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妊娠产妇抑郁症状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鲁颖(襄阳老河口市妇幼保健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6(10):-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二次妊娠产妇逐渐增多,其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根据大量临床资料可知,大部分二次妊娠产妇在妊娠期间可存在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而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患者常可伴有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迟缓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等,严重影响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其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对象
选取年1月至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并于我院分娩的例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为(32.68±9.38)岁,孕周为28~42周,平均孕周为(38.64±4.68)周。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例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资料结果中妊娠次数将其分为首次妊娠组例和二次妊娠组例,并根据抑郁评分将二次妊娠产妇分为无抑郁例和抑郁48例,所有妊娠产妇均进行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和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以及妊娠结局的记录。
所有被检者在检测当日清晨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维生素D水平。
焦虑评分采用自评焦虑量表(SAS)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其焦虑程度越为严重。抑郁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该量表评分在8分以下为无抑郁,评分在8~16分为轻度抑郁,评分为17~23分为中度抑郁,评分为24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
结果
1、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组产妇在孕周、体质量指数和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差异(P>0.05),但二次妊娠产妇其年龄较首次妊娠产妇大(P0.05),见表1。
2、3组间SAS、HAMD评分、维生素D水平及妊娠结局比较
二次妊娠产妇其SAS和HAMD评分均较首次妊娠产妇高,维生素D水平前者较后者低,且二次妊娠产妇其剖宫产发生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SAS、HAMD评分和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
经分析得SAS和HAMD评分与维生素D水平均存在着密切联系,且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见表3。
4、影响二次妊娠产妇其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经分析证实得SAS和HAMD评分较高和维生素D水平过低均为影响二次妊娠产妇其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讨论
根据大量调查资料可知,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是妊娠产妇妊娠期间最为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其发生率在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有研究显示,不同妊娠次数产妇其抑郁症状均存在差异性,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其发生抑郁可能性越大。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二次妊娠产妇其SAS和HAMD评分均明显高于首次妊娠产妇,符合既往研究结果。且二次妊娠产妇中存在抑郁产妇的维生素D水平较未存在抑郁产妇而言明显较低,由此可提示,维生素D水平的表达与二次妊娠产妇其抑郁症状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妊娠期间孕妇所需维生素D量为非妊娠期的2~3倍,维生素D是脂溶性固醇类衍生物,体内主要由饮食及阳光照射代谢所产生,但因妊娠期孕妇户外运动较少,故饮食摄入是主要途径,但仍可出现维生素D缺乏现象,缺乏者可达20%~80%。除此之外,不少国外病例资料显示,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且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过低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存在抑郁的二次妊娠产妇其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符合上述理论。
综上所述,二次妊娠产妇其SAS评分和维生素D表达水平均分别较首次妊娠产妇升高和降低,且抑郁症状评分与维生素D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且均为影响二次妊娠产妇其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来源:本文由南京大成医药整理编辑)
相关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维生素D2注射液对高龄女性血清25-(OH)D的影响
维生素D2注射液可迅速提高和维持血清25-(OH)D水平
宁志伟教授维生素D科普视频合集
维生素D肌内注射与口服哪个好?
Holick教授:维生素D2同维生素D3一样有效
维生素D注射液与活性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的对比
其他经典阅读(点击下列蓝字即可):
谢忠建教授:钙剂和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经典作用
维生素D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并尿蛋白患者的临床观察
维生素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肌注维生素D可改善血糖控制
维生素D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应用
维生素D2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腰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国家计划研究发现:75%孕妇缺乏维生素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