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维持鸡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营养物质,虽然鸡体对它们的需要量甚微,但它们在鸡体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和调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维生素存在于天然食物或饲料中,大多数维生素在鸡体内不能合成,有的虽能合成,但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饲料中摄取。若饲粮中维生素不足时,则会造成物质代谢紊乱,影响鸡的生长和健康,严重时造成死亡。因此,必须根据家禽的生长阶段及生理要求在饲粮中合理补足各种维生素,以防止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保证家禽的健康发育。
(一)维生素分类与简介
维生素种类很多,主要有20多种,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烟酸、泛酸、胆碱和生物素)。脂溶性维生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某些水溶性维生素分子中还含有氮、硫或钴。脂溶性维生素与脂肪一起消化吸收,可在体内储存和蓄积,因此脂溶性维生素的供给量过多会导致中毒;除维生素B12以外的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并不在体内储存,过量的维生素可从尿中排出,因此毒性较小。在鸡饲料中,通常补充的维生素有脂溶性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等13种,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不易缺乏。当配制以玉米、大豆为主的饲粮时,较易发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2、泛酸、烟酸、胆碱及维生素B12等。
1.维生素A 维生素A又叫抗干眼病维生素。其作用是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维持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系统黏膜的健康,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增强鸡适应外界环境和抵抗传染病的能力,提高产蛋率、产肉率、孵化率与成活率。缺乏维生素A易引起上皮组织干燥和角质化,使分泌机能减退,眼角膜上皮变性,发生干眼症,甚至患夜盲症或失明。种鸡缺乏维生素A,则产蛋减少,受精率、孵化率降低,羽毛蓬乱无光泽,下痢,严重者有神经症状,胚胎容易死亡,雏鸡弱生长缓慢。鱼肝油、蛋黄、肝粉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另外,黄玉米及苜蓿等草类含有多量在鸡体内能转成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其中转变效率高的是β-胡萝卜素,在鸡体内1毫克β-胡萝卜素约等于1.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
2.维生素D 维生素D又叫骨化醇或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在鸡肠壁吸收,并能调节钙磷平衡代谢,促进骨骼和蛋壳的形成。维生素D的生物活性因种类而异,D2(麦角固醇转化而来)对鸡的效率非常低,D3(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效能比D2高得多,一般佝偻症是因为高钙、低磷及维生素D3的不足而引起的,如低钙、高磷且维生素D3不足时,则其骨端的骨化较慢,导致骨的强度差、关节肿大、骨呈弯曲形状而变形。维生素D以鱼肝油和肝粉中含量最丰富。
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或抗不育维生素,是体内有效的抗氧化剂,对体内组织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起保护作用,并能提高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可促进雏鸡生长发育,防止小鸡脑软化症。维生素E缺乏,会引起胚胎初期死亡增加,雏鸡呈现营养性脑软化,步行不稳,衰弱,脑障碍等症状。此外,鸡体表组织及肌肉组织呈纤维性的浸出物,尤其在胸及腹部较多,其浸出物成分与血浆相同,此异常症状在补充维生素E时即可防止。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一般饲料中,鲜草含量较高,麦芽与谷物胚中含量最丰富。
4.维生素K 维生素K具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常用于雏鸡断喙前添加,增加血液凝固的速度。雏鸡较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成鸡的抵抗力较强,且体内能合成一部分,因而较少缺乏。维生素K缺乏时,血液的凝固时间延长,病鸡龟缩成团,有时发抖,皮下常有出血点。苜蓿草、菠菜及动物肝脏中维生素的含量丰富。
5.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是鸡体内糖代谢所必需的物质,也是鸡体不可缺乏的一种维生素。饲料中不足的情况较少,如以谷实为主的高热能饲料或添加油脂饲料就有缺乏的可能。鸡缺乏维生素B1会呈现食欲减退、衰弱、消化不良、羽毛蓬乱无光、两腿无力、头时常后仰、痉挛等症状。维生素B1在酵母中含量丰富,糠麸、草粉及各种青饲料中含量也很多。
6.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与鸡体内酶的形成及作用有密切关系,是B族维生素中对鸡最为重要而易感不足的一种维生素。当维生素B2不足时,雏鸡呈脚弱症,脚趾内弯呈拳状,关节着地步行,种鸡孵化率降低,胚胎萎缩。此外,下痢发生较多。维生素B2在青绿饲料,特别是豆科牧草中含量丰富。鱼粉、油饼类、酵母、糠麸等含量也较多。
7.泛酸 泛酸是辅酶A的成分,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有关。在饲料中分布很广,苜蓿草、糠麸、油饼类含量很高,特别是干酵母中含量最高。各种饲料虽含有泛酸,但还是会发生缺乏现象,需另予以补充,通常在饲料中添加D-泛酸钙。雏鸡缺乏泛酸,则生长慢,羽毛生长不良,进而发生皮肤炎、眼睑肿大等症状;种鸡缺乏时蛋质不良,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
8.烟酸 烟酸又叫尼克酸或维生素pp,是某些酶类的重要成分。肉鸡需要量高,缺乏时出现生长缓慢,羽毛不良,踝关节肿大,腿骨弯曲等症状。影响烟酸需要量的因素有二:一是玉米、高粱等谷类的烟酸为结合型,鸡无法利用,配合饲料中玉米、高粱含烟酸量不予计算;二是体内色氨酸可合成烟酸,因此饲料中的色氨酸的含量可决定烟酸的需要量。青饲料、花生饼、酵母中等含烟酸丰富,动物性饲料含量也很高。
9.维生素B6 维生素B6又叫吡哆醇或抗皮炎维生素,它是构成几种酶的成分,也是肌肉的调节剂。一般鸡饲料中较不易缺乏,但由于肉鸡添加油脂饲料,因而其B6的需要量增加。鸡缺乏维生素B6则异常兴奋、痉挛,最后衰弱而死亡,而雏鸡则生长不良,食欲减退。一般饲料里都含有足够的维生素B6,作物子实和酵母中含量最多。
10.生物素 生物素又叫维生素H,它与脂肪酸的合成有关。鸡对生物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缺乏则呈现生长慢,皮肤发炎等症状,且生物素与锰、胆碱等均能引起雏鸡的脚弱症。生物素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饲料里,如酵母、鲜草、谷物等。
11.胆碱 胆碱是构成磷脂和卵磷脂的成分;是体内含甲基化合物,为蛋氨酸等合成甲基的来源。雏鸡需要量大,缺乏时,生长缓慢,发生屈腱病。另外,胆碱有助于脂肪的移动,可以预防脂肪肝症。动物性饲料、酵母和豆粕里含量较多。
12.叶酸 叶酸参与嘌呤的合成,而嘌呤又是核酸的结构成分。叶酸对正常血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鸡缺乏时,表现为贫血、生长受阻、羽毛脱色、脊柱麻痹,长期饲喂广谱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或长期患肠道疾病后均有可能出现叶酸缺乏症。叶酸在植物的叶部、糠麸、豆粕、苜蓿草粉、动物性饲料中均含量丰富。
13.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曾被称为“动物蛋白因子”、“雏鸡生长因子”,对核酸的形成,含硫氨基酸的代谢、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红细胞生成起重要作用,鸡缺乏维生素B12时,易患贫血、脂肪肝等。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饲料和酵母中。
14.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诸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赖氨酰氧化酶及脯氨酰氧化酶的辅助因子,参与骨胶原的生物合成。鸡饲粮中添加高浓度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骨骼和蛋壳的钙化,同时,由于它的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膜和酶的巯基以免被氧化破坏,增强机体免疫力。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水果和蔬菜,雏鸡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很弱,且雏鸡遇到的应激也特别多,因此有必要补充维生素C。
(二)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1.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维生素作为调节因子或酶的辅酶或辅基的成分,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种有机物的代谢过程,促进其合成与分解,从而实现代谢调控作用。
2.抗应激作用 蛋鸡在养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应激因素(如营养不良、疾病、冷热、接种疫苗、惊吓、运输、转群、换料、断喙、有害气体)的挑战,致使生产性能下降,自身免疫功能降低。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及烟酸等,均是影响蛋鸡免疫和抗应激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维生素C,高温条件下,蛋鸡饲粮中添加0.01%~0.04%的维生素C,不仅能消除高温对蛋鸡的不适,而且提高产蛋率,并改善蛋壳质量。
3.激发和强化机体的免疫功能 几乎所有维生素都可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尤其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的免疫功能最为明显。维生素A可作为免疫佐剂,延长刺激原对机体的刺激作用,促进体内T细胞和B细胞更协调,加强细胞吞噬作用;维生素D可激活巨噬细胞;维生素E可有效提高动物体内抗体的生成量,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吞噬细胞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反应;应激状态下补充维生素C,可使免疫机能增强,恢复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它还可提高干扰素含量,保护机体免受病毒的侵染;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中的任何一种,都会造成细胞免疫力和体液免疫的抑制。
4.提高繁殖性能 与蛋鸡繁殖性能有关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泛酸、烟酸、维生素B12、叶酸及生物素等,其需要量高于同等体重的商品动物。
5.改善产品品质 蛋鸡饲粮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3与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蛋壳强度和色泽;添加维生素E可防止肉品中脂肪酸氧化酸败,阻止醛、酮及醇类等致癌、致畸物质的产生。
6.预防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疾病 添加高水平维生素具有一定的预防代谢疾病的作用。例如,饲粮中添加20毫克/千克烟酸,可防止因烟酸缺乏所致的产蛋鸡脂肪肝的发生。
(三)蛋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1.维生素A 蛋鸡饲料维生素A的最低需要量一般在~国际单位/千克。视黄醇的用量达到最低需要量的倍时产生毒性;视黄酸在其用量达到最低需要量的50~倍时会产生毒性,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生长减慢、眼部疾病等。
2.维生素D 蛋鸡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受日粮中钙和磷营养水平的影响。当日粮中钙、磷含量分别为1.0%和0.7%时,小鸡饲料需要维生素D国际单位/千克;当日粮中钙、磷含量为0.5%和0.7%时,小鸡饲料需要维生素D国际单位/千克;当日粮中钙、磷含量分别为0.5%和0.5%时,小鸡饲料维生素D3需要量高达国际单位/千克。维生素D摄入过多会促进肠道钙的吸收,使过多的钙沉积在心脏、血管、关节等,导致组织和器官普遍退化和钙化,同时动物食欲下降,生长停滞。
3.维生素E 蛋鸡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随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剂、类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增加而提高。蛋鸡饲料维生素E需要一般为5~30毫克/千克。为避免微血管病(渗出性素质),维生素E含量以30毫克/千克为宜。日粮含维生素E毫克/千克以上可增进免疫功能。为延长肉蛋货架期,饲料维生素E含量需达到毫克/千克。维生素E的耐受剂量为需要量的倍。
4.维生素K 蛋鸡饲粮中都需要补充维生素K,鸡在患球虫病时对维生素K需要量增加。蛋鸡饲料维生素K需要量一般为0.5~1.0毫克/千克,最大安全剂量为毫克/千克。
5.维生素B1 蛋鸡对肠道合成的维生素B1不能很好利用,所以一般需要由饲料补充。饲粮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维生素B1需要量增加;脂肪和蛋白质有节约维生素B1的作用;日粮含有抗硫胺素因子(如许多生鱼粉含的硫胺素酶),棉籽粕的使用和疾病感染都增加对维生素B1的需要;小型鸡较大型鸡需要量较多,产蛋期需要量增加。蛋鸡饲料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一般为1~2毫克/千克,中毒剂量是需要量的数百倍。
6.维生素B2 蛋鸡饲料维生素B2的需要随温度升高而减少,一般为2.5~8.0毫克/千克。维生素B2中毒剂量是需要量的数十倍到数百倍。
7.烟酸 日粮中色氨酸可转化为烟酸。蛋鸡饲料烟酸的需要量一般为10~50毫克/千克,中毒剂量为毫克/千克。
8.维生素B6 蛋鸡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升高,色氨酸、蛋氨酸或其他氨基酸过多增加维生素B6的需要量。杂交鸡对维生素B6需要较纯种鸡多。家禽饲料维生素B6的一般需要量为1~5毫克/千克,中毒剂量为需要量的倍以上。
9.泛酸 饲粮能量浓度增加,蛋鸡对泛酸的需要增加;抗生素、维生素B12能节约鸡对泛酸的需要。蛋鸡饲料泛酸的需要量一般为2~20毫克/千克,中毒剂量超过需要量的倍。
10.生物素 蛋鸡饲料生物素需要量一般为50~微克/千克,在需要量的4~10倍,生物素对蛋鸡是安全的。
11.叶酸 因蛋鸡肠道合成的叶酸有限,利用也难,所以需要补充。蛋鸡饲料叶酸的需要量一般为0.2~1.0毫克/千克饲料。叶酸无毒性作用。
12.维生素B12 蛋鸡饲喂植物性饲料或含钴不足的日粮,有胃肠道疾病及先天缺陷不能产生内源因子等,需补充维生素B12。蛋鸡饲料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为3~10毫克/千克,中毒剂量至少是需要量的数百倍。
13.胆碱 蛋鸡饲料胆碱的需要量一般为~0毫克/千克,鸡的耐受量为需要量的2倍。胆碱中毒表现为流涎、颤抖、痉挛、呼吸麻痹等。
14.维生素C 高温、寒冷、运输等逆境和应激状态下,以及饲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E、硒和铁不足时,蛋鸡对维生素C的需要大大增加。蛋鸡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一般没有明确规定,因其毒性很低,耐受量一般为需要量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四)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1.蛋鸡本身 蛋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种类、年龄、生理时期、健康与营养状况及生产水平等。例如,为保证种蛋孵化率,种母鸡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的水平比快速生长的肉仔鸡还高。
2.维生素拮抗物 饲料中含有某种维生素拮抗物时,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如脂肪氧化酶破坏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生鱼含有硫胺素酶,可破坏维生素B1;豆科牧草中双香豆素可拮抗维生素K。
3.应激因素 各种应激因素均可增加维生素的需要量,尤其是维生素C。例如蛋鸡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时,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采食高水平维生素日粮,会降低雏鸡伤寒病的死亡率。
4.集约化饲养 集约化饲养致使蛋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因为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蛋鸡笼养,接触粪便机会减少,从粪中获取维生素B族的量降低;接触阳光少,体内合成维生素D3的量下降。同时,配合饲料中,富含天然维生素的饲料少,造成了天然维生素的缺乏;应激因素增多,蛋鸡免疫力下降,肠道微生物合成维生素数量减少;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破坏了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了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的数量;生产性能的提高,市场对肉蛋产品品质要求高,加剧了蛋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5.饲粮中营养成分 饲粮中脂肪含量不足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受到影响,其需要量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增加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随之增加。蛋氨酸不足时胆碱需要量增加,色氨酸不足时,烟酸需要量增加。日粮中钙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时,维生素D3的需要量增加。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