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不能满足生理功能需求而产生的一类疾病。贫血会影响疾病治疗的预后,增加妇女、儿童的死亡率及患病率,影响儿童的认知发育,造成劳动能力下降。贫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其中营养性贫血较为普遍。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营养不良,导致参与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形成的营养素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及铜等营养素不足而产生的贫血,其中又以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发病率高于50%。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指甲、面色及睑结膜苍白;食欲下降,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2)生长发育迟缓,身长及体重低于正常儿。
(3)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4)神经系统发育落后,智力减退,慢慢地影响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情感发展等。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人群正常下限(表2),且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时,即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降低(表1),则高度怀疑为IDA。如有ID证据或经铁剂治疗有效时,可确诊IDA。
膳食指导
(一)一般人群
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其中血红素铁来源于红肉等动物性食物,其吸收率可达15%~35%。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其吸收率低,通常在10%以下,而以植物性膳食为主的膳食的铁吸收率通常低于5%。柑橘、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膳食铁的吸收易受到植酸、草酸、茶多酚、单宁等具有络合和螯合能力的铁吸收抑制剂的影响。因此,对于一般人群应通过改善膳食组成、改进食物加工方法等,增加膳食铁的摄入量,同时去除抑制膳食铁吸收的成分,从而改善铁的吸收率。
(二)婴幼儿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反复感染、肠道出血以及6~23月龄婴幼儿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因宫内储存不足、出生后追赶性生长对铁的需要量大;反复感染、肠道出血则使铁的异常消耗增加;而辅食添加过晚、动物性食物添加过少等原因使铁的膳食摄入不足,均易造成婴幼儿铁缺乏,进一步导致缺铁性贫血。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缺铁性贫血或铁缺乏影响儿童体格生长、脑发育和免疫功能等。因此,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以及适宜的辅食添加对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尤为重要。WHO建议,婴儿6月内应纯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母乳喂养可持续到2岁或以上;同时推荐应保证辅食添加的食物多样性和适宜频率。
(三)孕妇和乳母
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血容量和红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胎儿、胎盘组织的生长均额外需要铁。整个孕期约额外需要增加~mg铁,因而孕中、晚期妇女应适当增加铁的摄入。孕期膳食铁摄入不足容易导致孕妇及婴儿发生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孕期缺铁性贫血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均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包括流产、早产/出生低体重等。WHO建议,整个孕期每日补充30~60mg元素铁和μg叶酸。
乳母存在分娩时失血,乳汁分泌也会损耗母体铁,但因在产后一段时间内无月经,乳母可以通过合理膳食获得充足的铁,通常不需要额外补铁。但贫困地区的乳母由于食物多样性不足,或乳母膳食能量、铁摄入不足极易发生贫血。故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乳母的铁剂补充。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贫血的乳母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对于其贫血的恢复是有效的。
(四)老年人
老年人群是贫血高发人群。老年人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衰退以及慢病、共病和多重用药的影响,加上生活或活动能力降低,容易出现早饱和食物摄入不足,从而发生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然而,由于血清(浆)铁蛋白等诊断指标随着高龄化呈现较大变化,影响老年人群IDA的筛查和诊断。同时,老年人群通常伴随有慢性疾病,补充铁剂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目前尚无充分的科学证据给出针对老年人群IDA的一般性铁补充指导。但研究显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会降低老年人的抵抗力,增加贫血的风险。而老年人贫血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包括住院、残疾、死亡。血红蛋白下降也增加老年人未来的致病和致死风险。老年人由于味觉、咀嚼、吞咽及消化等机能衰退,造成食物摄入量及摄入种类减少,需要保障其食物多样性和摄入量,保证能量、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C的摄入。
营养补充食品
辅食营养补充品包括辅食营养补充食品、辅食营养素补充片和辅食营养素撒剂,其中辅食营养补充食品俗称“营养包”。自年开始,我国在甘肃、青海、山西、陕西的部分农村地区和四川地震灾区开展了多个辅食营养补充品的干预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我国营养包干预效果的分析结果显示:营养干预可显著增加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人群贫血率。辅食营养补充品简化了营养素强化补充方式,能提高婴幼儿的辅食质量,有效改善我国儿童营养状况。而且因其食用方便,婴幼儿和家长易于接受,价格低廉,成本效益高,值得在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推广应用。
临床治疗建议
(1)确定导致IDA的病因,治疗原发病。
(2)口服铁剂治疗
a.确定IDA后,首选口服铁剂治疗,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以及乳化铁剂常用。
建议孕妇及成人补充元素铁~mg/d,5岁以下儿童补充元素铁3~6mg/(kg·d)。治疗2~4周后复查血红蛋白以评估疗效,如血红蛋白浓度增加10g/L或以上,则铁剂治疗有效,继续治疗至血红蛋白浓度恢复正常后,继续口服治疗1~2月。
b.口服铁剂同时口服维生素C,可有效促进铁吸收,提升治疗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