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曾提出维生素C可以


维生素C这种物质,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大街上随便问哪个人,都会得到一大串关于该物质对于人体的好处的话。最近看了一些论文,发现维生素C在治疗感冒时处于两边倒的位置,究其原因,关键是维生素C已基本得到认可,而少有人去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至今仍存在争议性。我这次提也是以一种谨慎的态度,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所帮助。

“发现之旅”

年,匈牙利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在柑橘类的水果中发现了维生素C,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他被世人尊称为维生素C之父。由于维生素C可针对性地治疗坏血病,因而开始时维生素C被形象地称为抗坏血酸。

然而,阿尔伯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在一个问题上遭遇了尴尬——一次,加拿大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合成出了%纯度的维生素C,而阿尔伯特博士的维生素C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是不纯的“粗品”维生素C。人们想当然地推断:合成维生素C对坏血病的治疗作用应大大强于“粗品”维生素C。然而实验结果却正好相反,合成的纯维生素C几乎没有抗坏血病的功效。

正由于这一结果,使阿尔伯特博士很尴尬,因此他坚信他自己提取的维生素C中还含有一种神奇的物质,该物质与维生素C协同对抗坏血病。后来有人发现这种物质是另一种抗氧化剂——花青素。

前面有句话说“合成的纯维生素C几乎没有抗坏血病的功效”,我就产生了疑问,那平时我们买的这种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对人体有没有作用呢?

天然维生素C除含有维生素C以外,还有其它营养成分,如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天然维生素C是以抗坏血酸和芸香甙起着协助抗坏血酸发挥作用的。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是纯药物制剂,在效果上远不如天然维生素C。此外,服用合成制剂往往用量较大,若长期服用可在体内形成草酸,而这是形成肾脏草酸盐结石的潜在威胁。相反,天然维生素C,不会导致尿液中草酸含量过高。

所谓天然维生素,就是食物中所含有的维生素。而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制造出的具有相同成分的维生素,即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多作为维生素药物。据饮食研究所的专家证明,天然与人造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与活性在多数情况下是一样的,两者对人体的作用是没有区别的。食物含有的维生素在化学结构方面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完全是一样的。两者对人体的作用毫无分别。两者不同的是:天然的维生素多存在于膳食中,含量较少,多用天营养的补充,一般多食不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多为药物制剂,含量及纯度较高,常作为防病、治病的药物应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般不可滥用,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因维生素过量或积蓄所产生的毒副作用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人造维生素更易被人体吸收,这是因为天然食品中的维生素是以化合物方式存在的,人体难以按需取用。以叶酸为例:从牛肝中人体只能吸收10%的叶酸,而人造叶酸人体则可加倍吸收。合成维生素或许不会搅乱您的预算,却会扰乱您的肚子。当有许多人问起合成维生素与天然维生素有什么不同时,我经常都是这样回答的。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而已——那就是反应在您身上的。合成维生素或矿物质虽然可满足您所期待的效果,但是从优点来看,天然维生素在各方面都胜于合成维生素。假如我们把合成的和天然的两种维生素作化学分析的话,可能也不一定得到相同的结果。但是,天然维生素还有其他的优点。因为天然存在的维生素中含有人工合成维生素中所没有的物质。合成维生素C中,除了抗坏血酸(ascorbicacid)以外,什么东西都没有。但从玫瑰的果实中取出的天然维生素C却含有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等物质,构成复合维生素C),能够提高维生素C的效用。天然维生素E中不只是有α-生育酚,而是含有全部的生育酚(α、β…等),比合成维生素E能产生更大的效果。有名的过敏症专科医生T.G.伦道夫(T.G.Randolph)博士说过下面的一段话:对天然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接受力的人在使用合成物质时,可能会得到反作用,虽然这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然而,对花粉过敏的人服用天然的维生素C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天然维生素C中可能含有花粉的的杂质。大多数试用过合成和天然物质的人都肯定地说,天然物物质的营养补品很少使胃肠出毛病。还有,最重要的是,即使摄取超过建议摄取量的天然维生素,也不会引起有害的副作用。常常会引起误解的是无机性与有机性的区别,这和合成与天然的区别是两回事。所有的维生素都是有机物,因为其中都含有碳。营养价值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研究发现,即使两种营养价值一样,但是过量补充药用维生素会引起中毒反应,而从食品中过量摄入维生素则不会引起中毒反应。

了解完天然和人工的维生素C后,我们再看看维生素C与感冒的关系。上文也提到过量摄入天然维生素不会引起副作用,那感冒得服用多少量的维生素才有作用呢?

“起源”

20世纪60年代,一种“维生素C防治感冒”的论调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拥护者认为,大剂量维生素C能够预防并且治疗感冒与流感,甚至对一些癌症也有奇效。这些拥护者之所以那么坚定,不是因为他们有充足的实验数据,而是因为这个论调的提出者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菜纳斯·鲍林。

莱纳斯·卡尔·鲍林(l一),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社会运动领袖。作为化学领域的专家,鲍林将经典化学理论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创立了杂化键和共振理论,对现代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他在化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年诺贝尔化学奖。同时,鲍林也是一位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的科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奔走于世界各地,参加反战活动。呼吁各国反对核武器试验:他因在世界和平事业上的贡献而获得了年诺贝尔和平奖。鲍林在化学上的成就,毫无疑问使他成为人类科学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积极参与反战活动及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也给他带来了极高的社会影响力。

但是,这样一个耀眼的鲍林,却在晚年因为对维生素C不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对其功能的错误理解,受到了医学界的批评。

年,已经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鲍林逐渐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理念,并开始坚信维生素C除了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之外,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年,鲍林撰写了《维生素C与感冒》一书,大肆鼓吹维生素C在预防和治疗感冒方面,具有非凡的效果。他的看法也顺应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天然食品营养”创造健康生活的热潮,一时之间维生素C身价倍增,供不应求。

美国医学界对此迅速做出反应,针对鲍林的说法,临床医生做了大量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这是医学上最为严格的药物、器械或治疗方法的效果验证试验。大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无论是预防或治疗感冒,大剂量维生素C并非如鲍林所说的那样具有非凡的功效。维生素并不能降低感冒

的发生率,对于感冒的治疗也没有显著的效果。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反而可能影响肾脏排泄功能,引起尿路结石。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专业医学协会将大剂量维生素C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感冒、心脏病或者癌症的方法。但是,鲍林并没有因受到医学界的批评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反而继续坚持维生素C大剂量补充有助于人类健康的观点。年,鲍林与苏格兰外科医生合著《维生素C与癌症》,声称大剂量维生素c对癌症也有效果。年,他所著的《怎样才能长寿与健康》一书中,更是吹嘘维生素C可以“增进健康,增加生活乐趣,有助于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疾病,并且延缓衰老”。而当他的同事用科学实验证明他提倡的维生素C可以改善皮肤癌的结论是错误的时候,鲍林甚至解雇了该同事,处死了实验动物并销毁了所有实验资料。尽管鲍林拥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但最终还是成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保健品厂商的棋子。在鲍林的影响力作用下,成上千万的人将维生素C作为自己每El服用的保健品,用于预防感冒或其他疾病。直到今天,我们在网络或是其他媒体上,依然能看到利用鲍林影响力对维生素C产品的各种推销广告。

近日,由英国医学杂志出版集团组织检索年以前在Cochran数据库、Mdlin上发表的系统性综述和一些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结果显示,抗生素和维生素C对一般的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没有什么重要作用。研究者在对82项RCTs进行分析,其中7项关于无并发症的感冒研究发现,用抗生素治疗无改善和治疗作用。8项用不同抗生素和安慰剂治疗咳嗽的比较研究发现服用抗生素者较少有不适感,但恢复工作和日常活动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18项共计例咽痛抗生素治疗结果表明,加用抗生素者患风湿热的危险性下降,中耳炎和扁桃体周脓肿也明显减少,急性鼻窦炎末见明显减少。6项用抗生素和安慰剂治疗鼻窦炎的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抗生素对无并发症的急性鼻窦炎有效,以阿莫西林效果为好。研究者认为,由于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抗生素的作用有限.在不能明显抗生素使用的益处前,应权衡其利弊而决定是否使用。30项有关比较维生素C与安慰剂预防和治疗感冒的RCTs表明,“维生素C能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的结论可能为发表偏倚引起,维生素C对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实际很弱。

用维生素预防感冒“不可靠

如果缺乏维生索c,就有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维生素c能促进免疫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功能酶的活性,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及提高中性细胞的吞噬活力。于是很多人建议,在感冒多发季节或出现了感冒症状后,患者要尽快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但是这适合所有人群吗?

滥补维生素不可取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都是体外研究或者在人体缺乏维生素c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对绝大多数维生素c并不缺乏的健康来说,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暂时还没有科学依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维生素c在防治感冒方面的作用不大。那些每天服用2克维生泰c的人,同每天只服用安慰剂的人相比,发生感冒的几率是一样的。对普通人来说,服用维生素c防治感冒没有任何效果。为了防治感冒而服用大量维生素C完全没必要。

有文章指出成每日摄1克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的发生,也有利于感冒的早期治疗。而每日摄入60毫克维生素C则不到这样的效果,其实不然。

膳食中每日如能提供10毫克维生素C,即可防止其缺乏症的发生。过量服用(每日1—4克),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有时甚至可引起泌尿系结石、深静脉血栓、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每日超过5克时,则可导致溶血,严重时可致命。长期大量服用会导致耐药,突然停药,反而可能出现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因此,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是不可取的。

两种维生素C有区别

很多人认为,服维生素c片和吃蔬果的效果一样,都可以补充维生素C,其实不然。临床上使用的维生素C是合成品,从化学结构上来说,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维生素片中的维生素是一样的,但效果却不完全相同。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因为有其他天然成分的配台和保护,其效用更强,而且更稳定可靠,也不会发生不良反应。维生素片则不一定。如果保存不当或过期.药片中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的降解产物。

——摘自吴伟发表于《家庭药箱》的科普文章

PS:冷知识

肾上腺是人体含维生素C最高的器官。人体在紧张的时候,肾上腺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到全身的肌肉中,准备好随时动作,应付危机。肾上腺素是从酪氨酸(Tyrosin)制成多巴(Dopa),转化成多巴胺(Dopamin),再转化为降肾上腺素(Noradrnalin),最后制成肾上腺素(Adrnalin)。其中每一步骤都要消耗维生素C进行羟基化反应(Hydroxylation)。这是人和动物的肾上腺必须储备大量维生素C的原因。

蔬菜水果中含有很多的维生素C。固体的维生素C,维生素C化钙和维生素C化钠都是很稳定的化合物,在干燥的空气和室温下可以无限期地储存。但是维生素C溶解在水中时,就很容易氧化。水果切开后发黄并逐渐转成褐色,蔬菜炒得过熟时变黑,都显示维生素C被氧化的结果。所以生食蔬菜水果可以摄取最多的维生素C。

从蔬菜水果中摄取维生素C,是可以防止坏血病的。

维生素C片在市面上很普遍,早年是有从天然水果提炼的,现在则完全是从葡萄糖用化学和发酵方法合成的。合成的维生素C因为经过细菌发酵,和天然的维生素C完全相同,都同样的有右旋旋光性。

还有药厂将1克维生素C粉末和碳酸钙,碳酸钠等的粉末压片,服用时倒入水中,就像汽水一样冒泡,称为维生素C泡腾片或维生素C发泡锭。

如果要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来治疗疾病,不宜使用抗坏血酸钙,因为过量的钙会消耗维生素C以排出体外。口服大量的维生素C,还是要用纯粹的维生素C或是抗坏血酸钠。

静脉注射维生素C或皮下注射维生素C,则必须使用抗坏血酸钠的溶液。

转载请注明!

“欢迎







































贵州白癜风医院
成都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zdjc/1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