呈现皮肤结节状绒毛,颈部弯曲,躯体短小,关节变形,水肿、贫血和肾脏变性等病理变化。有时也能孵出雏,但多数带有先天性麻痹症状,体小、浮肿。在雏禽日粮中核黄素不完全缺乏,或暂时短期缺乏又补足之,随雏禽迅速增长而对核黄素需要量相对减低,病禽未出现明显症状即可自然恢复正常。然而,对足爪已蜷缩、坐骨神经损伤的病鸡,即使用核黄素治疗也无效,病理变化难于恢复。因此,对此病早期防治是非常必要的。对雏禽一开食时就应喂标准配合日粮,或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3g核黄素,就可预防本病发生。若已发病的家禽,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核黄素20mg治疗1~2周,即可见效。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