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孕期补钙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却不知道为什么需要补充维生素K2。
维生素K2对骨骼的作用1、促进骨形成骨钙素是骨组织中的一种特异性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于骨基质中,可以促进骨矿化。维生素K2可参与骨钙素中谷氨酸的羧基化,从而促进骨矿盐沉积,并最终促进骨形成。
另外,维生素K2还可通过降低尿钙的排出影响骨代谢。在肾脏中有一种肾钙素的物质,其谷氨酸的羧基化,同样依赖维生素K2的参与,羧化的肾钙素具有调节尿钙排泄的作用,故推测维生素K2可以调节体内钙的平衡。
2、抑制骨吸收维生素K2可特异性地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在骨发育、生长、修复、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破骨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K2对骨有吸收作用,而维生素K2降低了组织蛋白酶的合成。
另有资料提示,维生素K2还可通过抑制骨吸收激活因子,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
婴儿缺乏维生素K,容易造成新生儿出血症。
为什么新生儿容易缺乏维生素K一、母体中维生素K相对分子量较大,不易通过胎盘,所以婴儿出生时维生素K储存量较低。
二、新生儿肠道菌群还没有建立,不能产生维生素K2。
三、新生儿肝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转化为活性维生素K少。
四、母乳维生素K含量较低。因此,出生至3个月内的婴儿,体内维生素K含量是远远不够的,极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出血。而3月以上的婴儿,肠道菌群逐渐建立,肝脏系统也逐渐发育完全,可在体内自己合成和转化维生素K,满足自身维生素K的需要。
母亲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的影响研究表明,维生素K在胎盘时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孕晚期(38周),每日口服维生素K1,即可增加孕妇血中维生素K1的含量,也增加胎儿体内维生素K1的含量,对预防新生儿出血症起到一定作用。哺乳期母亲可多食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提高乳汁中维生素K的含量,也可使婴儿从母乳中获得较多的维生素K。
因此,加强母亲在围产期和授乳期维生素K的摄入,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所需时间较长,并且不能完全满足婴儿对维生素K的需求。所以婴儿还要定期进行维生素K的补充。
孕妈补充维生素k2好处多多补充维生素K2,可以降低孕妇分娩出血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母体维生素K通过胎盘屏障的转移率低和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造成婴儿儿童维生素K缺乏。
有些研究表明,在妊娠后期使用维生素K可提高血浆中维生素K的浓度,并改善孕妇的凝血功能。
孕妇服用维生素K可改善脐血中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研究表明,母体补充维生素K有助于缓解婴儿和儿童中维生素K缺乏症;
哺乳妈妈补充维生素K,可改善乳汁中的维生素K含量;
研究表明维生素K母乳中的浓度在0.85至9.2微克/升之间,但一般来说,2.5微克/升的浓度相对较低,然而,增加母亲摄入有意义剂量的维生素K能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
妈妈孕期补充维生素K可促进自己骨骼健康维生素K2具有帮助成骨细胞分泌的初级骨钙素“羧化”,变成活性骨钙素,从而形成钙爪,抓取血液中的钙离子沉积入骨的作用。
维生素K2能够智能调节钙离子沉积,并将错位沉积的钙离子移除,防止软组织和血管钙化。
对动脉硬化、骨与关节病变、高血压以及帕金森症都有不可替代的抑制和修复作用。
为啥维生素K2最好?维生素K主要有K1、K2、K3、K4等几种形式,天然存在的维生素K可分为K1和K2,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K1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肝脏部位,在绿色植物和油脂中含量丰富,主要功效为凝血;K2主要分布在肾脏、胰腺、骨等肝外组织,在纳豆等发酵食物中含量丰富,由于饮食摄入的K2严重不足,其主要来源依靠肠道细菌合成。K3和K4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K1最为熟知的作用,就是具有凝血功能,可预防内出血、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促进血液正常凝固等生理作用,因此,维生素K1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或抗出血维生素。
维生素K2除了具有凝血作用,还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防治多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乐佳善优专注母婴营养品,中国首款孕婴童K2D3产品专为妈妈准备;乐佳善优维生素K2D3产品,中国K2D3市场的领跑者!
选取纯进口生理活性最强的MenaQ7高端K2原料,选取纯进口拥有最高生物活性的Quali-D高端D3原料,引钙入骨、助钙成骨、维生素K2+维生素D3骨骼强健黄金搭档!
蓝帽认证,更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