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常见的一种维生素,对于其用途也被大众所周知。临床上常将其用于防治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还可以用于泌尿系统酸化药及营养不良的肠胃营养。
这次新冠病毒的爆发也使维C加入了这一抗疫大战。在年3月《上海市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中推荐大剂量维生素C和普通肝素抗凝用于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细胞因子风暴”的防治。这一新用法不禁让大家耳目一新,对维C“肃然起敬”。
细胞因子风暴
维生素C是多种生物合成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体内儿茶酚胺、胶原蛋白等物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具有抗炎、抗氧化、预防线粒体功能障碍、保护血管功能、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那它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机制又是什么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细胞因子风暴”这一名词: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storm)是指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是源自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入侵者的反应过于激烈,从而合成了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是重要的信号化合物,可以帮助调动免疫细胞,从而将病原体从体内清除出去。但当过多的细胞因子产生后就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免疫细胞和相关液体在感染部位的累积会阻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例如肺。这种情况如果严重的话,可以直接导致人死亡。细胞因子风暴常见于一些病毒感染、某些药物治疗和造血系统疾病。细胞因子风暴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
许多感染性疾病中都证实有过量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其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当免疫系统为击退细菌或病毒而进入超速运转的时候就会造成败血症。脓毒症会使正常的炎症过程倾覆,并释放出细胞因子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当风暴来袭时,人体造血系统,肝脏,肺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都"躲闪不及"。如果不立即采取正确措施,它会在1~2d内夺走人的性命。
维C之新冠新用途
近些年来,大剂量维生素C用于治疗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的研究越来越多,有文献报道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干预重症感染器官损害,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也有回顾性前后对照研究显示,早期应用维生素C联合皮质激素及维生素B1的治疗方案能够减少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并显著降低病死率;还有大量研究显示,脓毒症患者的多种病理生理改变与氧化应激明显相关,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C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其作用于脓毒症的机制为:1.抗氧化作用:重症患者常伴有维生素C缺乏,由于应激和炎症反应增强,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抗氧化成分快速消耗,从而使氧化应激和抗氧化防御平衡失调;VitC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改善脓毒症微循环障碍,逆转脓毒症患者的血管低反应性和低血压;能够改善脓毒症内皮屏障功能。2.抗炎作用:核因子-κB过度活化与脓毒症早期“细胞因子风暴”的产生密切相关,VitC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抑制性κ-B激酶(IKK)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激活。此外,VitC还可降低晚期促炎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l)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3.增加内源性血管加压素:维生C作为合成血管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的金属酶的辅助因子,可增加机体去甲肾上腺素和内源性血管加压素水平,减少外源性血管升压药的使用,在重症患者尤其是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免疫调节作用:脓毒症炎症免疫反应中,VitC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研究发现,VitC能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及杀伤功能,增强B细胞和T细胞分化和增殖。《上海市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中推荐大剂量维生素C使用方法为每天~mg/kg静脉注射,持续使用时间以氧合指数显著改善为目标。药师提醒
即使作用大大,但是也不能自行随意使用哦,还是需要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使用的,因为使用维生素C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
1.特殊人群用药:
哺乳及孕妇用药:本品可通过胎盘,可分泌入乳汁。孕妇大剂量应用时,可产生婴儿坏血病;
老年人、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下列患者应慎用:半胱氨酸尿症;痛风;高草酸盐尿症;草酸盐沉积症;尿酸盐性肾结石;糖尿病(因维生素C可能干扰血糖定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色病;
2.长期大量应用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故宜逐渐减量停药。本品浓度大,不宜静脉直接推注或肌内注射,避免发生血栓或溶血反应。
每日1~4g,可引起腹泻、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有时尚可见泌尿系结石、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有时可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每曰用量超过5g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
3.对诊断的干扰。大量服用将影响以下诊断性试验的结果:(1)大便隐血可致假阳性;(2)能干扰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转氨酶浓度的自动分析结果;(3)尿糖(硫酸铜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均可致假阳性;(4)草酸盐、尿酸盐和半胱氨酸等浓度增高;(5)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6)尿pH下降。以上情况在使用维生素C时都是需要考虑到的,不能盲目使用哦!
温馨提示
抗疫时期更需要安全、合理用药,如有用药疑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