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国学,弘扬传统文化
感悟真知正念,温暖世道人心
秋冬是流感的高发季,每年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担心被感冒盯上,尤其是小孩,每年的秋天,儿科门诊绝对是火爆的。
这是因为秋季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又大,人体容易着凉感冒;加上气候干燥,体内津液耗损,如果喝水还少,呼吸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易发生干咳、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于是,吃橙子补维C能防治感冒,洋葱可以吸收感冒病毒,洗冷水澡能增强抵抗力等防感冒的“妙招”又一次被大家翻了出来。
但事实上——
这些方法不靠谱
吃泡腾片补充维生素C
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证据表明维生素C可以预防或治愈感冒。那些从维生素C中获益最多的人,是维生素C缺乏症患者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或军事人员。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者,对30多项涉及1.1万人参与的研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对普通人来说,服用维生素C防治感冒没有显著效果。
如果平时饮食均衡,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C。为了防治感冒而服用大量维C也完全没必要,过量的维C还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和腹泻。
姜汤有助治疗感冒
生姜能发汗解表,有助祛风散寒。
如果受风寒时,喝一碗热姜汤,患者微微出汗,确有治疗感冒之疗效。
但如果得的是风热感冒,就不可用姜汤来治疗。
板蓝根能防治感冒
看到周围有人感冒,自己先冲两袋板蓝根来预防的大有人在。
其实,板蓝根并不适合所有人。
板蓝根性味苦寒,较适于体内热邪导致的风热感冒,体质偏虚寒的人以及小孩,均不适宜使用板蓝根。
熏醋能防感冒
用熏醋的方法杀灭病菌、预防感冒,是很多人熟悉的“偏方”。甚至有人为了预防感冒,睡觉前将醋倒进了加湿器。
医院营养科主任于康说,醋酸在一定浓度时确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而食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远远达不到能消毒的效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鲁老师明确指出,用熏醋的办法预防感冒是不对的。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屋里的醋酸浓度过高,反而会灼伤人的呼吸道黏膜,导致患有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的人病情发作或加重。
洋葱可以吸收感冒病毒
事实上,洋葱虽然富含有机硫化物,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房间里面放入洋葱,靠气味来吸附感冒病毒的说法是不靠谱的。
把洋葱摆放在家里,除了闻点气味之外,起不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捂汗能治感冒
和姜汤一样,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风寒感冒,因为风寒感冒主要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治疗,让身体的汗外排就会舒服很多。
提醒,在高热吃了退烧药后,过度捂汗不但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升得更高,还可能造成脱水。
洗冷水澡有助防感冒
“要想身体好,每天冷水澡”。
很多人洗过冷水澡之后都觉得神清气爽,一年四季坚持,甚至在冬天,也有人通过洗冷水澡的方式强身健体减少患感冒。
实际上,对于体质较差的人来说,洗冷水澡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引起感冒、发热等病症,应尽量避免。
此外,冠心病、急性肝炎、高血压、活动性风湿病患者及高烧病人更不宜洗冷水澡。
想要秋天不感冒,记住这几招
1.脚不露,热水泡“寒从足生”,入秋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
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人体抵抗力下降。
而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一天的疲劳。
2.弹指功,手不凉很多朋友在降温后容易手脚冰凉,如果此时开始练练“弹指功”,可以让这些状况得到改善。
“弹指功”非常简单,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常弹中指,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
3.暖大椎,好得快感觉受寒后快要感冒,或者已经感冒时,可在洗澡时用热水反复冲刷大椎穴,或者用食、中、无名指轻揉;压力均匀放在穴位上,盘旋抚摩、搓热大椎穴,能有效防治感冒。
大椎穴是人体六条阳经和督脉相交汇的地方,按摩搓热大椎穴能够驱散侵入的寒气,通畅诸条阳经的气血。
平时,我们低头的时候可以在后颈部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在这块骨头下就是大椎穴。
预防感冒食疗方
适用于经常受凉的人士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
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苏叶3克,生姜3克,大枣3个。
生姜切丝,大枣去核,与苏叶共同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ml,加盖浸泡2-10分钟,趁热饮用。
适用于经常上火的人士桑叶3克,菊花3克,白茅根10克。
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3克,带皮鸭梨一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
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的疑问,可以联系浩然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新浪微博:
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