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维生素国际巨头DSM于年12月停产检修以及国内环保问题,今年以来,从维生素B1、B2(核黄素)、B5(泛酸钙)、维生素B6涨价开始,一直到近期VA和VD3的陆续提价,涨价也成为维生素生产企业近期最爱干的事。
二级市场上,受维生素提价利好因素影响,A股市场上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在今年大盘下跌阶段跌幅相对较小,部分有涨价题材的公司如鹭燕医药、花园生物、亿帆鑫富、新和成、金达威等甚至保持一定幅度的上涨。在判断维生素价格走向上,研究机构认为相关维生素品种的涨价潮在短期内还将惯性上冲,但步伐不会统一。
多重因素引发维生素行情发酵
年初以来,维生素小品种涨价现象此起彼伏,包括VB1、VB2、VB5、VA等。这些品种涨价的主要催化剂均为供给端的收缩导致,使得价格提升到一个新的供需平衡点。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对于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强,我国的维生素产业正面临又一轮整合和转型。
回顾年时,国内维生素生产企业环保事件集中爆发,一大批维生素企业被勒令停产整改,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有天新药业和广济药业。其中天新药业是被群众举报违规进行三废排放,被勒令停产并整改,且由于群众在其厂房所在地的示威抗议,造成其大量产能无法正常生产。而广济药业则是VB2生产线搬迁事件,由于在武穴市相关部门的检查中存在未达到环评标准等多个问题,广济药业的武穴生产线被勒令立刻停产并提交整改方案,这次整改使得广济药业武穴区的装置迟迟无法恢复生产。做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主要生产商,天新药业和广济药业受到环保事件的影响而使得产能受限,直接导致VB1和VB2供应侧出现了紧缺,直接导致了年未相应维生素品种价格的上涨。
在VB1、VB2和VB5等B族维生素品种的提价下,其它维生素品种也出现跟涨,特别是全球最大的VA生产商帝斯曼工厂于去年年底停产检修,直接导致维生素A的供应短缺,使得欧洲市场维生素A价格也出现暴涨,而由于国内维生素A生产商缺少定价权,导致产品价格随之跟涨。资料显示,仅今年1月19日新和成就提价50万单位VA报价价格由不到元/kg上涨至元/kg,涨幅达80%。
“维生素属于高污染行业,受环保压力增大影响,企业开工率低和新进产能受限,特别是今年9月份G20会议将在杭州召开,将会关停长三角地区污染类企业一段时间,这会导致全年开工率进一步下降,进一步提升国内维生素涨价预期。”对于维生素品种未来如何表现,相关研究人士分析认为,除环保因素会导致价格上涨外,在投资品种选择上,投资者近期可考虑因涨价而导致业绩超预期的维生素上市公司,短期内有一定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