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流感特严重。很多朋友说,感觉有些轻微的感冒症状了,快吃点维生素C,防止症状恶化。家里没有生病的也都吃一点,预防感冒。
这个说法到底真的假的?
先澄清一个概念,普通感冒简称为“感冒”,症状以咳嗽,鼻塞,流鼻涕为主,不一定会发烧。绝大部分感冒是由多种呼吸道病毒引起。但是因为症状相似,很少一部分由于别的病毒,甚至细菌引起的也被大家归为感冒。
而“流感”特指由流感病毒(比如著名的禽流感H5N1)引起的。症状通常要比普通流感严重。流感疫苗就是只针对这一类病毒的。
关于维生素C治感冒这个话题,我在以前那篇抗氧化里面提到过,不过当时主要分析的是对健康寿命的影响,并没有着重看对感冒的疗效的数据。
这次我就深入地讲讲这个,还有正常人每日推荐的摄入量和上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哪些人不能多服用维生素C。
吃维生素C治感冒,这个说法的由来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维生素C就被吹捧为治感冒的良药。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开始的?
这完全要归功于莱纳斯·鲍林(LinusPauling),唯一一位赢得两次非共享的诺贝尔奖的人。他在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贝尔化学奖,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图: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鲍林(LinusPauling)。来自于网络。
年,鲍林写了一本书叫《维生素C和普通感冒》,他在书中宣称,每天服用毫克维生素C将使大多数人的感冒发生率降低45%,但是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维生素(1)。并建议,如果感觉到感冒症状,立刻每小时服用或毫克,持续好几个小时。如果症状还是持续,则每日服用4-10克。
年修订的这本书,改名为《维生素C,感冒和流感》,建议大家服用更高的剂量,而且也从预防普通感冒扩展开,包括了流感(2)。
年,他继续灌水《维生素C和癌症》,声称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地对抗癌症。
据报道,鲍林本人每天服用至少10毫克,远远超出了推荐的成人剂量75-90毫克。如果出现感冒症状,则提高到毫克(3)。
由于鲍林的影响力,维生素C的身价陡增,销售量直线上升,批发价格涨了三倍,连续多年的年销售额达数亿美元,被称为“鲍林效应”。
同时,鲍林还抨击医学界和药厂,为了感冒药的销售和医学刊物的广告利益,企图抹杀维生素C的有效证据。
事实上,年,以莱纳斯·鲍林命名的科学和医学研究所成立。多年来,该研究所最大的企业捐助者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商--霍夫曼-拉罗什(Hoffmann-LaRoche)。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鲍林还组织领导了保健品行业游说政府,改变了一个联邦法律的条款,削弱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保健品虚假效果宣传的监管。
鲍林和他的学生亚瑟·罗宾逊(ArthurRobinson)之间的争议也算是一件奇葩事件了。
罗宾逊是鲍林的前学生和长期助理,协助成立了莱纳斯·鲍林医学研究所,并成为其第一任所长。罗宾逊自己的研究使他在年得出结论:鲍林推荐的高剂量的维生素C(每天5-10克)实际上可能会促进小鼠得某些类型的癌症(4)。例如,服用了相当于鲍林推荐的量的小鼠患皮肤癌的几率差不多是对照组的两倍,只有剂量高到几乎要致命的时候才有保护作用。
把这个结果告诉鲍林之后不久,罗宾逊就被迫辞职,他用的实验动物全被杀死,科学数据被没收,以前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被销毁。鲍林还公开宣称,罗宾逊的研究是“业余水准”。罗宾逊起诉了研究所。年,这起诉讼以57.5万美元庭外和解。
在《自然》杂志的一次采访中,鲍林说,和解的金额“不超过罗宾逊的法律费用和研究所的损失”。然而,法院的协议清清楚楚写明,赔偿金里面的42.5万美元是对罗宾逊诽谤的补偿。该研究所自己的法律费用就花了接近一百万美元(5)。
有数据支持维生素C治感冒么?
美国FDA指出全国范围的维生素C热是“荒唐可笑的”,“尚无科学证据,而且没有重要的研究可以表明维生素C具有防治感冒的作用”。
医学界同样对鲍林提出激烈的批评,认为这个观点“只不过是根据胡思乱想或很不严谨的临床研究理论的推测而已”。
科学家们花了好多时间来研究维生素C是不是一种可能的预防或者治疗感冒的药。
有三个关键问题:
1.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
2.维生素C能够缓解感冒症状?
3.有症状以后吃有用吗?还是平时就要长期服用才会有效(预防作用)?
为了测试维生素C对感冒的影响,科学家们需要把吃维生素C和吃安慰剂(长得和药丸一样,但是本质上和淀粉球没区别,没有有效成分)的人群比较。并且,这两组人并不知道自己吃得是什么,这就是俗称的双盲试验。
由于普通感冒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疾病,严谨的试验必须包含数百人长时间的检查。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作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6)。他们给志愿者在感冒前或者感染期间服用维生素C或者安慰剂。尽管实验设计应该是双盲试验,但是医生忘了把维生素C和安慰剂的味道做得一样。因此有一半的志愿者能够猜出他们服用的是哪种药物。当把所有志愿者的数据放在一起时,维生素C组在九个月内得感冒的人数稍微少了些。但如果只分析那一半没有猜到自己吃的是什么的人群,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没有差异(6)。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安慰剂效应。人们如果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些有效的事情(如服用维生素),就会给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即使实际没有作用,也会觉得有帮助。维生素C的安慰剂效应在以后的多个试验中被重复看到。
图:估计人人都有经历的安慰剂效应
有两个试验的方法则比较粗暴直接。研究人员让一半的志愿者服用安慰剂,另一半每天服用毫克的维生素C,连续数日。然后把感冒病毒直接接种在志愿者的喉咙里,接着继续服用毫克维生素C(或安慰剂)七天。最后发现所有的志愿者每个人都得了感冒,症状同样严重(7,8)。
着重提一位叫JohnL.Coulehan的科学家。第一个试验是在名印第安儿童身上进行的,一半服用安慰剂,而另一半则每天服用毫克维生素C。他用了一个复杂的评分来统计头部,喉部和胸部的症状严重程度。他的研究小组在年报告说,服用维生素C的组感冒症状较轻。但其他科学家对这一研究进行了批评,认为判断症状严重程度的方法有严重缺陷(9)。
年,Coulehan的团队扩大了样本,在名印第安儿童身上重复了这个试验,但是使用了更好的评分系统。服用维生素C的儿童平均每人得0.38个感冒,而安慰剂组平均为0.37。感冒的平均持续时间维生素C组为5.5天,安慰剂组为5.8天(10)。年,Coulehan博士发表了他对维生素C和普通感冒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额外的维生素C既不能预防感冒,也不能缩短其持续时间(11)。
另外还有7个独立的研究,发现维生素C在缩短感冒症状的持续时间方面和安慰剂没有区别(12-16)。
有一个小组,分析了60年来的~30个临床试验。被包括进来的试验要符合两个条件:每天服用维生素C超过毫克,并且有安慰剂对照组(17)。
结论是:
在感冒开始后服用维生素C,有7个试验,不会使感冒时间缩短或症状减轻。
长期服用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感冒,降低发病几率。
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以使成人感冒的持续时间缩短8%,儿童减少14%。
然而,这意味着什么?
成人平均每年会有12天得感冒。如果他长期服用维生素C,每年得感冒的天数会从12天降到11天。没错了,也就是一天的区别。
小孩平均每年大约有28天有感冒症状。长期服用维生素C,每年得感冒的天数会从28天降到24天。
长时期服用高剂量的维生素C对身体有害么?
有朋友说,虽然长期服用维生素C对感冒作用很轻微,但如果没有什么副作用,当保健品长期吃点也没啥吧。总体来说维生素C的毒性不大,但在某些条件下有副作用,最典型的是肾结石。
人每天需要的维生素C的数量取决于年龄(见下表)。
备注:抽烟的人在这个剂量上需要加35毫克。来自于美国国立卫生院。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