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小知识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已成为全球患病率高,耗资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道:缺铁性贫血男性发生率为10%,女性20%,孕妇40%,儿童高达52%。随着经济发展和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其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至今仍是全球性人群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下面我们来了解有关缺铁性贫血的一些小知识。

一、概念

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RBC)或血红蛋白量(Hb)低于正常标准。其中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

二、临床诊断

(1)贫血诊断:男性Hb<g/L,女性Hb<g/L,孕妇Hb<g/L。

(2)贫血程度:Hb在9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小于60g/L为重度。

(3)缺铁性贫血诊断

a.有明确的缺铁病因。

b.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

c.Hb降低比RBC减少明显。

可以从血常规报告单上快速判断:通常Hb与RBC比例约3:1(如Hbg/L,RBC4.0×/L);

d.铁剂治疗有效。在补铁后第5~10天复查,网织红细胞升高至4%~10%。

e.关于铁代谢的检查。

三、确诊后治疗

1.病因治疗

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恶性肿瘤,应手术或放、化疗;上消化道溃疡,应抑酸治疗等。

2.补铁治疗

(1)口服铁剂

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纠正缺铁性贫血,还应补足已经耗竭的储存铁。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宜选用二价铁(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口服铁剂进行治疗时还应根据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等水平估计补铁治疗剂量。

(2)静脉铁剂治疗

胃肠不能吸收,或需要快速补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静脉或肌注补铁治疗。临床上可供静脉注射的铁剂有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

四、注意事项

1.食物-铁剂相互作用

食物与铁剂相互作用:进食谷类、乳类和茶抑制铁剂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

2.药物-铁剂相互作用

(1)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影响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避免长期服用;

(2)四环素、消胆胺等阴离子药可在肠道与铁络合;

(3)碳酸氢钠可与亚铁生成难溶的碳酸铁,均影响铁剂的吸收;

(4)口服铁剂可加用维生素C,胃酸缺乏者与稀盐酸合用有利于铁剂的解离。

3.疗效监测

(1)在累积剂量每达5g时应检测Hb和铁蛋白水平。

(2)为了补足储存铁,铁剂治疗应该在Hb正常后至少再补充铁剂4~6个月。

4.服药前须知

(1)铁剂可引起肠道蠕动减慢、引起便秘;

(2)部分患者胃肠道反应较重,可在餐后服用;

(3)铁剂使大便颜色变黑,可掩盖消化道出血或引起认为出血的担心。

综上所述,在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后,应在专业的临床医师或临床药师指导下积极配合合理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编辑:韩丽敏

阅读本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jbgs/9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