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不敢信对这些人来说生活最好的ld


避免病情反复急性加重

加强呼吸康复训练

慢阻肺患者也能“呼吸自由”

  对于正常人来说,呼吸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来说,能自如呼吸,实现“呼吸自由”,却是生活的“奢侈品”。

11月18日是第19个

“世界慢阻肺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改善慢阻肺生活,无论何人与何地”

  据临床流调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达13.7%,总患病人数为万人。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其病程长,反复急性加重、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如何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江门市名中医、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范发才表示,避免病情反复急性加重、改善肺功能是关键。

▲范主任为慢阻肺患者调整呼吸机参数

案例回放

“听话”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不听话”的患者生活难自理

  深吸气,再通过特制的呼吸阀进行呼气……如此循环数次,这是67岁邓伯每天必做的呼吸康复训练。

  邓伯是蓬江人,受慢阻肺困扰已有10余年,医院住院治疗,但效果不佳,还曾因病情危重、昏迷而住进ICU,期间进行了气管插管。出院后,他长期需要使用家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面对生活质量的下降、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邓伯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家属也十分担心他的身体及精神状态。

▲肺病科RICU护士为重症患者作治疗

  后来,邓伯因气促再次加重,来到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经范发才及全科室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照顾下,邓伯的病情逐渐好转,并开始接受肺康复治疗。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培训邓伯进行肺康复运动,使他掌握了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训练动作要领,邓伯积极参与到肺康复操学习中。“邓伯很听话,具有很强的肺康复愿望,且能持之以恒,康复效果很好。”谈起邓伯的呼吸康复训练,肺病科康复技师钟婉华说道。

  从病重住进ICU,到回归正常生活;从靠呼吸机辅助呼吸,到能自由呼吸;从走几步路就喘,不得不依靠轮椅出行,到重新“站”起来……积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同时规律用药,让邓伯生活质量提高,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对生活重新充满了期待。

  与之相反,77岁慢阻肺患者马伯由于烟不离手,酒不离口,行不从医,不重视疾病日常管理,生活自理终成难题。

  马伯抽烟50余年,确诊慢阻肺10年。前8年时间,马伯均坚持吸入药物治疗,坚持规律门诊复诊,病情控制尚平稳,日常生活仍能自理。近2年,马伯觉得治疗“麻烦”,不再坚持吸入药物治疗,同时烟量、酒量逐渐增多。后来,马伯气促日渐加重,活动耐量逐渐下降,仅2年时间,他从原本可以骑单车外出活动,到出门得依靠坐轮椅。今年9月再次至医院住院治疗时,马伯平地行走不足50米即感觉呼吸困难,需坐下休息。“不听话”的马伯住院频率逐渐加密,住院间隔时间逐渐缩短。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坚持治疗,尽早戒烟,听从医生建议,尤为重要。”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范发才如是说。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病情反复急性加重是关键

  “避免病情反复急性加重、改善肺功能是关键。”范发才一语道出慢阻肺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范主任查房为患者诊脉

  范发才表示,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减少呼吸道症状,保护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病情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是慢阻肺治疗中的关键任务。

  慢阻肺每一次急性加重发生后,患者的肺功能就受到进一步损害,即便经有效治疗,肺功能也往往很难恢复到急性发作之前的状态,因此,应尽量避免慢阻肺病情急性加重。

  为了降低急性加重风险,范发才强调长期坚持用药十分重要。范发才表示,很多病人在稳定期时不规律用药,不遵医嘱随意停药、换药,这对病情控制非常不利。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慢阻肺患者也需要长期坚持规范用药才能控制病情稳定。具体选择何种药物,因患者的病情差别会有所不同,建议遵医嘱用药。

  除了规范使用药物外,范发才还提醒可以在以下方面预防病情急性加重:注意保暖,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戒烟限酒,饮食有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呼吸道感染。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其它呼吸传染病疫情防控期间,进入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符合规定的口罩;保持手卫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保证营养,需注意食物多样性,进食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摄入,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出现骨质疏松症者可适当服用钙片;加强锻炼,适当的运动既可改善肺功能,亦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感染几率;定期监测肺功能,慢阻肺患者需坚持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监测频率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确定。

  “规范的治疗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次数。”范发才提醒,进入秋冬季,由于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病毒、细菌易于侵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而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慢阻肺患者如果出现急性加重,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尽快缓解症状和减轻对肺功能的损害。

呼吸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大量研究显示,通过呼吸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呼吸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和天数。慢阻肺全球倡议明确提出肺康复是慢阻肺管理非药物治疗中一个重要内容。”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护士长蔡洵红说。

▲肺病科中医特色疗法

  记者了解到,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去年9月开展呼吸康复,指导住院及门诊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和运动功能的锻炼,实现药物治疗与呼吸康复有效融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开展呼吸康复训练一年多以来,患者受益明显,不少只能依靠轮椅行走的患者终于能重新站起来。患者钟叔告诉记者:“此前我要一直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很困难,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后,明显感觉气顺了,现在白天可以不用呼吸机,还可以走一走,好转了很多!”

  那么,如何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钟婉华表示,呼吸康复训练包括但不仅限于运动训练、行为改变等,目标是改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且长期坚持改善健康行为。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卧位康复运动操包括空中踏车、桥式运动、拉伸运动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运动,只要持之以恒去做,就能减轻慢阻肺患者的活动功能障碍,提高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范发才表示,加强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康复治疗,能减少各种并发症,避免病情进展和恶化,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价值。

相关链接呼吸康复训练方法

  腹式呼吸:可取立位、半卧位或平卧位,双手分别放在胸部和腹部,用鼻子吸气的同时把腹部鼓起,可感觉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经口呼出,腹部肌肉逐渐下陷,手可感到腹部下降。

  缩唇呼吸:闭嘴经鼻吸气,然后将嘴唇缩成吹口哨样,使气体通过收缩的嘴唇缓慢呼出,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如吸气3秒,则呼气6秒,也可用吹纸条代替缩唇呼吸。

  掌握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后,可配合原地踏步或步行进行练习,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30分钟。这些练习可以锻炼膈肌、腹肌的肌力和耐力。

  空中踏车:取平卧位,屈膝抬高双腿,上半身保持不动,两小腿在空中交替做空踩自行车的动作,每组5—10分钟,每天2—3组。

  桥式运动: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双足底平踏在床面上,用力使臀部抬离床面约10—15厘米,腹顶到最高位,坚持3—5秒,然后臀部回到床面,再次重复。每组完成5—20个动作,每天2—3组。

  拉伸运动:取平卧位,双手紧握床栏,利用上肢力量将上身拉起至坐起,维持5秒,然后躺平,再次重复。每组完成5—10个动作,每天2—3组。

相关链接(点击进入)

护士示范简单两步“呼吸操”,伴你居家肺康复!

专科链接

  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可以开展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介入治疗、内科胸腔镜诊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胸膜活检术、肺功能检测(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弥散功能检查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呼吸机辅助通气、机械排痰等专科诊疗技术。科室历来重视医疗服务质量,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专科年门诊量3万多人次,年住院人数2千多人次。对于呼吸急危重症,肺病科具备较高的急救能力和技术水平,救治了大量的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誉。

  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常见呼吸疾病,除具备完整的、规范的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同时也有一整套相应的中医诊疗方案。专科中医特色优势病种有:病毒性肺炎、重症肺炎、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慢性咳嗽、慢阻肺(COPD)、支气管哮喘、急慢性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癌中医诊疗等。肺病科开展了自体血穴位注射、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熨敷(中药封包)、艾灸、热敏灸、雷火灸、拔火罐、中药沐足、耳穴埋粒、针刺等中医特色疗法。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药物副作用、改善症状等方面,中医优势突出。

专家推荐

范发才

  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肺病科一区主任,擅长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诊治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疾病,对重症肺炎、重症哮喘、呼吸衰竭、酸碱紊乱等呼吸急危重症的救治及肺癌早期诊断有较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室,周四下午(六楼国医堂室)

  预约请提前1-7(工作日)拨打()或或

惠萍

  江门市中西医结合肺病研究所副所长、科主任导师、肺系病中医学术带头人,江门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硕士,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大学外聘教授。从事呼吸内科工作30多年,曾先后到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医院进修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医学、纤支镜诊疗技术及睡眠呼吸监测技术等。

  医疗专长:近几年来主要侧重于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等中西医诊治的研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肺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抢救呼吸急危重症。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五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二楼室

  联系(),转

李影捷

  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主任、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擅于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及中西医结合手段诊治各种内科杂病,尤其擅长诊治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部肿瘤、胸膜疾病、肺间质疾病、睡眠呼吸相关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擅于抢救急慢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大咯血、重症肺炎、重症哮喘等呼吸、心血管急危重症。

  出诊时间:周二、四上午,周五下午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诊室),周一下午(六楼国医堂室)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指导专家:肺病科范发才

编辑:黄玉妍刘森

审核:范发才

长按识别图中   新冠肺炎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aah.com/jbgs/10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