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学吃货指南——Youarewhatyoueat。」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养生食补"类型节目大行其道,比如"茄子"可以吸油等等较为歪曲的非科学观念也广为流传……所以对于这种类似玄学的吃法自己不太相信。但是本书与那些所谓"食补"的书区别是本书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该书作者是夏萌,百度百科介绍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医院神经内科和营养科,曾任医院营养科主任。"医院的营养科主任,这是她临床营养实践的总结之作。整本书都在围绕"吃"这个主题服务——我们是"吃"出来的、我们应该如何吃得更健康等等。
书中的知识点很多,比如要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多吃红萝卜及肝脏补充维生素A……所以需要笔记提醒自己。看完一遍留在脑子里的是要记得补充足够的营养素——"鸡蛋"、"牛奶"、"坚果"、"蔬菜"、"水果"……还记得钟南山院士的健康早餐忠告吗?"鸡蛋、牛奶、杂粮粥、果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于该如何吃,医生之间也是存在一定共识的。我们需要吃得更加丰富。
本书也纠正了自己的一些非科学观念,比如觉得猪肝不健康啊,鸡蛋蛋黄不好吃啊(发现蛋黄很有营养后立刻好吃起来了呢)……等等。总之,本书是一本实用书籍。这类型的实用书籍总是可以立刻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对于从前不太喜欢吃猪肝的我,看完后就去买了猪肝,下油爆炒。我想自己以后吃鸡蛋也会乖乖把蛋黄吃掉,因为想要更聪明。而对于咖啡奶茶面条炸鸡等食物,更是要好好控制。请记得"Youarewhatyoueat"——你是吃出来的。
ps:自己计划系统的去学习下相关营养学的知识,真的觉得有趣而实用。人就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啊。附:文摘你是你吃出来的: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
夏萌
序言 Preface
标注(黄色)-位置
从生病到康复,夏萌老师虚心学习和请教各路大咖,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孜孜不倦。十多年来,学习从未间断。她先后去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考察,学习先进的营养健康理念与技术。在此期间,医院首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经历了创立新科室的不易,每天与团队一起探讨营养知识,每天与不同科室临床医生一起解决各种疾病问题,积累的病例越来越丰富,解决方案越来越成熟有效,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标注(黄色)-位置
它是一部临床营养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针对的是慢病患者、亚健康人群的营养问题。她在书中不仅分析了各种常见慢病的致病原因,更从临床医学角度提出了营养调理思路和解决方案。十年磨一剑,选自十万患者的经典案例分享值得一看。
前言 Preface
标注(黄色)-位置
想一想,我自己身为一个医生,医学方面的知识、人脉、资源比起一般人要多多了,可全力以赴治疗了三年多,西医中医都无效,用营养学的方法居然3个月就康复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一定会认为是天方夜谭,难听一点叫胡说八道。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奇迹会发生?营养素到底在我体内起了什么作用?肾炎的种类很多,我的疾病的治愈是运气使然还是有什么规律可循?
标注(黄色)-位置
我对营养知识的应用变得得心应手,身体也越来越好,从此不再请病假,门诊、病房所有的工作量我都能与别人一样完成。不仅如此,我撤掉了降压药,血压、血脂、血糖完全恢复正常,脂肪肝也消失了。
标注(黄色)-位置
不同患者的致病原因有非常多的共通之处,问题最为集中的是饮食习惯不良。
标注(黄色)-位置
高血压患者大多最爱的食物有两种:面条和咸菜。当我让他们把面条和咸菜都戒掉之后,血压开始明显下降。
标注(黄色)-位置
在很多糖尿病患者身上,我发现他们太喜欢喝粥、吃米和面了,满脑子都是“没有主食就不叫吃饭”。我让患者把粥戒掉,教患者吃饭怎样吃得杂、吃得健康。
标注(黄色)-位置
我明白了,他由于长年缺乏蛋白质导致大血管变得很脆弱,手术前已经营养不良,经过大手术的打击,体内营养储备已被全部掏空。
标注(黄色)-位置
其实在重症抢救方面,营养支持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医院里的ICU工作人员中必定有营养科医生,医院的抢救室里也已经有了营养科医生的身影。临床营养学能够发挥的作用完全超出大众一般认为的食品营养和大众营养范畴。
标注(黄色)-位置
不仅如此,临床营养在慢病防治方面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注(黄色)-位置
大家可能不知道,面条这种食物,吸收得太快,很容易升血糖,也很容易饿。他选了这种食物做晚餐,除了痛快痛快嘴,百害而无一利。
标注(黄色)-位置
如果说这本书与其他营养书有什么不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这本书不是讲食品营养,也不属于大众营养,而是一本临床营养实践方面的经验分享,针对的是慢病患者、亚健康人群的营养问题,分析原因,从临床医学角度提出营养调理思路和方案。第二,分享真实的典型病例,从常见误区以及常见疾病入手,让枯燥的医学知识因生动的案例变得通俗易懂。相信很多读者看完都会忍不住对号入座,觉得“这说的不就是我吗”“原来只需要这样做”。第三,书里没有具体的食谱,而是告诉大家怎样吃才对,给大家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标准,帮助大家举一反三。
PART01 慢病时代——饮食革命带来防治新契机
标注(黄色)-疾病的本质:细胞损伤速度超过修复速度位置
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细胞的生命周期基本固定。比如血管的内皮细胞1天就会死亡;胃黏膜细胞3~5天更替一次;肺表面的细胞寿命是2~3周;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细胞28天左右就要换新;肝细胞能存活天左右;心脏细胞更新速度要慢很多,大约需要20年;而大脑细胞一生一世不再更新。
标注(黄色)-疾病的本质:细胞损伤速度超过修复速度位置
慢病是行为方式错误造成的,矫正错误行为才是根本。
标注(黄色)-疾病的本质:细胞损伤速度超过修复速度位置
当一个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一根又一根抽着烟感觉自己像活神仙的时候,无限制追求美味而乐此不疲的时候,熬夜加班加点创造人生辉煌的时候,健康状态正在一点点偏离正常轨道。此时会出现一些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正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易疲劳、疼痛、过敏、咳嗽、便秘、腹泻、血压增高、血糖上升……这时候应该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把造成问题的原因解决掉,规律作息,增加运动,戒烟戒酒,等等。但大多数人的选择却是吃药,
标注(黄色)-疾病的本质:细胞损伤速度超过修复速度位置
追根究底,慢病源于各种不平衡,比如缺乏睡眠、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不运动或者运动过量、饮食不平衡、压力太大,等等。这种不平衡加速度越快,累加种类越多,得慢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患病年龄大大提前。
标注(黄色)-疾病的本质:细胞损伤速度超过修复速度位置
睡眠、运动、吸烟、饮酒等都属于生活方式,为什么我在这本书里偏偏要把饮食单独提出来作为重点讲呢?因为在细胞损伤和修复的博弈过程中,能给细胞修复提供原料的只有饮食。
标注(黄色)-修复细胞损伤的唯一原料:食物中的营养素位置
第二,心理方面。大脑消耗的营养素与肌肉消耗的营养素不一样,用脑越多越需要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还有脂类中的胆固醇、磷脂和大家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